鼎城中河口善德家庭赵家发一家的事迹
作者:鼎城区妇联      发布时间:2011-11-21 16:29:12

 

赵家发,男,现年66岁,中河口镇中河村三组村民,大儿子不幸患尿毒症去世,老伴一直瘫痪在床,生活的磨难并未改一家人勤劳、善良的本质,他们相互关爱、不离不弃,关爱他人、热心公益,用几十年的毅力与坚持,谱写家庭的温暖、人性的美好,磨难中将善德精神彰显。

一、生老病死,不离不弃。

当每个人与他相伴一生的人牵手时,彼此都会盟下“生老病死,不离不弃”,可事实上做到的人又有多少,真正做到的人,又有谁能理解其中艰辛与苦楚。赵家发就真正做到了,当然这其中的辛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妻子在1981年生产完小儿子后,突然患上一种怪病,下半身疼痛不已,去医院也诊断不出缘由,看着妻子如此痛苦,赵家发也是锥心地疼痛,四处借钱,背着妻子到处求医问药,可也不见病情好转,导致瘫痪在床30年。在这30年里,赵家发始终对妻子呵护备至,每天给她端茶送饭、擦拭身上、按摩腿脚,怕其整天闷在家里对身心不好,还时不时背着妻子出来散心、晒晒太阳,看着心爱的人痛苦,他情愿痛的是他自己,他的伤心与心痛难以名状,但他还得忍住痛楚,每天笑呵呵地让妻子宽心,他不仅是妻子的生活支柱,更是妻子的精神支柱。他的耐心与付出,激起了妻子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妻子即使饱受病痛的折磨,依然笑颜以对,为了不让丈夫担心,妻子有刺骨的疼痛也忍着说不痛,还鼓励丈夫说:“我没事,我要好好地活下去,活得开心、活得精彩,有你我什么都不怕。”夫妻就是这样,相互关爱、不离不弃,赵家发对妻子30年如一日的照料感动了一村人。这其中也包括媳妇,大儿子在媳妇30多岁时就生病去世,媳妇至今仍未改嫁,十年来尽其所能照顾一对儿女,孝顺公婆。

二、呕心沥血的隔代情

2001年,大儿子患尿毒症,医治无效逝世,留下一对儿女。媳妇毕竟能力有限,赵家发就负起孙子、孙女上学的重担,此时的赵家发已有50多岁了,他白天到处打工,晚上照顾老伴,累得时候倒床就睡,有时瘫坐在工地上,孙子们知道爷爷的辛苦,每晚爷爷回家都抢着给爷爷端茶,帮着照顾奶奶,看着孝顺懂事的孙子,赵家发心里多少有些欣慰,更是激发了他一定要让孙子有书读的信念。他外出打零工的时间更长了,有时很晚才回来,腿脚酸软了,手掌磨破了,腰椎劳损得都快直不起来,今晚躺下去,明早继续找活干,赵家发的毅力与坚持,顺利筹措出两个孙子的生活费、学杂费,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且孙女考上了名牌大学。

三、默默无闻,竭诚奉献

2008年出现了大洪涝灾害,镇里组织防洪抢险,他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在出现险情时,身先士卒,哪里缺口堵哪里,哪里淤积疏哪里,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都高涨了抗洪抢险、保卫家园的势气与决心,最终安然地度过汛期。去年夏季雨水量较大,给全镇造成大面积的内渍,看到组里的田地被淹后,他二话没说,拖出自家的水泵抽水,在他的影响下3组群众不等不靠,开始自发地抗击天灾,最终挽救了大片的农作物,将损失降到了最低。这样的事还有很多,看到屋后村村道有坑洼,就主动扛着锄头填平,看到沟渠不通,就主动清理,他就是这样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他人都不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妻子的勇敢顽强、媳妇的执着孝顺、孙子的体贴懂事,加之他本人对家人坚定无私的爱、对他人默默的付出和竭诚奉献,使赵家发一家无愧于“善德家庭”的称号。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