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进冷雪英老人家时,见有人来了,老人家赶紧起身对着墙上的小圆镜理顺了一下头发,热情地招呼道:“坐哦,请坐!”单从老人爽朗的笑声里,你很难想像她已年过百岁。旁边紧挨她坐着的是老人的满女儿王乐云,听到女儿感叹自己头发白了时,冷奶奶笑呵呵地拍了一下女儿的手:“满伢子,你莫在娘面前充老哦!”
摇篮里定下“娃娃亲”
冷雪英老人出生于1905年,当时家境殷实,人称“冷小姐”。她幼年丧母,由奶奶抚养成人。17岁那年,她嫁给了同村青年王裕祥。老人回忆这段往事时,语气轻柔甜蜜。她说自己还在摇篮里时,家里的长辈就为她定下了这门亲事。虽说是包办婚姻,她和丈夫相敬如宾携手度过了整整82年,亲戚们都说,这早已超过了“金婚”、“钻石婚”,后来他们查了一下,书上称为“橡树婚”,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的。冷奶奶说,她的丈夫年轻时曾去过大城市做过事,是个见过世面并且体贴人的好丈夫。有一年,丈夫从上海回来特地为她带来一块香皂,她拿去给孩子们洗衣,穿在身上香喷喷的,让邻居们羡慕不已。冷奶奶44岁那年,怀上了满女儿乐云,丈夫经常将工地发的馒头省下来给她吃。“那时候天气冷,老倌子将糕点馒头夹在棉袄里给我带回家来!”老人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很留恋的样子。家里院门口那块菜地是老两口每天劳作的地方,夫妇俩种的菜长势很好,常常大把大把地送给四邻街坊。直到4年前,老伴儿去世,冷奶奶再也没去过菜地。她常常搬把椅子坐在门口看着菜地,若有所思地想着什么。
儿孙绕膝“天伦乐”
“这是谁呀?”满女儿乐云指着一张全家福上的小女孩问道,冷奶奶眯着眼看了一会,脱口而出道:“你想考我啵,咯是我的小重孙盈盈呢!”母女俩的一问一答惹得邻居们哈哈大笑。如今,老人在满女儿乐云家里安度晚年,她有9个孙儿,9个重孙。最大的重孙已上大学,最小的年满3岁。儿孙们说,冷奶奶能做一手好针线活,每次喜得孙儿,老人都会亲手为小孩缝制一套套漂亮的“娃娃衫”,她缝制的“虎头鞋”精美雅致,小孩穿在脚上特别神气可爱。100岁那年,她还能帮孙媳妇做“坛子菜”,后来,家人怕她累着,悄悄将空坛子都藏了起来。每逢过年过节吃团圆饭时,是冷奶奶最快乐的时候,家里满满两大桌,家人们簇拥着冷奶奶坐到中间,老人挨个打量晚辈们,似乎有聊不完的话,嘴巴笑得合不拢。平时,晚辈们从外面回来,总习惯先到冷奶奶的房间里“报到”,说是要向老祖宗请安呢。
喜食蔬菜爱看戏
一般而言,百岁老人都有长寿“秘笈”,冷奶奶的家人说,老人吃得很简单,她偏爱吃蔬菜,一天只吃两顿饭,习惯早睡早起,每晚不到9点就睡了。很多时候,女儿担心她营养不良,特地蒸一大钵粉蒸肉,冷奶奶只挑两筷子就不吃了。后来,改用桂圆肉汤,老人也只喝一点点。这天正值晚餐时间,冷奶奶坐在桌旁细嚼慢咽,桌上简简单单放着一碗蒸蛋、一碟蒸辣椒、一碟蔬菜、一碗黄瓜肉汤。吃完饭后,女儿递过一杯清茶,老人接过来坐在沙发上慢慢喝着,时不时桌旁细嚼慢咽,桌上简简单单放着一碗蒸蛋、一碟蒸辣椒、一碟蔬菜、一碗黄瓜肉汤。吃完饭后,女儿递过一杯清茶,老人接过来坐在沙发上慢慢喝着,时不时和前来串门的邻居聊着天。听家人介绍,冷奶奶特别爱看花鼓戏,桌上那一碟厚厚的花鼓戏“带子”,都是孙辈们特地为她买来的。看得高兴时,老人还会跟着哼唱一段。母亲节快到了,女儿乐云打算带母亲到附近公园走一走,她说,妈妈年纪越老她越舍不得,长达60多年的母女缘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