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升学压力,却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他们没有桃李满天下的骄傲,却同样有着沉甸甸的收获,他们,就是特教教师。近日,笔者走进益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跟随特教教师庞冬元,感受她的一天——
庞冬元,是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女老师,才45岁的她,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0个年头。5月30日是星期天,但庞冬元仍像往常一样,7时30分前便早早来到学校。她说,因为学生的特殊性,盲聋哑学校的老师是没有礼拜天的,老师们只能轮流休息。
庞冬元到校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宿舍卫生,督促值日生值日。除此之外,她还要了解学生动态,学生是否有闹意见的,是否有情绪波动的,她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这几天,因为气温升高,庞冬元不停地比着手语,叮嘱每一位学生晚上一定要盖好被子,以免着凉感冒。“这些聋哑孩子听不见,更需要我们关爱。只要你真心地对他们好,他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庞冬元笑着说。
在办公室,庞冬元开始准备第三节的语文课。她说,每天最有趣、最多彩的就是上课的时候,只要听着学生发清一个音,读准一个字,说成一句话,就让她心满意足。“记得第一次站上特教的讲台,教的是‘小红从家到学校,要经过邮局’这一句话,主要是教会学生使用‘经过’这个词。我准备了图片,课堂上演示了很多遍,但教学效果仍为零。因为学生依然不能理解,更别说用词造句了。”庞冬元说,“幸亏后来我也摸索出一套较好的教育方法:把他们带出教室,通过实践来教他们。”
庞冬元说,教育一个聋哑学生需要花的精力,相当于教育五六个正常的孩子。庞冬元陪女儿的时间还没有陪学生多,但是,要爱这些无声世界的孩子们,就必须走近他们。“有时候晚上在家,听见孩子们在这边喊叫,哪怕是在闹着玩,我也一定要过来看一眼才放心……”因此,在这个校园里,随处可见庞冬元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身影:操场上,她陪着孩子们打球锻炼;课堂上,她把手语和表情结合,生动地授课;宿舍里,她教小学生叠被子。“我面对的是一群聋哑孩子,我的教学就得用足够的爱作基石。”这是庞冬元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这些聋哑孩子当中,他们大部分来自于贫困家庭。让他们增长知识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和幸福,让每一个聋哑孩子“残而不废”,是特教老师庞冬元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