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师”的德育四部曲
作者:向培东 叶艳霞      发布时间:2011-10-28 08:59:34

在吉首市第八小学,王建春与学生关系融洽的简直让人羡慕。一些年轻的同事感叹道“再调皮,再孤僻的学生在她面前都变乖了,变亲了,王老师好像身上有魔力一样。”

  王建春听了后扑哧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我哪有什么魔力啊,如果真的要说有魔力,那就是放下你的架子,与学生交心,让他们真心喜欢你。”

  

  知心曲:放下架子,让学生喜欢你

  

  其实,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王建春也遇到与学生交流的困惑。有一次,她在校道上碰见一位本班学生,本想与学生打招呼,但学生见她后远远就低下头;还有一次,与学生在路上会面时,学生竟然绕路走了。王建春很纳闷,为什么自己教学很努力,学生的成绩也不错,却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她仔细反思了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得出结论:摆着老师的架子,站在高高的位置,学生怕你、敬你,但不喜欢你、亲近你,他们的心灵之窗,自然就不会对你开放。

  王建春开始转变自己的角色,与学生接触时,她放下了板着的面孔,用真诚的笑容,亲切的语言,平等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来二去,学生渐渐开始接受她,见面也不躲了。有一次,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主动与王建春打招呼,王建春顿时觉得心里像春风吹过一样舒服。是啊,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真心,是一个老师莫大的荣誉。

  久而久之,王建春成为了学生的朋友、知心人,同时,她的“魔力”也影响着学生。

  班上的一名学生以前是全年级有名的“捣蛋鬼”,打架、欺负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这一堆坏习惯都长在他身上。王建春最初采取严厉训斥的方式,但效果却不好。经了解,她才知道这个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做事,他一直随爷爷奶奶长大,受老人的溺爱,养成了现在的性格。王建春改变了策略,以朋友的姿态与周颖东谈心交流,得知学生喜欢看科普方面的书籍,王建春就把自己家的科普书带给他看,同时趁机跟他说了许多科学家的事迹,让他了解一个人的成功,学问和品德高尚一样重要。经过循循善诱,如今那名学生成绩优异,跟同学们相处关系很融洽,有时候班上发生纷争,还主动去做“和事佬”,“捣蛋鬼”从此变成了好学生。

  

  温情曲:在学生心灵播撒爱的种子

  

  一片土地,只有播撒爱的种子,才会结出爱的成果,在学生心中,王建春就是这位播撒爱心种子的人。

  在学生张璐的人生旅程中,王建春这个名字已成为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因为在她的人生最低谷,是老师给她重振信心的勇气,坚强地面对生活。

  2010年,张璐的母亲因一场事故意外身亡。原来特别活泼的她变得沉默寡言,上课精神不集中,同学玩的时候,她一个人坐在角落偷偷地掉泪。

  王建春有空便找张璐谈心,耐心开导她;在生活中,对张璐也特别照顾,让她感受到温暖的母爱;她还特意在班干部之间开了个临时会议,专门布置了对张璐的帮助措施,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如涓涓暖流温暖着张璐,让她感受到虽然失去了妈妈,却没有失去爱。

  张璐后来在一篇作文里写道:“王老师,从你叫我进办公室,拉着我的手坐在你身边,那一刻我已经泪流满面了。……你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一张小纸条上递给我说:以后不管你有什么事需要老师的帮助都随时可以打老师的电话。听到这里,我心里暖洋洋的,感觉好像妈妈又回到我身边。王老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以后也会像你一样关心帮助其他同学,因为你是我的妈妈老师。”

  

  教学曲:把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中

  

  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丰富,但课文之间和单元之间在德育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和系统的安排。一个高明的老师,总是能找到德育工作和教材内容相互渗透的最佳结合点,王建春就是这样的老师。

  10月18日,八小四年级2班,一堂《成长》语文课让孩子们在短短的45分钟“成长了一大截”。语文老师王建春从课文最后一段中的一个“恍然大悟”名词解释作为课文的开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自学、互学、小组学习讨论、全班展示评价,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约翰送报买香肠的故事,认识自己成长经历中缺少良好的生活习惯,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走进了文本,愿意改掉不良习惯。

  把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中,是王建春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她通过很多像《成长》这样的语文教学,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德育教育目标得以达成,学生明辨美丑,明确爱憎,明了荣辱,思想和人格得到了陶冶和提升。

  州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石学东在听了王建春的课后评价:“有大家风范,驾驭课堂能力特别强,是一个年轻的老教师,不仅教学取得了好的效果,学生也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创新曲:方法灵活,

  处处都是德育课堂

  

  当下,传统的德育总是把少年儿童当成被塑造者,老师习惯于把德育的条文、价值喋喋不休地灌输给他们,学生对说教不感兴趣,对德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很低。对此,有着20来年教书育人经验的王建春却深知,德育应该讲究方法,重在学生的参与性。

  “什么是热爱祖国?什么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小学生很难理解。他尤其无法把这种概念与具体的行为联系到一起。如果我们在讲热爱祖国的时候,告诉学生,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自觉肃立,不要嬉笑打闹、随意走动,他们今后就会知道该怎样做,逐渐还会养成一种行为习惯。”王建春说。

  如何更加生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王建春展示了自己善动脑筋的一面。她主动与州交警支队联系,请交警来班级给学生现场上文明交通课,让学生了解交通常识,遵守交通规则;她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去乾州古城,参观爱国将领罗荣光故居,感受文化厚重的文庙,阅览湘西人英勇抗日的英雄事迹,学生在这一些直观而生动的德育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净化了道德情操,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

  为了让德育教育更加深入开展,王建春还积极开拓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新平台。她在网络上建立了家长联系QQ群,这种交流方式为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双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思想动态,也大大调动了家长献言献策的积极性。QQ群成立后,在家长之间反响很好,一些外班的家长也主动加入群中,互相交流德育心得,形成了一股清新的德育交流风潮。

  这就是王建春,一位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己任的教师。进入吉首市第八小学8年来,她每年都获得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工作20年来,她把自己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孩子们谱写出一首首动人心弦的德育交响曲。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