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在钢筋水泥里构建起梦想王国
作者:益阳日报 陈浩军 通讯员 江樱子 皮国军      发布时间:2011-10-18 11:22:46

常人眼里,房地产业是与钢筋水泥联系在一起的,是属于男人的世界。她,一个美丽的女子,却以一种异常坚定的姿态,涉足其间。 不觉之间,已行走了十年。当年那个怀揣着梦想的女子,如今已化茧成蝶,成了益阳地产界咤叱风云的人物。而她,又在谋划着事业新的起点,用火一样的激情,去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走近美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如同在翻阅一本写满传奇的书。每一行,每一页,都在告诉你,坚守与信念的力量;都在践行着,爱心与责任的誓言。 

回乡创业     反哺故乡我别无选择 

时光倒流到2000年的春节。在株洲从事服装生意的陈丽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大通湖区河坝镇,眼前的一幕让她心里涌起莫名的伤感。一条柏油路因为年久失修,早已变得破破烂烂,坑坑洼洼。街道两边,还是一些60年代修建的房子,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如此萧条。 

随后在欢迎回乡探亲老乡的茶话会上,陈丽感受到了区委、区管委领导的热情与真诚,他们渴望改变大通湖区落后面貌的迫切。 

那一刻,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在她心里升腾,回来,回到家乡来创业,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一边是事业红红火火,一边却是要抛开一切重头再来。真要作出己的一份责任。一边是事业红红火火,一边却是要抛开一切重头再来。真要作出这样的选择是艰难的,好几个夜晚,她都失眠了。 

她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突然明白了多年来内心的惆怅,是源于家乡,源于家乡的热土,源于家乡亲人的时时牵挂,源于我对家乡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爱。我没有别的选择,我决定回乡投资兴业。 

陈丽在外经商多年,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感知。她决定从房地产开发入手,注册成立了大通湖第一家独资房地产企业——美嘉房地产公司。 

在服饰行业,她得心应手。初涉房地产业,她就显得有点跌跌撞撞了。她选定的第一个项目是在大通湖区建设第一座标准酒店。 

于她而言,房地产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她连水泥型号、钢筋品种等这些最基础的东西都不懂。为此,她三下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在那些装修得富丽堂皇的酒店里转来转去,记住人家设计中的每一个精巧之处。用心如此,她也能和自己请来的顶尖设计师,谈一些很有见地的想法。2000年年底,一座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投资340万元的大酒店——郁香宾馆拔地而起,成为大通湖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宾馆刚建好,陈丽的目光又盯住了老百姓的菜篮子。河坝镇两万多人的中心城区只有一个老旧的菜场,居民生活极为不便。看到这些,陈丽选址文化路又开始新建一座1200平方米的大型综合菜市场。居民听说陈丽要建新市场,一时议论纷纷:现在菜场经营得好好的,这不是明摆着要抢人家的生意吗? 

婆婆一直都很开明,但风言风语多了,她也有点动摇了,把陈丽叫了过来,“媳妇啊,你就别折腾了,人家说得有多难听。”那一刻,陈丽心中五味杂陈,感觉自己都快撑不住了。关键时刻丈夫站了出来,“妈,别听人家瞎说,阿丽这人,我最清楚不过了,她就是想多为乡亲们做点事……” 

有了家人的支持,陈丽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2002年年底,投资280多万元的银海市场隆重开业了。开业当天,所有门面抢购一空。附近的居民愧疚地对陈丽说:“搭帮你建了这市场,我们买菜再也不要跑那么远的路了。”听到这些,陈丽所有的委屈顿时烟消云散。 

2003年春节,当大家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之中时,新建大型超市的计划就已经在陈丽的脑海中酝酿成型。经过6个多月的筹备,工程正式动工。然而,就在开工典礼的前天晚上,陈丽腹痛难忍,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胆囊炎,需要马上动手术。手术做完,已是次日凌晨2时,而典礼就定在当日上午10时58分。 

时间一点点流逝,正在病房里输液的陈丽趁护士不注意,拔掉针头就下了床,直奔典礼现场。没有人知道,她是才做完手术就前来主持典礼仪式的。台上的她神采飞扬,妙语如珠。然而,典礼完毕后,她的裤子和袜子全部被鲜血染红,站都站不稳了。员工惊呼着把昏迷了的她再一次送进了医院,医生赶紧输血抢救。陈丽醒来,母亲正站在病床前,一脸泪水地看着她,“儿啊,你命都不要了,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因为执着,因为永不停懈地追求,2004年,一座投资600多万元、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的郁香精品大世界奇迹般地出现在河坝镇中心城区的中心地带。 

