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群峰下,水转大盛桥。在永州市东安县大盛镇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时时处处闪动着一个活跃的身影:她心系百姓,情牵群众,把百姓的疾苦记在心头,把百姓的利益看得最重;她大公无私、身体力行,但凡职责所在必定身先士卒;她勇于担当、敢作敢为,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一马当先;她思维开阔、广纳群策,积极带领3.1万大盛人民开拓进取,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她,就是大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琼艳。她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作为自己的从政原则,在推动大盛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展示了新时期一名女共产党员的风采。
“老百姓的苦我知道”
唐琼艳自己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乡镇干部,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对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就要像解决自己的事情一样地去对待”,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对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倾心关注。当得知栗木村地处偏远山区、人烟稀少、交通闭塞,老百姓有迫切把路修通的想法时,她在深知栗木村山高坡陡,修路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仍下定决心将它作为年内重点工作来抓好、抓实。开会研究后,有同事私下里就劝她不要去揽这个费力不见效的活,到时不好收场。她说:“老百姓不通路,生活有多困难我知道,我一定要把事情办好。”时值六月,她顶烈日、冒酷暑、实地考察调研,由于交通不便,她就带领同志们走路,有时候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为修路下到栗木村几十次,同村组干部研究方案、召开群众会商议、协调矛盾,后因资金不够,她又多方奔走筹集资金、组织劳力,硬是在去年年底前修通了一条长达6公里的标准通村公路,彻底结束了栗木村无通村公路的历史,极大的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关键时候我要在这里,这是我的职责”
2009年11月,一些私营老板私自在大盛镇魏家村的一个废弃多年的老锑矿洞内非法开采,结果导致透水事故发生,一名当地村民被困40多米深的井下生死不明。唐琼艳在接到消息后,迅速带领干部职工30余人先行赶到事故现场,积极组织救援。当时,现场聚集了上百人的围观群众,他们围住矿山开采方,情绪激愤的进行责难。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她当机立断,一面派人安抚家属情绪,一面指挥拉出一道隔离线,将围观群众从事发地点隔离开来,并密切留意事件动态,防止事态升级。同时派人控制住非法开矿的老板,组织警力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此处矿山地处大盛与邵阳的交界地,周围几公里都没有住户,她在现场连续坚守3个昼夜,3天以来总共睡眠时间不过7小时,作为到现场处理事故的镇政府领导,所遇到的困难不言而喻,她始终站立在一线,配合县里事故处理小组,周密的调度组织,最终事件得以合理解决。
“一个乡镇干部,只有在风口浪尖上才能显示英雄本色”
今年4月,魏家村矿山死灰复燃被再次查封,黔驴技穷的非法开采方从东安纠集了40余名社会闲散人员,分乘7辆小车,手持长刀铁棍、气势汹汹的来到魏家村企图报复行凶。当地村民被他们嚣张气焰所激怒,自发的来到路口进行堵截。得知此情况后,她立即带领干部队伍火速奔赴现场。只见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这时,有好心人上前劝说:“唐镇长,这些人的刀棍没长眼睛,你作为一名女同志,还是回避一下为好,免得吃了亏。”但她淡淡一笑说:“这个时候,我作为镇长,怎么能离开呢?”她自己挺身而出给带头的几个老板讲政策、讲后果,要他们不要乱动,同时安抚村民不要冲动,在她的义正严辞下,几个矿主们没敢造次,这场流血冲突得以避免。事后,百姓都无不为她英勇无畏的气魄所折服,作为一名女同志,在危急时刻,临危不惧,镇定自如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面对洪水,缺失责任等于溃掉了干群的坝基”
在日记中她这样写到,“面对洪水,缺失责任等于溃掉了干群的坝基”。今年4月,接连一个月的大雨,使得全镇1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和256座骨干山塘都接近满库。水库老化、库容量小的问题凸显起来。这时负责防汛工作的她紧绷着“防汛之责重于山”这根弦,一有时间就要去查看各个水库、嘱咐村支书和水库责任人要担起责任来,基本上走遍了全镇所有的大型山塘、水库;手机一响,只要是报告汛情,她便马上赶赴现场指挥,不顾个人安危亲赴抗洪一线,冒雨上坝,排查险情,有时甚至顾不上吃中饭;有时要连夜召开防汛会议,布置防汛任务,忙得晕头转向。由于工作得力,措施得当,大盛镇在这次洪峰中,没垮一塘一坝,没死伤一名群众,没因洪涝灾害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
“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跟朋友聊天谈及家庭时,唐琼艳总是感到愧疚,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妻子,她觉得自己欠家人的太多太多。特别是对于仅有6岁的女儿,由于远在边远乡镇,很少能抽空回来一趟,久而久之,女儿每次在电话里都会反过来安慰她说:“妈妈,我知道您工作忙,等您忙完了再回来看我吧”。每每提及女儿,唐镇长都不禁眼圈泛红。
尽管如此,每当她看到大盛镇的老百姓越来越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时,她的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这笑容如烂漫的山花,盛开在大盛的土壤上,开出了火热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