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忠诚催开了事业的红花――记溆浦县气象局长夏小芬的先进事迹
作者:王继云      发布时间:2011-10-31 08:30:44

“花的事业,就是无私地释放生命的芬芳”。这是我在县气象局局长夏小芬办公室发现的一条人生警语。生当如夏花,热烈且芬芳。作为本县历届气象局长中的唯一女性,自2007年走马上任以来,她一直秉承花的品格,用项目引领发展,凭实干带队领班,用服务建功立业,以无私掌权执法,用忠诚催开了事业的红花。五年时间,局办公、住宿场所由210平方米增加到1300多平方米,工作人员由6名增加到12名,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站从零发展到52个,社会气象信息员从无扩展到86个,全县气象固定资产从90万元攀升到630万元,2009年至2010年局集体连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目标考核先进单位”、“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连续四年在全市气象部门综合目标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省“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先进单位”,还有十个单项工作分别进入省、市气象系统先进行列,溆浦气象局从破烂不堪默默无闻的一般气象站一跃成了花园式一流国家气象基本观测站。有目共睹的成绩使夏小芬博得了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肯定:几年来,她连续6次被评为全县“防汛抗旱先进个人”、 “优秀共产党员”和“三 

八红旗手”,连续3次被评为全省“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先进个人”和“气象科技服务先进个人”,2009年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2010年荣立市委、市政府“三等功”。                                                 

不让须眉的自信启开了大发展的序幕

    2007年,在气象部门打拼多年的共产党员、气象工程师夏小芬,终于走上了局长岗位,这是溆浦气象部门首位女局长。

有人为她鼓掌,有人替她担心,她却宠辱不惊。因为她清楚,提拔重用是组织的信任,也是组织的考验。职务越高,担子越重,责任越大。特别是溆浦气象局,作为五十年代初建起的一般观测台站,早已老态龙钟了。她接手时,局里只有一栋庵堂式的办公室和一个牛场般的观测站,人心思动,萧条冷落。

“过去的男局长尚且改变不了这个严酷现实,自己作为女同志能行吗?”她虽有过这种反躬自问,但更多的是直面现实的胆气和不让须眉的自信。

凭着这种自信,她怀揣气象法规和上级要求,一回又一回地走进了县委书记和县长办公室,汇报工作,参谋建议,终于使气象工作进入了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气象局成了县长的防灾减灾联系点,年工作经费由1万元增加到4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累计达300多万元。

凭着这种胆气,她拿着县气象局的旧照片和国家气象基本台站项目建设论证报告,一次又一次地敲开了国家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的大门,向领导讲实情,争项目,谈打算,还两次开车接省局领导到溆浦局现场察看,终于感动了“上帝”,先后从国家争取到200多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和一台20多万元的气象监测

 位置的提升和资金的投入,带来了气象局的脱胎换骨:5年中,新修气象科技办公楼一栋,面积达620多平方米;新建单身职工公寓一栋,面积达480多平方米;改建中心观测场,面积达3000平方米,新建了现代化的气象预警平台,加上护坎、围墙、大门、防护栏、小花园,气象局成了溆浦气象人温馨的家。

栽了梧桐树,飞来金凤凰。随着环境的改善,科技人才纷至沓来,先后从陕西、四川、常德、湘潭、洞口、长沙引进气象本科学生6名,平均年龄26岁,成了溆浦气象监测的一支生力军。从南京气象学院引进的地面观测员周乐云,在夏局长的培养教育下,政治上积极向上,工作上精益求精,今年进了副局长领导岗位。

冲锋陷阵的姿态彰显了“领头雁”的风采

“如果在紧急关头我躲在后面,就愧对了群众的信任;如果在雨季汛期我离开了岗位,就愧对了组织的重用。”这是夏小芬同志在就职报告中的坦诚表白。为了兑现这个庄严的承诺,她任职以来,始终坚持超前决策,靠前指挥,冲前作战,以率先范诠释了“领头雁”的含义。

2007年,在她的争取下,溆浦启动了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站网建设项目。为了抢抓机遇,她既当领导,又当技术员,还兼司机,天天下  

乡勘察选点,安装仪器。3月17日,春寒料峭,她到渔米滩电站选点安装,一天了12个多小时,又冷又累,晚上在电站招待所纳头

便睡,一觉醒来,疲劳过度的女儿身不禁弄脏了被子,她连忙爬起,

洗净被子,再也不敢上床了。

5月20日,她开车到善溪江乡选点安装,小雨蒙蒙,山路弯弯,车轮突然打滑,车身直朝沟里掉,幸好当地村民及时赶到,又推又拉,她才幸免一难。

在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的四年中,她先后下乡400多天,行程20000多公里,累计加班1100多小时,为单位节约司机费用10万余元。

雨季汛期,是气象部门的战备期。作为前线总指挥的夏小芬,一直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今年6月上旬,溆浦连续强降水,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为了鼓舞士气,精确预报,夏局长在值班室连续熬了两个通宵,第三天上午刚向县长报完雨情,便眼睛一花,昏倒在地,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同志们抬到医院急救室的。可是当她神志清醒时,又往局值班室跑。同志们都说她:“我们的夏局长真是个工作狂!”