陈丽深深地懂得,“落后其实就是商机。一个地方不管是落后还是发达,商机同样无处不在。”正因为有着如此清醒地认识,她又一次大手笔打造了全区第一座上星级宾馆——郁香宾馆贵宾楼,在镇步行街建成了18000平方米的商住楼——红楼,这里成了大通湖区一个新的居民集聚地。 

让我们记住这样几个事实,建郁香宾馆贵宾楼这块地是她以每平方米160元的天价拍下来的;建成的红楼小区,在房价一路高涨的情况下,她却坚持只卖每平方米380元。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房地产商过人的胆识与魄力,更看到了她全心打造“美嘉品牌”的坚持与执着。           

梦想无极    精彩永远都在下一站 

熟悉陈丽的人说,她的骨子里流淌着永不满足的血液,她是一个喜欢做梦的女人,常常这个梦还没做完,又在酝酿着另外的梦。 

而陈丽说得更直接,“梦想是我不断前进的无穷动力。”这个热爱学习的女人,随着视野的拓宽,心中的格局也变得更大。她把创业的目光投向了益阳城区。 

2007年,在益阳中心城区,她成功地开发了2万平方米的秀峰小区房地产项目;2008年,她注资5000万元成立了“益阳美嘉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龙岭工业园征地100亩,准备分四期进行开发。目前,占地70多亩的华盛丽都小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11月6日,在小区建设工地,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陈丽戴着安全帽,穿行于建筑工地,听工程总指挥汇报进展情况,听施工队伍反映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她从容淡定,似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然而,陈丽说,你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为了这个项目,她头发都是一把把地掉。

 

投入太大,资金有时实在无法周转。陈丽印象中最深刻的是,2008年父亲80大寿。她翻遍了自己的口袋,也只找到150元,给父亲买条烟,买个好一点的蛋糕,钱都不够,她只好躲在楼上不下来。让她意外的是,当她返回益阳时,发现包里有厚厚一叠钱,用手巾包裹着。她接到了老父亲的电话:“孩子,爸知道你这段时间资金紧张,这些钱是你们平时孝敬给爹妈的,我们一直舍不得用,你先拿着。”那一天,陈丽让泪水流了个够,她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管怎样,你都要坚持下来!” 

钱不够,陈丽自有她的办法,她主动找到基建工程的老板,坦诚地告诉他们自己目前的状况,然后约定一个付款的日期,从而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她也会深入那些普通的农民工兄弟中去,和他们谈谈心,交流一下,看看他们的伙食吃得怎样,或者从中发现那些最最需要帮助的。好多次,听说某位农民工兄弟家里遇到了实际困难,她二话不说,就从包里掏出些钱来, 送到他们手中。 

主动与员工沟通交流,是陈丽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养成的习惯。这个好习惯也帮她赢得了好人缘。 

周和生和张建从2000年开始与陈丽合作。逢年过节,陈丽总要上门去看望他们的家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交谈中了解到周的妻子风湿比较严重,她买来上好的膏药,还多方打听寻找到治疗这种病的单方。你还别说,周妻的风湿病竟然好得差不多了。如今,62岁的周和生本应安享晚年了,可陈丽一句话,他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现在,他正驻守在常德安乡的建设工地上,那里是陈丽正花巨资打造的“农民文化一条街”,工程预计在明年完工。 

张建说起陈丽,用了一个词,“姊妹”。他说,“这么多年了,他们就像一家人,经常互相走动,有什么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现在,姐姐有困难,他选择离开的话,那是不仁不义,对自己的良心不起。” 

有了这么多肝胆相照、甘苦与共的朋友,陈丽的路就好走多了。资金再困难,工地上也没有出现闹事的情况。而今,她已经平稳地走过了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正阔步向前,全力打造最美华盛丽都。“在我看来,建筑是有生命的,它并不是一根根抽象的线条,而是赋予了人类的一种最深沉的情感,如果你用心去感受的话,你甚至能触摸到它的心跳。” 

