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丽姣,在益阳卫生医疗界,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卫生院的院长,龚丽姣凭着自己实打实的业绩闯出了一番天地,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基层卫生院一步步发展成为现在的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综合医院。2009年末,桃花江镇中心卫生院固定资产达4000多万元,是1993年的80倍;医疗总收入达3400万元;2005年以来,接纳参合农民住院占桃江县住院参合农民的三成。这,是龚丽娇18年青春换来的辉煌。
2010年9月,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长颁奖大会在上海召开,桃江县桃花江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龚丽姣荣获“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长”称号,这是她继荣膺湖南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省三八红旗手,省、市十佳女企业家,省、市优秀人大代表之后,获得的又一荣誉。
白手起家 梦开始的地方
1993年4月,龚丽姣放弃去海口开妇科诊所的机会,毅然回桃江县接下了当时的桃花江镇卫生院院长的任命。在她看来,能为家乡人民多做点事,才是她最大的愿望。
但是美好的理想终究要先面对现实的困难,龚丽姣走马上任时,接手的是一个占地不到一亩、房屋老旧、设备匮乏的基层卫生院,卫生院的固定资产只有50万元,却负债30多万元,退休医生已经4年没发过退休金,辖区内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已经瘫痪,镇上的群众要看个病都难。
内外相交的矛盾并没有让龚丽姣退缩,考虑到卫生院工作实际,她把卫生院的发展目标瞄准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紧抓管理、人才和服务,大刀阔斧的对卫生院进行改革。对内加大培训投入力度,鼓励职工学习,对病人执行“亲人般关怀,儿女般服务”,打亲情牌,树优质服务新风,走出了一条科学、服务和创新发展的道路。
经过近10年的发展,2001年,桃花江镇中心卫生院建起了新的门诊大楼,业务用房已经超过13790平方米,医务人员热情饱满,求医者络绎不绝。桃花江镇中心卫生院变了,变得“水平高了,环境亮了,费用低了,服务好了,治病快了”。同事们感叹:没有龚丽姣,就没有今天的桃花江镇中心卫生院。
再次创业 闯出一番新天地
2000年,龚丽姣在大量调查论证之后,毅然做出在县城繁华地段征地7亩将医院整体搬迁的方案,靠自筹资金用一年的时间建起了现在这个现代化的医院大楼。这个大胆的举措,使卫生院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2008年10月,又筹资500多万元,新建了3400平方米的住院大楼,既为政府分了忧,也为职工百姓谋了利。
目前,桃花江镇中心卫生院占地12亩,仪器设备400多台件,开放病床205张,病床使用率在98%以上,先后偿还了合并的4个乡镇卫生院债务60多万元。2009年末,该院固定资产总值4000多万元,全年接诊门诊病人6.5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2万余人次,全年总收入3400万元,是18年前的170倍。医院医疗服务直径达100公里,服务群众80多万人次,先后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部、国家财政部、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径达100公里,服务群众80多万人次,先后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部、国家财政部、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工作岗位上,龚丽姣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吃请不到,送礼不要”。卫生院每年上千万的药品销售,回扣一分都没拿过,她以实际行动严格要求全院职工,杜绝“开大方、吃回扣、收红包”的现象。
在努力抓好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为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龚丽姣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2009年,全院免费接送病人5000余人次,免费体检2万余人次,上门服务2000多人次,为困难户减免费用20多万元。坚持科学管理和发展,让卫生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奔走呼吁 乐当群众“代言人”
龚丽姣不但本职工作成绩优秀,在另一个岗位也成绩斐然。从1989年起,她连续担任过镇、市和省的人大代表,尽管卫生院业务繁忙,但她仍努力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先后提交的18件建议,得到了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十年,龚丽姣先后荣立一、二等功5次,7次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
世间原本无路。路是人走出来的,是从荆棘丛生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龚丽娇走出了一条振兴乡镇卫生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