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棘手的社会问题。目前,龙山县57万人口中,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有10多万。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近9万名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就占了2万余名。农村中,由于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子女在家读书就成了问题:孩子没人照看,就只能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但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去照看,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老人或者没精力去照顾孩子,或者过于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为了让留守儿童找到家的感觉,他放弃从商,甘做“孩子王”
2009年,王忠华的姐姐外出打工时,就把小外甥放在了自己家里照看。有一次,王忠华去接小外甥,在校门口发现一大妈又着急又伤心地哭了起来。王忠华问大妈:怎么回事?老人说,孙子没来学校上学,又去网吧了!大妈还说她孙子经常逃学去网吧,她几乎是每天晚上都在一家网吧接着一家网吧,去找自己的孙子。这样下去,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又没个好脾气,将来还不知道怎样向自己的儿子交待呢?以后,王忠华在学校接外甥的时候,常能听到那些爷爷奶奶们谈起现在的孩子如何迷恋网吧、如何不好管理等问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王忠华听到爷爷奶奶辈们谈起那些迷恋网吧和不好管理的孩子们时,心里也替他们捏了一把汗。心想:现在社会进步了,但网络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他们沉迷于网络,不读书、不做事,没有人生目标和追求;这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这些事,王忠华在脑子里萌生了一个念头——在龙山县城附近,创办一所“留守儿童托管学校”,把那些因出门打工而无法照顾孩子的农民工孩子,统一安置在自己的留守儿童托管学校:接送他们上学,管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了这个念头后,王忠华很快把这个想法告诉给妻子李琳。妻子不反对他的这个想法,并且表示支持。不过,她还是有些顾虑:自己的服装生意刚刚步入正轨,生意越做越火红;服装店开业两年来,投入了不少的精力,金钱的投资、精力的消耗,也不是一下子想放就放得了的。妻子虽然很支持王忠华的做法,可他的母亲就是死活不让把店子给放了。生意刚起步的时候,母亲给他两万块钱;现在,经过两年的打拼,生意总算是做上门路了,可却要放弃。为了盘活服装店,王忠华东借西凑还欠了不少的债务。现在,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了;按照这样的收入,一年之内就可以把所有的债务还清,就可以过上很安逸的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王忠华给母亲做思想工作,母亲就是想不明白:干嘛好好的生意不做了,非要再借一些钱置一块地皮,修一栋房子,然后和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子去瞎折腾!母亲对王忠华说,你现在好不容易把生意做起来了,再坚持一年,就可以把债务还清了;如果你再去折腾孩子那一摊子的事,还得继续欠债;过上一点踏实的日子,还要等到何时啊?王忠华知道,母亲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都是为自己着想:谁不想自己孩子的生活,过得安稳、舒适一些呢?在王忠华一次又一次的劝说下,母亲终于被儿子的真诚和执着所感动,同意他创办留守儿童托管学校了。
面对困难,他越挫越勇
王忠华决定要办留守儿童托管学校的时候,有很多他作品的读者发来电子邮件,纷纷反对这一的决定。大家都说,王忠华现在有上千万的粉丝,刚刚串红网络,实体书在全国也刚刚铺货,只有得到更多实体读者的追捧,写作生涯就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了。是的,王忠华以往把写作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出版的小说和散文获得过MSN中国最受白领喜欢的小说奖,也获得过最受新加坡读者喜欢小说季军的称号。王忠华还当选过湘西2009年度《团结报》牛年记忆的年度人物,《中国共产党网》、《光明日报》都报道过他的写作事迹。这些荣誉是王忠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再忙都要挤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创作,去给自己的粉丝们一个交侍的结果。粉丝们都说,他真要办留守儿童托管学校的话,文学创作就无法进行了。与那么多的孩子打交道,而且还要全年管理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和方方面面的大小问题,都要自己去克服和解决;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还有可能去创作吗?王忠华知道,如果创办留守儿童托管学校,自己除了要放弃服装生意外,有可能还要放弃自己的创作。他想:自己放弃生意、放弃创作,能够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找到家的感觉,一定很值得。王忠华有这样的想法后,便付诸了行动。他把自己这些年来做服装生意攒下来的钱全部拿出来,还四处找亲朋好友去借,最后买下了一亩半地;然后,去修建教室和操场。修建的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王忠华和李琳两口子自己的工地上给小包头打杂工。他们起早贪黑,填地平地就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用坏了两个翻斗车。修建中,王忠华和李琳几乎成了变成“黑人”。旁边的居民都说,王忠华不像知识份子,李琳也不像高中老师了;看上去,他们都像十足的农民工了。 在龙山县办这样的留守儿童托管学校,是很新鲜的事物:很多家长虽然想把孩子放在学校,但还是不太放心,心里存观望的态度。因此,王忠华第一学期只招了十四个学生。但是,麻雀虽小,五脏齐全,司机、校车、生活老师、卫生老师和文化老师,一个都不能缺。第一个学期下来,王忠华亏损了两万多块钱。第二个学期,虽然学生增加了一些,但随着物质生活不断的上升,老师的工资也由原来的一千块增加到了一千八百元;加上水电和所有的生活开销,一个学期下来,仍然亏了一万多元。第四个学期,购置被子、床和租用一辆校车,到了最后,还是没有赚钱。
