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普通的人们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最偏远、最闭塞的镇南山区村小。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热爱学生,扎根山区,为山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且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她就是被人称为铿锵玫瑰的郭建英。
1988年,18岁的郭建英被安排在洞青小学任教,洞青学校是由一座陈旧的礼堂改建而成,离村庄有半里路的距离,房子陈旧,乌黑,条件恶劣。时有不明事理之人,在深夜去学校扮鬼吓人,更有甚者对学校伸偷盗之手。许多老师谈“洞青”色变,都不肯去洞青任教,导致洞青的孩子辍学率居高不下。面对这样的情形,刚毕业的郭老师没有畏惧,毅然接受了去洞青任教的使命。残酷的现实,让郭老师怕过,哭过,打过退堂鼓。但她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咬紧牙关,在洞青坚守了三年,在她任教的三年里,洞青没有一个小孩子失学,入学率达100%,合格率达100%,洞青小学出现了几十年不曾出现过的喜人景象,郭老师开启了洞青小学教育的春天。
1990年,在东湾小学任教,郭建英经常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进行家访,了解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低矮、破旧的平房作教学用,经常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郭老师亲自上房顶修理、盖瓦。教师阴暗,郭老师亲自掏腰包买石灰把教室粉刷一新。地板坑洼,郭老师又到山脚挖泥沙,填平地板。双休日,郭老师常不回家,在学校备课,批改作业,帮助个别差生无偿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统考东湾小学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第一,转变为全乡第一名,学校领导无不刮目相看,东湾人无人不夸奖,无人不赞美。就这样郭老师由这个村小调到那个村小,在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中,郭老师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
在乡村小学复式教学很常见,一个教室里坐2、3个年纪的学生,工作量之大,难以计算,想把成绩抓好不容易。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望而生畏,不服输的郭老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善于学习,经常利用开会,培训的机会,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学习,吸取精华,学以致用。她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充分利用休息时间武装头脑。她敢于实践,把布鲁纳“课堂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运用于教学中,她一改过去教学的“满堂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寻求知识,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她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出五步教学法,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先进的教学理念,认真负责的态度,让郭老师的教学成绩结满了累累硕果。她曾经创造乡镇期末统考18连冠的奇迹。她深受同行的好评,镇南人民的赞誉,她也因此成了各村学校竞相争取的“大红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8年郭老师刚动完子宫肌瘤手术不久,在下期开学的路上又被小轿车撞伤,导致“左胫腓骨,中段骨折”,在“五0一”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她不顾自己的脚痛,想到却是锦田小学开学了没有?学生现在怎么样?2009年8月,她的脚尚未痊愈,就拄着拐杖主动请求领导,来校上课,领导看到她一瘸一拐的样子,泪水马上滚了下来。但因学校太缺老师,不得已答应了。家长听说郭老师回来了。提着鸡蛋、苹果、营养品来看望她,整间教室挤得水泄不通,大家为郭老师的举动而感到震惊、鼓舞。
现实的困难是残酷的,难以想象的。锦田小学的教学楼楼梯陡直,狭窄,而教室和办公室却都在二楼,这可难坏了郭老师,每次上下楼梯都要惊出一身冷汗。拄着拐杖上课站久了,伤口立即肿胀,疼痛。不得已又得坐下来,每次放学,家长没时间接孩子,郭老师不得不送孩子们过马路。有一次,一个名叫邱鑫琪的同学上厕所,因跑得太快,下楼梯时重重的摔了一跤,郭老师急得大喊:“怎么啦,摔着了没有?”性急的她,想赶快下楼去扶学生,结果一脚踩空,从楼梯上滚了下来,伤口顿时肿了起来,痛的眼泪马上掉了出来,邱鑫琪看到老师摔倒了,马上停止大哭,站起来扶老师,还不停的问“老师摔着了没有?摔着了没有?”,看到这么听话的学生,郭老师感到无比欣慰。
寒去暑往,岁月如歌,在从教的二十三个春秋里,郭老师矢志不渝地坚守在山区教育的舞台上,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山区人民,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变着山区的教育,为社会默默地作贡献。
临武县妇联
2011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