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兰是赫山区南站社区第一个退休后入党的高龄党员,也是赫山区老干局南站京剧协会的会长,还是五个女儿的母亲。这天,在南站京剧协会活动室,我们见到了这位年近七旬在仍忙着排练的老人。
“我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雷锋,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我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很敬佩这些革命烈士。”万金兰说,她小时候就特别想成为一名党员,上世纪60年代,还参加过两次党训班,但由于丈夫的家庭成分不好,影响了她入党,这个心愿就一直埋在心底,但一直朝这方面努力。她说:“只要自己时时处处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我就不相信党不会要我。”2007年7月1日,她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宣誓的时候我全身都发抖,泪水不停地涌了出来。”入党那年,万金兰64岁,已退休多年了。南站社区主任周桂辉说,她一心向党,很上进,以她为首组织的这个京剧协会活跃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但她从来不向社区提要求,更不求回报,为全社区的党员都树了一根标杆。
“别人说我不行,我偏要做好”
2002年,以万金兰为首,组织了南站社区京剧协会,大家选她为会长。协会开始只有8人,当时周围很多人不看好,认为她搞不起来。但她不服输,偏要做好。每天,她带领大家刻苦训练,自己出钱买道具。许多道具本地没有,要到外地去买,路费开销等她从来不记账,也不报销。活动室没有柜子存放东西,买一个要大几百块钱,她就把家里的柜子奉献出来。社区的任何活动她都积极配合,通过一次次活动,一次次登台,京剧迷们渐渐知道了这个协会,协会人数也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已经有50个人了。“接手协会的时候,觉得自己还年轻,有股劲,别人说我不行的,我偏要做好,我这人就是有一股犟劲。”
“我这个继母当得还是不错的”
“不谦虚的说,我这个继母当得还是不错的。”见问她的家庭,万金兰简直都有点得意了。原来,1969年,万金兰的前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两个女儿,当时她在湘运公司担任仓库保管员。刚好,在湘运当司机的邹仲云的前妻也去世了,带着3个女儿,年仅两岁的小女儿半夜总是哭着喊妈妈。住在楼上的万金兰听了心疼,半夜就爬起来去安抚孩子。奇怪的是,只要万金兰抱着,小女儿就不哭了。“当时有8个媒人来说媒,说让我真当孩子的妈就好了。但也有很多人不看好,说这么一大堆孩子,日子很难过下去。但我这人天生不信邪,你们越不相信,我越要过给你们看,当然最主要的,我对老邹的感觉不错,小孩也的确可怜。”1972年,两个家庭合二为一了,“当时工资低,一家七口,生活真的挺苦,但我们在一起,感情很好,很幸福。”邻居也说,五朵金花被万金兰教育得特别懂事,大的照顾小的,买了好吃的,她让小孩子自己去分,大的衣服穿不下了,就改给小的穿。“她们真的跟亲姐妹一样,5个女儿有什么事情都是先给我打电话。”万金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