留守儿童一声“爸爸”,让他流下感动的泪同孩子们打交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在留守儿童托管学校工作,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辛苦。在这里,自己得以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去教育和管理这些孩子们。生活上的事情,很繁琐十分累人;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外,还要耐心和细心。所以,每个工作岗位都在不断地流失和替补着人员;有的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太吵、太闹,很劳神。对于王忠华来说,工作强度是可想而知的,他得全盘去管理这些事情。孩子们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他的关心。他每天得六点钟起床,给孩子们发放零用钱,给一些需要学习工具的同学准备学习工具,要送他们到各自的学校去读书,还要准备每天生活的采购。晚上,还要在教室里给孩子们辅导作业,把一些半托的孩子送回家。孩子感冒了,得给他们准备药品;孩子不听话,就要找他们谈心,去教育他们;孩子没鞋没衣穿了,要给他们去买。几十个孩子,每个人遇到什么麻烦,首先找的人就是王忠华。王忠华虽然觉得很累,可每当看到他们每取得一点点进步和成绩的时候,就觉得很欣慰。在这里学习的孩子,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双科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很少有不及格情况出现。王忠华的华文留守儿童托管学校开办两年以来,现有全托留守儿童三十五名。他还利用暑期,免费为孩子们辅导作文和数学基础知识,先后培养出了一百二十名需要帮助的孩子。这些孩子,通过王忠华的精心培养,大部分都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一个名叫刘锐的六年级男生,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在家里,与父亲关系并不融洽,很难相处;父亲说什么他都不听,经常是放学后在网吧里上网到深夜。父亲管不了他,就常常用扫帚和棒子去打他;到了最后,父子之间差点成了仇人。刘锐的母亲很担心,心想要是再这么下去,怕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刘锐的母亲在春节出门前,便把他送到华文托管学校。在华文托管学校半年以来,刘锐通过华文老师精心的培养,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回到家里,与父亲的关系也恢复了正常。还有一名叫张思杰的二年级小男生,以前在邻县的一个全托学校就读,生活和学习习惯都不是很好。他所在的那个学校解体后,便来到了华文留守儿童托管学校。在华文留守儿童托管学校通过半年的学习,他的成绩由原来双科不及格,提到了双科九十多分;生活和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另外,还有一名叫王子的五年级男生。他长得英俊高大,刚来的时候很叛逆,学习态度不好,因此成绩很差;老师说什么他都不听,说得多了,他就会发火。一次,他跟一个小同学打架,王忠华本来想好好教育一下两个孩子,可王子就是不服他,自己冲到男寝室里去睡了。王忠华跟到男寝室,王子很生气的对王忠华说:你要是再跟着我,我就不在这里学习了!王子说完便冲下楼,冲出操场,跑出大铁门。王忠华怕出事,便跟在王子的身后,把王子拉了回来。把王子拉回来后,王忠华并没有生气,而是很友好的对他说:王子,你跑得很快,也许老师跑不过你了;但是,今天老师还是很愿和你赌一把,我们来回跑四圈,你要是输给了老师,你以后什么都得听老师的。王子有些半信半疑。最后,王忠华和王子比试了一场,费了很大劲才赢了他。由于多年没有经过强烈的运动,王忠华跑到终点的时候,虽然赢了王子,但失去了平衡,重重地摔了一跤,造成大腿骨折。事后,王忠华问王子自己为什么会赢,王子摇头。王忠华对王子说,凭实力自己显然是跑不赢王子的,但是自己是用感情去跑的,所以才赢了。王子听了王忠华的话,竟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说:“爸爸”,对不起,我以后会听你话的!王忠华也流下了感动的泪,说道:孩子,知错就改才是个好孩子。
为理想而奋斗
华文留守儿童托管学校办学两年以来,对王忠华来说有得也有失。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自己方便了那些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对孩子培养的愿望,让孩子们成为同龄孩子中具有独立性的优秀分子,并重新体验到了家庭的温暖。王忠华的一些同学和朋友,一直致力于文学创作。最近,他同学的几本书在市场上挺畅销的,电视剧《独立纵队》也在横店进行拍摄中。是的,王忠华如果不致力于对留守托管学校的投入,也许自己会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或是在创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王忠华说,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越是从“苦痛”中蜕变出来的东西,越是精美的彩蝶。一时的放弃,并不代表永远的放弃,生活的体验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他说,他这决心要做好的两件事---------把华文留守儿童托管学校办好办强,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在这里得到更好的教育,让他们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然后,写一些青春励志类小说,鼓励那些迷失方向的年轻人越挫越勇,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两年来,王忠华虽然停停写写,但是倾注了他心血的一本青春励志类新书--------《我们那不朽的青春》,得到出版商的一致支持和认可。现在,他百忙中抽时间修改,希望早日面市;希望对那些迷此方向和挫折中的创业青年,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在这里,衷心地祝愿王忠华的留守儿童托管学校越办越好,让它更多的去服务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他的新书,能对那些迷失方向的年轻人,在困境中起到越挫越勇的作用,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