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上去文静瘦弱,办起事来却风风火火;她不是七尺男儿,干起事来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很年轻,今年才刚30出头,但已经在农村基层磨砺多年,处事为人干练利落,她就是祁阳县梅溪镇党委书记李玲。
谋 事 篇
凡事预则立。梅溪镇地处祁阳县城36公里外的东北部,全镇人口2.8万。“七山一水二分田”,农业生产基础相对薄弱,发展镇域经济制约因素很多。李玲从2007年调任梅溪担任镇长以后,一直在谋划如何做好发展经济这篇大文章,推进梅溪镇形成新的跨跃,让梅溪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今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十二五”开局之年,年轻的梅镇党委书记李玲以战略家的眼光果断提出:突出“四抓”,打好“四牌”,克服困难与压力,出色完成县委、县政府交予的各项任务。抓工业,打好“资源牌” 自从来这里工作以后,李玲就了解到这里拥有丰富的矿山资源和鞭炮烟花生产技术资源。因此,发展工业的重点就是将镇内10家大型的烟花爆竹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力争三年之内烟花产业年生产总值占全镇工业总值的50%以上。规划在城墙村、广歧村筹建两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石材精加工企业。抓农业,打好“增收”牌 面对“七山一水二分田”,如何才能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李玲提出了“加减乘除法”,一是做好加法,加重农业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突出市场向导,依托龙头带动。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优质稻特色禽畜养殖等效益农业与增收产业。二是做好减法。即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三是做好乘法。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乘法效应,在农村全面推广农业科技,特色产业种植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增强农民运用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四是做好除法,大力破除约束农民增收的各种障碍,为农民增收提供宽松环境。抓民生,打好“服务”牌 李玲提出:一是交通方面,继续加大投入;二是通讯网络进一步健全;三是集镇面貌进一步改善;四是教育工作优先发展;五是农村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六是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七是继续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抓好社会治安及综治信访维稳各项工作。抓队伍,打好“素质牌” 李玲通过长期调研,认真思考后认识到,强素质,树形象,争创一流高素质镇村干部队伍是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一是用对人,用人唯贤,对工作有用,对大局有用之人就大胆用;二是用好人,将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对所有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及村干部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成 事 篇
打铁还需自身硬,李玲作风正派,清正廉明,凡事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2008年冬天,她率领政法、综治、信访、教育等各线干部苦口婆心去长沙做上访老户工作,在返祁途中,突遇大冰灾,她带领同志们咬牙坚持三夜四天,最后终于让犯罪嫌疑人高某伏法,刘某等18名涉法涉诉上访老户息访息诉。2009年冬天,梅溪镇城墙村山岭上突发大火,李玲闻讯后连忙从县城的会场赶赴打火现场,一边指挥一边打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全力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虽是冬天,她身上衣也湿透了,脸也熏黑了,直到这时,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其他的男同志也不得不对眼前这位瘦弱的女镇长刮目相看。2009年她率企业、安全线工作人员深入厂矿抓企改,抓安全,全镇喜获“永州市安全生产示范镇”称号,2010年她深入谢阿、华兴、太子等10个村走访调研,集中民众意见向上反映加快月楼公路建设,下乡做百姓工作,外出跑项争资,群众翘首以盼的月楼公路终于顺利竣工。2011年3月,正值镇党委政府人大班子调整,她大胆用人,积极荐才,整个班子顺利产生,紧接着,村支两委班子换届马上进行,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女书记可能太年轻,整个班子也很年轻,会扛不住,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梅溪镇28个村(居)委会“两委”换届工作进展相当顺利,选出了一大批深得群众拥护,干得成事,干得好事的“三好”村干部,为梅溪的发展与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011年她升任镇党委书记,提出硬化春光街,修好下水道,建一个小型停车场,这几项工作都在她的亲自过问下,紧锣密鼓地进行。她的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干起工作来不辞辛苦,她手上常有两本笔记,一本记载与镇干部、村干部谈心的内容,对大家的工作挂在心上,对他们问寒问暖,对他们关爱倍加,对部下提出来的困难与问题总是帮忙加以解决。另一本是“民情日记”,记下走访群众,看望困难户情况,倾听到的百姓呼声,以便迅速解决问题,因此,她也深受干部与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构 想 篇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伟大诗篇如今正在梅溪镇党委书记李玲身上体现。她努力将改善民生,增强梅溪人民的幸福感作为自己工作的源动力,不断奋发,求新求变,不断摸索,事事为百姓,不求利,不求官,就像杨善洲同志那样扎根于民,为民干事。她说,我在梅溪工作,就要让这里一年变一小样,三年变一大样。她还说,我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工作也在农村,我的工作全部都是为了父老乡亲。建党90周年的红歌会上,她深情献唱一首《父老乡亲》,情到深处,歌声动人心弦,百姓掌声雷动,这仿佛也在预示着梅溪的明天更美好,这里的人民将会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