领导敢下海,群众敢擒龙。夏局长的“领头雁”风采,深深感染了干部群众。5年来,气象局的12名工作人员先后有5人加入了党组织、有2人提到了领导岗位,有4人评上了市级“优秀观测员”、有2人进入了全省气象系统“先进个人”行列,形成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气象铁军。

呼风唤雨的大爱丰圆了气象人的梦想

“呼风唤雨,惠泽天下”,这是气象人的豪言壮语,也是夏局长的服务风范。

的确,为了让“领导满意,群众满意,用户满意”,近些年夏局长以会议、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网络、简报为载体,隆重推出“气象预警预报”、“人工增雨作业”、“实施防雷工程”、“检测防雷设施”、“气象科技下乡”、“提供气象信息”、“森林防火”等服务套餐,积极开展“决策气象服务”、“民生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为溆浦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为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做贡献。

站在服务方阵最前列的仍然是夏局长。

去年5月10日,通过资料分析,我县自北向南有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她马上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县委、县政府随即启动了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三级应急响应命令,43个乡镇进入紧急状态。5月13日,我县遭遇持续性强降水袭击,最大降水量达到198.7毫米,实况与预报完全吻合。由于预报准确提前,防范到位,全县安全转移3.7万余人,实现了人员零伤亡,减少经济损失1.8亿元,受到了中国气象局及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今年7月,我县北部乡镇久晴少雨,严重缺水。为了缓解旱情,夏局长亲自挂帅,带领作业队伍,装上移动火箭驱车赶到桥江作业点进行人工增雨,连续作业三个多小时,全县普降中到大雨,平均降水量达到30毫米,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近几年,她和同志们共       

为旱区增雨11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葛竹坪镇山背村,是全国罕见的雷击村。为了防雷保民,夏局长

多次向领导汇报,亲自请省防雷专家进村“会诊”,先后争取防雷工

程款100万元,在村里竖起了避雷铁塔,安装了防雷设施,使山背村彻底告别了雷灾之苦。村民无比感激,小学生韩小花在作文中写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不谢天,不谢地,只谢恩人共产党:不信神,不信仙,只信救星气象人。”夏局长任职以来,在全县5所农村中小学建起了防雷示范工程,占全市工程学校的百分之八十。确保了山区农村学校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呼风唤雨,防雷减灾是气象人的服务本分。牵线搭桥,慈善办学也进入了夏局长的服务手册。去年12月,她到株洲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进购防雷设备,得知公司总裁殷建军想到怀化募建一座希望学校。她马上帮山背村民诉无校之苦,求用户之情。殷总十分感动,立即改变初衷,将30万元善款一把募给了山背村。今年9月,“中普防雷希望小学”在山背村华丽亮相,100多山里孩子告别了“上学难”。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夏局长不禁涌出了一种气象人特有的自豪与满足。

大公无私的品格崇高了“红旗手”的形象

 近十年,夏小芬同志先后获得了市、县3张“三八红旗手”荣誉证书。面对证书上的红旗,她的回答是“用与时俱进举红旗,以人格魅力亮红旗。”

 言出必行。在单位,决策公开,集思广益;人事公开,阳光操作;财务公开,开源节流;基公开,招标投标。老同志生病住院,她亲自去看望慰问;年轻人找朋友时,她主动牵线搭桥;年终评优授奖,她总是向一线骨干倾斜。                              

 气象局扶贫系村有三名失学儿童,得知信息后,她乘“六一”儿童节特地将他们连同家长接到县城,又买书,又赠文具,又送学费,她花了2000多元钱。为了引资捐建山背希望小学,她从自己腰包掏了3000多元招待费。五年中,她为困难群众和失学儿童共捐助万余元善款。

气象执法,她视为品格的试金石,不为特权所屈,不为强暴所惧,不为名利所驱,一身正气,刚直不阿。譬如去年,气象局周边一宗荒地被某开发商买下,打算建六层楼高的住宅小区。如果楼盘建成,将严重影响县气象探测环境。得知消息后,她连忙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法》找到开发商,宣传法律法规,要求撤房降层。谁知开发商满脸堆笑地说:“局长,今后我们都是邻居,有话好商量,我先送你点钱,交个朋友,这房子嘛,高一层、矮一层、还不是你说了算?”。

 讲实在话,当时夏局长的儿子刚刚大学毕业,正需要花钱找工作。但是,她深知共产党的纪律、气象人的道德。便说:“我是来执法的,不是来收礼的,希望你重新修改开发方案!可是,时过数月,这位开发商不但不改,反而偷偷将房子盖上了四层。见此情景,夏局长随

即改变策略,径直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向主管部门请示。得到了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终于限期撤掉了其超高建筑,维护了气象探测环境,崇高了“红旗手”的形象。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