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9岁的刘建香是娄底市公交总公司二公司2路线162号车组的一位女驾驶员,她先后多次荣获公交总公司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巾帼建功标兵”,市城管执法局三等功,2008年荣获市城管局嘉奖,她所在的车队2005年荣获湖南省“巾帼文明岗”,今年3月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
刘建香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担任售票员还是驾驶员,始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20年来她用诚心换得了乘客的满意,把爱心洒在十米车厢,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付出。2000年担任公交驾驶员以来,行车40.1万公里,从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出勤率100%,趟数率100%,正点率99%,服务零投诉,营运收入和节油节材都在同线路中名列前茅。尤其是她的微笑服务,温馨细致,赢得了广大乘客的一致好评。
细心服务让乘客舒心
公交司机是一个无论在脑力还是体力上都属于高强度的岗位,同为司机,女司机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代价要比男司机大得多。一般情况下,女性的体质比男性弱,除了司机容易得的脊椎病、胃病、风湿病等职业病,女司机还易得眩晕症;同时还要承担家庭主妇的角色;除了开车,还要学会简单的修理等,加上工作性质决定的早出晚归,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假期。种种的辛酸常人难以体会。但刘建香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10年,内心的坚强让人肃然起敬。
公交是城市的窗口,舒适的乘车环境、优良的运行秩序是刘建香始终如一的工作标准。2路线从火车站到涟钢医院,全长11公里,日客运量近万人次。在娄底阡陌纵横的公交线网中是连接娄底城区和涟钢厂区的重要线路,单车百公里收入为全司首位。服务的乘客中不仅有本地市民,还经常有外地乘客,甚至一些外来的技术专家。为保证安全行车,刘建香坚持准点运行、中速行驶、不争不抢,操作中做到轻踏缓抬。为了行车中更加平稳,她每天放一碗水到驾驶室,细细琢磨驾驶技巧,最大限度减少行车中的颠簸和刹车。“天晴车身灰,雨天车身泥”,为了始终保持车厢内外的整洁,每天刘建香总是提前到岗,将车厢内外收拾得光亮一新。每开一趟车还要打扫一遍,绝不允许出现卫生死角和车载垃圾。有一次一个晕车的乘客将车内吐脏,由于附近停水无法及时冲洗,她硬是自己买来三瓶矿泉水,细心地将污物冲洗下车,然后用拖把擦净。夏天车厢内温度较高,有些乘客将早餐垃圾和西瓜皮等易腐烂物品丢在车上的角落里,她就用手去拣出来,还有些乘客把痰吐在垃圾桶的边缘上,她就用卫生纸揩掉,然后细心地将垃圾袋换好。为了擦亮城市的名片,为乘客营造整洁舒适的乘车环境,她不怕累不怕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擦亮每一扇车窗擦净每一个座椅。
温馨服务让乘客满意
自10年前当上公交车司机,刘建香夏天就再也没买过裙子,长裤、九分裤、牛仔裤、西裤,下装除了裤子还是裤子。7-9月,气温高得让人窒息,车上没有空调,到了中午时分,驾驶室温度高达近50摄氏度,尤其是遇到女同志的特殊时期,长痱子、暗疮、脓包,溃疡等等皮肤疾病很常见,有些还留下了永久的伤疤,一天下来人都累散架了。但艰苦的条件,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压垮刘建香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决心,她说:“乘客的满意意味着公交人所付出的努力和对社会的奉献有了最实际的落脚点,也得到了最好的检验。只有乘客满意了,我才能感到真正的充实和快乐。苦一点累一点又算什么呢?”
在2008年冰冻期间,多少次摔倒在上班的途中,她已经记不清楚了,最严重的一次是脚裸严重扭伤,当时就肿得跟包子似的,但想到全城只有公交车在营运,又正值春节,返乡的旅客好不容易才回到家,都盼着早点和亲人团聚呢。于是她咬咬牙,硬是坚持当完班才去医院,收班时连脚都不能站立,还是被背去看病的。
2009年9月份下午2:00多,刘建香从火车站发往涟钢医院,当车行驶到娄底一大桥地段时,她发现坐在前门旁的一位老年乘客喘气声异常,而且声音越来越大,于是当机立断,请求旁边一位乘客,时刻注意老人的情况。当车行至终点站涟钢医院时,这位老人却仍坐在车里没有下车,原来老人因病来涟钢医院就诊,由于子女上班不能陪同,所以只身前来诊病。得知情况后她义不容辞地扶着这位老人去看病,并跟站调室的同志说明原因,做好班次调整。当第二天老人的子女得知这一情况后,专程到涟钢医院终点站寻找她,交准备200元来答谢她,却被她谢绝了,她说:“关心、帮助、体贴乘客,特别是老弱病残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有一次她发现车上有“扒手”,就马上播放提示语提醒乘客,但还是有一名乘客丢失了手机。她连忙拨打110并将车子开往总公司保卫科。扒手最终将手机悄悄扔到了地上,但在返回的路上刘建香却遭到了报复被打伤了。面对不法分子,刘建香毫不退缩,别人笑她傻,她却说“下次我还会这样做”。
永远笑对乘客
11年了,刘建香一直以2路公交车为伴,始终把自己的微笑带给每一位乘客。据粗略统计,她每天工作中需换挡500—800次,刹车100—300次,开转向灯300—400次,开关门200—300次,按报站器、使用话筒100次左右;每天连续驾驶时间8—12小时,有时趟与趟之间仅休息1分钟。有人问她每天开同一辆车,走同一条线路,做同样的动作,说同样的话,面对不同层次的乘客,还要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觉得枯燥无味吗?而刘建香却说:“服务有很多学问,比如说微笑就是一门艺术,当你掌握了这门艺术,你就会从乘客那里感受到没有从事这份工作的人所体会不到的快乐!”
