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孝心织就一地暖阳
作者:益阳新闻网 陈浩军 郭敏      发布时间:2011-10-18 12:06:36

这是一个重新组合的五口之家,夫妻俩深爱着文艺,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而今3个儿女都已长大成人,事业有成;更可贵的是,这些年,父母日益老去,夫妻俩好生侍奉,让他们安享晚年。家庭幸福让夫妻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他们要把这快乐与人分享。丈夫义务当起了广场舞的教练,妻子则全身心支持他。

妻唱夫随,平淡日子很温馨

这是益阳市赫山区七里桥附近一栋民宅。 

“家栋,饭菜都做好了,你把爸扶过来吃饭吧。”厨房里,妻子段中桂一句吩咐,戴着眼镜正看报的杨家栋赶紧起身,搀扶着82岁的岳父慢慢走到餐厅。 

段中桂厨艺不错,红烧鲫鱼、西南花炒肉、桂圆煮肉、手撕包菜,摆在桌子上,红红绿绿,煞是好看。 

岳父喜欢吃口味清淡的,杨家栋用汤匙给他舀了好几匙。西南花有营养,他又给岳父夹了几筷子。段中桂给老父亲夹了一些鱼,连细刺都给挑了出来。 

菜好吃,老人比往常多吃了一小碗饭。兴致也很高,便跟记者聊了起来,“这两个孩子都孝顺,平时想吃点什么,上午说的,下午就给买回来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不,夫妻俩一起手,杨家栋洗碗,段中桂抹桌,有说有笑,片刻功夫,便将厨房收拾得熨熨贴贴。 

这样的场景,很温馨。杨家栋俏皮地说,这是他们每天都有的“锅碗瓢盆进行曲”。

 

爱的艺术,再婚家庭笑满堂

 

1984年10月14日,是离异的杨家栋与丧夫的段中桂大喜的日子。祝福的人群中,杨家栋两个10多岁的女儿与段中桂2岁多的儿子特别打眼。 

3个孩子能相处好吗?这成了考验夫妻的一道难题。段中桂坚信:“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要一碗水端平,再难的事也能解决。” 

女孩不是自己生的,加上十四五岁,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要建立起感情谈何容易。可段中桂就有这本事。平时,女孩随自己的母亲在一块生活,到了月底才到爸爸这儿领取生活费,每次都是姐妹一起来。那些年,杨家栋经常出差,接待她们的就是段中桂了。她叮嘱儿子,“姐姐来了,有什么好吃的要一起分享。”然后不声不响提着篮子出了门,买些她俩爱吃的菜,再买一些水果。平时,儿子想吃水果,她都舍不得给他买。 

杨家栋每月得支付大女儿15元生活费。除此,段中桂还额外给小女儿5元钱。临走,再给一元钱搭车。那时搭一站公车是两分,杨家栋每月工资55元。 

付出,自有收获,3个孩子像亲姊妹一样,相处得可好了。段中桂的儿子读大学后,大姐姐承担了他的学费,二姐姐承担了生活费。段中桂清晰地记得,4年前的那个生日。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益阳最有名的蛋糕店打来的,有人给她订做了一个三层的大蛋糕。这人是谁?蛋糕送到家时,精美的贺卡上写着两个女儿的名字。插上蜡烛,正在许愿时,女儿双双打来电话,不同的话语表达了同样的心意,“阿姨,我们祝你生日快乐!” 

段中桂说着这些往事,眼里泪水闪闪。“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如果没有家栋对我儿子那样好,我也无法做到。” 

杨家栋和儿子的关系,亦父亦友。因为当过几年教师,在儿子的教育上,他多讲道理,从不打骂。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不让步。儿子有段时间迷上了电游,放学后不按时回家。调查核实后,杨家栋找儿子好好谈了一次。他从历史上卫懿公玩物丧志,国家灭亡讲起,循循善诱了一个下午。也真怪,从那以后,儿子再也没有去过电游室。 

杨家栋关注着儿子的成长,不同的学习阶段,给他制定不同的奋斗目标。儿子大学毕业后,想报考一家大公司,总共才招1人,心里没底。杨家栋给儿子打气:“试过,才有可能成功;不试,永远没有机会。”结果,儿子从几十名入围者中成功胜出,公司负责招聘的给了这样一个评价,“这孩子,阳光,自信,专业”。 

邻居也给我们讲了杨家栋夫妻另外一些往事。去年,86岁的杨母老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都是段中桂端茶送饭,抹洗换衣,人都瘦了一大圈。岳母过世后,杨家栋又把岳父接了过来,精心照顾。“夫妻真是好人,厚道,勤快,有孝心。” 

正谈话时,杨家栋接到一个电话,是段中桂前夫的姐姐打过来的,说孩子明年春节结婚,请他们喝喜酒。原来,这么多年来,他俩和前夫一家,还是像亲戚一样走动。

 

传递快乐,义务教练做得欢

 

月朗星稀,华灯璀璨,夜色真美。佳宁娜市民广场,一群白发舞者随着音乐的翩翩起舞。站在排头,跳得正欢的就是杨家栋。 

家庭幸福,焕发了杨家栋对生活的激情。2006年11月,喜欢文艺的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一个“三步踩舞友会”,在佳宁娜广场教离退休老人跳舞,象征性地收点音响费。 

73岁的潘大爷住在梓山苑,喜欢到广场散步。看他们跳得好看,想跟他们学。没有任何基础,加上年纪大手脚不灵活,78个动作,202个舞步,杨家栋手把手教了他三个月,现在老人也跳得有模有样了。爱上了跳舞,老人还把68岁的妻子也带了过来。 

段中桂也曾埋怨过,可有次跟着丈夫到广场去看了一次,态度就转变了。那些舞友隔老远就喊,“杨老师,杨老师,快来教教我”,她被这些声音感动了,被人需要是幸福的,丈夫幸福我也幸福。于是她轻轻跟丈夫说,“家栋,你就好好教,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都很和睦,社会就会和谐。” ——杨家栋的家庭幸福观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