在陈丽的办公室,摆放着这些年来,她获得的大大小小的荣誉。如果压力大得实在超出她的承受能力,她就会在无人的静夜,一本本打开这些证书。刹时间,就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重新灌注全身,让她焕发出火一样的激情。 

陈丽说得很朴实:“我像鸟儿珍惜羽毛一样,珍惜这些荣誉,这上面,凝聚着我太多的汗水与泪水。” 

是啊,她又如何能忘记,因为家贫,1980年,17岁的她,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学业,远赴株洲打工。 

打工的日子是相当辛苦的。凌晨4点就起床,为老板开档口,看店子,揽生意,连饭都是在档口吃。下班时已经很晚了,她还要忙着洗衣,拖地,一天下来,浑身都像快要散架了似的。浑身都像快要散架了似的。 

“那时,对我来说,能够好好睡上一觉都成了一种奢侈。”然而,这么苦,却没有压断她的脊梁和对生活的热望,她在心里做着一个梦:有一天,我也要开个这样的服装店。 

为了这一天,她总总等待了5年。5年里,她做着重复而单调的工作,从小店员,一步步做起,最后成为老板最得力的助手。在给老板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积累下了自己的第一笔创业资金。1986年,她把所有的积蓄投入进去,开了一家“陈丽服饰”店。在以后的十多年内,她让自己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一天天在增长。      

感恩前行    心中格局变得更宽 

陈丽说话直率,是那种心里藏不住太多秘密的人。可是,有一件事,她却一直没跟人说起过。如果不是一封来自异地的感谢信,这个秘密也许她还会保守很多年。 

写信的是四川省妇联,感谢她作为一位女企业家,情系灾区孩子,给了他们慈母一般地爱。 

事情还得从2008年5月说起。汶川大地震,山河失色,举国同悲。一些孩子从幸福的巅峰坠落深谷,他们的亲人不在了,成了孤儿。陈丽从网上了解到这一信息后,身为母亲,她知道这些孩子心中的痛。 

此时,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消退,她的房地产业也陷入了困境之中。可是,她顾不得这些,与四川省妇联在第一时间取得联系,希望自己能够领养几个地震灾区的孤儿。 

经济有点紧张,原计划只打算认领3个,可当地妇联一下子就提供了5个人的名单。看着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陈丽作出了一个决定灾区的孤儿。 

经济有点紧张,原计划只打算认领3个,可当地妇联一下子就提供了5个人的名单。看着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陈丽作出了一个决定,全认下了,并从公司的活动经费中拿出30万元作为教育基金,送他们读书,一直到他们念完大学为止。 

因为这封感谢信,当地的一些媒体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番深入调查后,背后的一串故事更令人感动。 

原来,作为一个女企业家,陈丽更多地是在思考,如何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政府分忧,为民众解难。她说,“财富的多少不应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唯一标识,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才是体现一个企业真正价值所在。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一颗非常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 

因为这样的原因,她才会于2009年,并购原新安都纺织有限公司,收购华联棉业、福来登工贸有限公司,组建了湖南强农工贸股份有限公司,前期投入就达到了4000万元。正式投产后,每年可向当地交纳税收就上千万,解决当地不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陈丽长着一颗“糍粑心”。回乡创业十年了,逢年过节,她都到河坝敬老院去看望老人,送钱送物,陪他们聊聊天,打扫一下卫生;大通湖区妇联开展“三八”节活动,她总是第一个掏钱搞赞助;区委实施关爱民生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她主动联系了河心洲小学,投入10万元,为学校建成了一个当地最高标准的篮球场。汶川大地震,举国悲痛,她多方打听,收养了5个地震孤儿,包括在当地原来收养的3个,共收养了8个孤儿。对于当地的残疾人,她也是高看一等,厚爱三分,不但在经济上给予帮扶,还引导他们找准致富门路,开创幸福生活。今年,残疾人协会成立20周年,她又慷慨解囊,表达着对他们最深的祝福。 

陈丽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我不会告诉你我事业的终极目标,我只能说自己的精彩永远会在下一站。”当她站在办公室里,深邃的目光穿透玻璃,落在那正在崛起的华盛丽都小区,她的眼里多了一层似烟非烟的东西。那是为未来的美好蓝图,所感染,所激荡……此时,阳光静静地照在她脸上,便有了几分明艳与生动。而她,就那么笑了,笑得那么舒展。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