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艳君:群艺园地一奇葩
作者:民进株洲市委 刘珊珍      发布时间:2011-09-26 15:25:14

 

——邹艳君同志奉献群众文化艺术事业事迹纪实

  在株洲群众文化艺术的园地里,科班出身的邹艳君,在这里挥洒汗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20余年,她从声乐专业的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群众文化事业的业务精英,成长为我市文化活动组织、策划的青年领军人物,成为“最具魅力的女指挥”,成为让人称颂的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她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事业执着追求,在这里,谨选取她学习、工作的几个片断,展现她追求理想、奉献事业的风采。

  厚积薄发,德才兼备功底深

邹艳君同志极具上进心、事业心和责任心,她懂得: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德艺双馨,因此,她象海绵吸水一样,学习政治、业务及现代科学知识。她坚信:只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因此,她务实谦和,拼搏进取,不懈不滞,精益求精,道德修养与日俱增,理论水准不断提高,她撰写和发表了《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等多篇论文,提交了《对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等多篇调研报告,均获国家级、省市级奖励。由于她不仅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被湖南省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担任中国合唱协会会员、省群文学会常务理事等七项学术团体职务。熟悉她的人,都夸她是“德才兼备、才貌双全”的难得人才。

  勇于担当,梅花香自苦寒来

群众文艺活动,属于“集体项目”,沟通、协调、组织,需要时间和精力;担任大型文艺演出的导演、总监,需要能力和水平;担纲“大合唱”节目的排练和指挥,更需要素质和激情。她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组建起工厂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军营及老年合唱团、艺术团、广场舞蹈团200余家,培养群众文艺骨干上万人次,调演、赛演、会演近千场次,并亲自担任市、省乃至国家级专题文艺晚会总导演、艺术总监、统筹策划近30场,在大型合唱节目中担任指挥30余次。2004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录制“走进株洲”,邹艳君同志担任统筹和“主题歌”的排练,她日以继夜,忘我工作,历时两个多月,终于完成重任,为把株洲推向全国做出了贡献。2006年,株洲承办了第十届省运会,邹艳君同志担任了开、闭幕式大型文艺晚会的节目组组长,由于出色的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记功一次。2010年8月,省文化厅紧急通知,两个月之内,要求我市组织一支“合唱队”,代表湖南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华红歌会”,市文化局党组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邹艳君,时间紧、责任重、压力大,可她二话没说,一头扎进工作中:组织团队、寻觅场地、选歌训练、亲任指挥,个中艰辛、可想而知。“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工作终得回报,在强队如林、与专业队比高低、决雌雄的情况下,邹艳君亲率“城市春天”合唱团,在包括港澳台和新加坡在内的63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代表湖南捧回了此次活动的最高奖项——“中华杯”,这是我市合唱艺术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群众文化类节目参赛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她率队参加省市级大赛,屡获金奖,被领导、同事称作“金馆长”。同志们说:邹老师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乐曲和歌声。众所周知,株洲有着“音乐之城”、“工业新城遍地歌”的美誉,邹艳君同志堪称有功之臣,功不可没。邹艳君同志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对工作严谨求是的敬业精神,感人至深。

  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看似好玩好耍,快活如仙,其实你深入其中,才知艰苦艰辛,压力巨大,使命神圣,再加上邹艳君同志具有严谨认真、追求完美的秉性,尤觉时光太快、人生苦短,工作起来,犹如“拼命三郎”:加班加点、凌晨才息是常态;干面盒饭、面包馒头对付“肚皮”是常事;声音嘶哑、心悸失眠是常见;以至于老公戏说她是“温家宝”,同事策她是“拼命郎”,“民进”称她是“热心肠”,领导赞她是“老黄牛”。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又不忽视儿子的教育,她把儿子寄养在长沙姐姐家中。她用女性特有的爱心,将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收为弟子,耐心辅导,精心调教,数十名学生考上国家级音乐学府及其他高等艺术院校。邹艳君同志酷爱合唱艺术,热爱群艺事业,为了保全“周周乐”活动全国品牌的内涵和地位,为了“群艺馆”的形象和声誉,为了群众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株洲地区的五县四区,无不留下她辛勤的脚印,美丽的倩影,绕梁的歌声,潇洒的指挥。所有这些,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劝她注意身体,适当休息,因为她们知道,“顶梁柱”不能倒,“领头雁”不能少呀!

  履职尽责,成绩卓著结硕果

邹艳君同志政治素质好,自身形象佳,在文化界又极具代表性,2005年,她被选为民进株洲市委第五届市委委员,尔后,又被推荐为天元区政协常委、市青联常委等,她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她热爱民进,关爱组织,她常说:“只要民进组织需要我做任何事,我一定不遗余力,为组织争光。”因此,民进市委组织的文艺演出,她时而担任主持,时而表演节目,时而宏观策划,尽心尽力,尽其才智;民进市委和政协界别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视察,她领下任务,精心准备,组织汇报,热心接待,提交调研报告,圆满完成任务。她深入基层,观察社会,反映民意,建言献策,采写了多篇“社情民意”,体现了较高的参政议政水平,展现了参政党一员的风采。

  2009年,组织决定把她从市文化局社文科调到市群艺馆出任馆长,去基层业务单位历练,她走马上任,深知群文工作意义深远,使命神圣,不可懈怠,她抓管理、建制度、拓平台、造影响、求创新、筹资金、树品牌、保廉洁、爱下属....在她的领导下,馆里的各项工作屡上台阶,屡获殊荣。她的工作方法和艺术,犹如她指挥的“大合唱”,又如弹奏着一部钢琴协奏曲,急和缓,重和轻,主和次,内和外,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各种关系处理得和谐得体,相得益彰,其管理水平、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水平,令人称颂。她任职两年余,组织各类活动40余次,相当于群艺馆近10年该项工作的总量,且精彩不断,亮点纷呈,“窥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例,让人敬佩不已。她严以律己,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躬身亲为,她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工作能力,收获了累累硕果;她用女性特有的能力智慧和人格魅力,得到了肯定和好评。她受到国家级、省市级综合类、专业类表彰近百次,她在舞台上指挥“合唱”,被北京专家评为“最具魅力的指挥”,被新闻媒体誉为“激情女指挥”。她展现了现代女性的风采,堪称巾帼建功的典范。面对眼前的荣誉,她总是淡淡地说:“微不足道,不足挂齿,唯有本色做人,特色做事,才能展现自身形象,展现群众艺术馆的形象,为巾帼争光添彩。”她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前行在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的道路上!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