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女子“剪”出的婉约才情
作者:益阳日报 刘文奇      发布时间:2011-10-17 10:56:31

莫雪芬一把剪刀剪出多彩世界

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在桃花江“美人窝”,不光美女多,秀外慧中、心灵手巧的才女也多。她们将剪纸这门镂空透雕艺术发扬光大,像传唱不绝的《桃花江是美人窝》一样,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

年龄六十“剪龄”五十 

莫雪芬出生于武潭镇沙渭村莫雪芬出生于武潭镇沙渭村,打少年开始就跟着母亲学剪纸。她今年刚过花甲,“剪龄”却已长达50年。 

10岁时,莫雪芬就已是一位剪纸小“艺人”了。但真正认识到剪纸艺术价值却是在1966年。这年,莫雪芬经人推荐,参加了益阳地区第一届民间剪纸艺术培训班。通过学习,懂得了如何以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喜鹊登枝、鸭群嬉戏、牧童横笛等生活细节,捕捉创意灵感,立足传统技法之上求巧创新。 

一次,老师带领他们参观了周立波故居。莫雪芬展开合理想象,设计了这么一幅图案:一个扎头巾的小媳妇回娘家,骑着小毛驴,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打着一把油纸伞……作品神态逼真,被老师称赞“有创意、思路新”。 

不懈努力,执着追求,莫雪芬圆了自己的剪纸艺术梦。1995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她的作品《春满人间》被省剪纸研究协会选送进京参展。2004年10月3日,全省文化艺术博览会在吉首召开,莫雪芬现场表演才艺,有30多件剪纸作品入选参展。同年10月,全国剪纸学会在南县召开剪纸艺术颁奖大会,她的作品《猴年大吉》荣获优秀奖,并入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剪纸艺术》一书。 

巧手剪出精彩人生  

罗赛芳,家在桃江县修山镇。一把剪刀一片纸,剪出了这位桃花江女子简约而丰富的人生。 

在她最初的印象中,剪纸不过是简单的手工活。直到1981年农历正月初五,她到邻乡大栗港走亲戚,看见农家窗户上贴的“雄鸡唱晓”经过打听,罗赛芳得知这是当地女剪纸艺人熊雪梅的作品,于是下定决心跟她学艺。学校放暑假后,罗赛芳三天两头地往大栗港跑,终于成了熊雪梅的“弟子”。母亲见她成天像丢了魂似地去学剪纸,唠叨道:“剪纸当不得饭吃,女孩子要正儿八经学一门缝纫活,才能嫁个好人家。”罗赛芳对母亲说:“只要您让我学剪纸,今后对象我自己找,嫁妆也不要您办。”  

1985年,罗赛芳参加了桃江县第一届民间剪纸艺术培训班。1997年,她自费赴乌鲁木齐参加全国剪纸艺术培训。学习期间,她创作的第一件作品《天山雪莲》就发表在《民间剪纸报》上。 

20多年来,罗赛芳已在全国30多家报刊发表剪纸作品110余件。2010年,她的作品《清莲出水》参加桃江县“廉政杯”书画、剪纸艺术大赛荣获金奖。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