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连:儿媳真情在 婆婆苦中乐
作者:攸县妇联      发布时间:2011-09-28 10:02:53

潘艳连,今年46岁,初中文化,攸县柏市镇人。中等个子的身材,是个善良女性。1988年从柏市村嫁到本镇樟井村,与李宗乐结为夫妻。李宗乐是诚朴勤劳的农民,两人相敬如宾,生下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现在女儿已外出打工,儿子还在上高中,生活甜美幸福。

美中不足的是李宗乐的母亲也就是潘艳连的家娘(婆婆),从200212月初三日在女儿家做客突然病倒,初四日接回家来,经医师诊断为高血压中风,说话语无伦次,口水长流,左边手脚瘫痪,花费两万多元治疗无效。起初还用右手扶着墙壁桌凳慢慢移步,大小便有所知觉,可帮助自解。两年后双脚全瘫,左手打颤,只剩下右手还能活动。2009年正月开始大小便完全失禁,全然不知,加之神志越来越不清醒,精神完全失常。有时独自狂笑,有时啼哭不止,也许是病得内心非常烦躁,竟把被单撕成一条一条、一片一片,还用手抓大便涂在身上桌上甚至饭碗内,令人不堪入目,恶心不止。面对婆婆自残自虐的病态,潘艳连心如刀绞,又急又恨。急的是她无能力帮婆婆分担病痛之苦,也无能为力帮她医治康复。

婆婆年轻时期在乡里是一位超群出众的女子,有很好的文艺素质,曾在农村剧团担任过主演旦角。她还是有名的接生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曾为樟井、湖厂等村的孕妇平安分娩付出不少心血。在家里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公公李龙泉抗美援朝退伍后与婆婆婚配,生下二男二女。可惜兄长兄嫂都过早去逝,公公也于1990年去世。两个妹妹分别嫁在坪丰、广寒高山村里。妹妹们也常来看望母亲,但毕竟各自有自家生计的难处,不可长留守护亲娘。婆婆为人贤淑,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特别是对媳妇当亲生女儿看待,在潘艳连的内心感恩至深。婆婆已是74岁高龄,本该是安度晚年幸福的时期,却偏偏被万恶的病魔折腾得生死不能。想想做晚辈的也有个老的时候,老来身体好坏难以预料,该做个样子留给儿孙看。再说侍候好老人,特别是重病老人也是做儿女媳妇的神圣职责,决不能忘恩负义,一定要千方百计减轻婆婆的痛苦,在她有生之年尽到孝子孝媳的义务,何以死后作无用的跪拜?

8年来,潘艳连可谓侍候守在婆婆身旁寸步不离,从不出远门。相隔不到10华里的娘家都没法常回去看看,只在75岁高龄的亲生母亲被摩托车碰伤住进攸县人民医院时,万不得已的去看过一眼。除此以外,每天日夜都是精心服侍照料重病婆婆。按照医师的指导,她经常购买刺五加、丹参片、降压丸、活络丸、像哄小孩一样帮助婆婆服用。俗话说疯病疯吃,婆婆食欲不减,每日三餐潘艳连安排婆婆先吃,至今婆婆虽倦缩在病床,还可食用一大碗米饭,让其吃饱吃好。头几年婆婆还有些精神,潘艳连早晚都背她到室外椅子上坐坐,吸收新鲜空气,听邻居老人聊天解闷。卧床的病人特别要注意勤洗勤换,天气暖和时,潘艳连每天帮她洗澡洗头发,天冷时最多隔三五天洗一次,让老人享受浴后的一身清爽。在床上躺得多,怕老人发褥疮、痤疮,潘艳连常用爽身粉帮她擦身,衣服勤洗勤换。最难受的是每日要换几次屎尿裤,弄得潘艳连常常恶心、呕吐,有时只好将太脏的内裤当垃圾扔掉,一年添置过30多条内裤。现在改用小孩的尿不湿,先用3元一片的小型号不管用,现改为5元钱一片的大型号尿不湿才让老人舒服一些,护理起来也轻松一点,每日早晚各换一次,一年下来单是这项开支就要两三千元。

李宗乐耕种着4亩责任田,管好责任山以外每日到小煤窑下井挣钱,最多一年只有两万多元左右。供儿子上学,生活用度扣得很紧,对护理老母亲需用的开支却是大方。作为儿子,他十分心疼娘亲的痛苦,每天除了外出劳动,就挤时间陪伴妻子潘艳连照顾病母。邻居及同事称赞他娶了一个心疼男人孝敬家娘(婆婆)的好老婆,他心里甜滋滋的,在旁人面前不夸不贬地称赞妻子做得可以”“可以,其实内心里在说真棒”“真棒”。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