在工作中,刘建香始终坚持六个一点,即: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语气柔一点,度量大一点,仪表美一点,服务好一点。一次,她在路口等红灯时,一位乘客就要求下车,刘建香礼貌地说,按照规定不能停车开门,这名乘客竟把她喝水的杯子随手扔出窗外。当时,她强忍着委屈的泪水,安全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没想到第二天,一位好心的乘客拿着一个崭新的保温杯送到她手中。望着那位不知姓名的乘客,刘建香感动得不知说啥好。她感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杯子,而是乘客对她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当了11年公交司机的她说,其实在把快乐带给乘客的同时,也能收获快乐。今年2月一天上午,她开车行至终点站清扫车辆时,发现后排座椅下有个小孩子的书包,里面是一些寒假作业和一本四小的报到册。肯定是哪个粗心的孩子掉的。她马上把这个情况反映到分公司并联系上了四小教务处。当孩子满心欢喜的对她露出童稚的微笑时,那声“谢谢阿姨”让她也笑开了花。 “优质服务不是一句空话,最重要的是开车的一定要把坐车的放在心上,把每位乘客都当成自家人”。
爱心洒满车厢
由于工作忙和累,刘建香舍小家顾大家是常事,这么多年来她常因无暇为丈夫洗衣做饭而愧疚,因不能帮孩子辅导功课而自责,更感到于心不安的是,10年了春节都没有回家陪父母吃个团员饭,反而要老人帮着照顾孩子。对15岁的女儿,刘建香更是歉疚,她和丈夫工作都忙,孩子从4岁起就想去长沙的动物园看看,可到现在也没去成,孩子生病她也很少陪在身边。特别内疚的是女儿进入青春期了,作为母亲的她却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而疏忽了与女儿的沟通,让懵懂的孩子受到了同学的讥笑。刘建香总是把工作和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的爱都洒向了十米车厢。
人们都说大爱无声,细行无痕。刘建香经常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将心比心。清早乘客跑着赶车上班,这时停一停,等他几秒钟,对他人来说也许就开启乐了一天的快乐;老人外出自身上车就不方便,有时手里还提着物品,这时提醒乘客给老人让坐,顺手给老人接上一把,哪怕上车速度再慢也不催促他们,对老人来说就会收获一份真心的感动;外地乘客经常询问换乘车的情况,不厌其烦地解答,为的是给乘客指明最省时、最省力的路径,就为城市文明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0年3月的一天下午,刘建香驾车行驶至大汉路路段时,从后视镜发现一小孩在车箱内来回走动,眼神四处搜寻,便向乘客打招呼说:“请带好自己的小孩”。连续喊了几遍后仍不见乘客回答,觉得情况不对,当即将小孩叫到身边询问情况,这才得知小孩与她母亲失散了,小孩说完大哭不止,身为人母的刘建香此刻能体会到孩子母亲焦急的心情,她一边安慰大哭不止的孩子,一边一路询问相关车辆驾驶员,终于在车辆返回煤炭一处时,一位妇女正心急如焚的站在公交站台里,往每一台经过的公交车张望、询问。当她看到失而复得的孩子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得无法言语。
刘建香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光我一个人搞好优质服务不行,只有所有驾驶员能够做到业务过硬,优质服务,企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她经常和姐妹们交流经验,把自己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的优质服务、安全行车方面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大家。让大家共同提高。每次有新司机到她车上实习,她不但耐心细致地向他们传授业务知识,更忘不了教他们如何做人。她说:“只有先做好人,才能服好务”。在她的帮助下,如今2路线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服务能手,共同创建了全国“巾帼文明岗”。
岁岁年年,寒来暑往;朝朝暮暮,披星戴月。刘建香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迎送着南来北往的乘客。20年来,她一直把“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这十米车厢里传播着文明与真爱,收获着理解与深情。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间刘建香做好事100多件,收到表扬信和表扬电话50余封(个)。刘建香这个平凡的女性在最基层的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她用质朴的语言,亲切的笑容表现出了当代青年甘于奉献、乐观向上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