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几多情
14年前的一次意外受伤,导致他高位截瘫。妻子的不离不弃,精心照顾,让他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更让夫妻俩开心的是,两个孩子从小就懂事,如今大学毕业后,都有了一份稳定工作。生活开始展露出了笑脸,而他们心中更多的是感激……
这是一个阳光暖暖的下午。益阳市赫山区茂林廉租房小区,夏建连在自家一楼房子前搭上一块木板。然后折转身来,用轮椅推着丈夫周国贵,小心翼翼地从木板上滑下来。
照顾丈夫,她学会了坚强与忍耐
如果不是那次意外,他们的生活将是另一种样子。
那时,周国贵是一个建筑包工头,妻子在家里带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幸福美满。
1997年4月11日,周国贵遭遇一次车祸,造成胸六级脊椎神经损伤,导致高位截瘫,肚脐以下全部没了知觉。那年,她才33岁,两个孩子,大的13岁,小的11岁。
照顾丈夫的日子里,夏建连小心翼翼。那次,病友家人说了个笑话,她仅仅因为也笑了一下,就被人指责“丈夫都这个样子了,还笑得出来”。
这样的苦,她无法与人说,经常把自己关在病房洗手间里,哭个够。
出院后,她和丈夫借住在亲戚家里。日子重复而单调,每天洗衣做饭抹地,更多的时间就是护理丈夫了。每隔两个小时,她就给卧床的丈夫翻个身。她还学会了按摩,一天给丈夫按好几次。按摩是个力气活,一次下来,手指的每个关节都痛。
最让她头疼的是丈夫大小便都无法自理。往往刚帮他换洗干净,就又弄脏了。她总是二话不说,找来衣物再换一次。好好的人,变成这样,周国贵有时还发点脾气。她都忍着。
2002年,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坎。这年,周国贵经常解不出大便来,她用手指去掏。腐臭味直冲鼻孔,她呕得上气不接下气。因为房间狭窄,空气不流通,她竟然病毒感染,嘴巴都有点歪了。治疗了一段时间,情况才有所好转。
为丈夫,夏建连付出了很多。“已经有7个年头没回过娘家了,不是不想,可我实在放不得心啊。”到城里姊妹家走走,她都是吃餐饭就回,从不敢多耽搁。
孩子成才,那是父母最大的骄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些年,两个孩子成了母亲最好的帮手。放得学来,女儿忙着做饭,儿子陪父亲聊天。
孩子一天天长大,上高中了,学费就是笔不小的数目。女儿懂事,说,“妈,让弟弟念吧,我出去打份工,贴补家用。”
夏建连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女儿啊,读书是一条出路,妈再苦,也要让你读下去。”每学期开学前,是她最忧心的日子,她奔走在亲戚朋友之间,为孩子筹集学费。
日子艰难,10多年来,夏建连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身上穿的都是别人送给她的。
让夫妻俩开心的是,两个孩子都很听话,学习上不用操多少心。如今,都已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
前行路上,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岁月流转,当年那个水嫩嫩的小媳妇,如今已鬓生华发。对生活,她没有太多埋怨,更多地是感恩。“一路走来,我们遇到了那么多的好人,不知道如何去回报啊……”
周国贵借住亲戚家,房子住得高。想出去走走,她就站在阳台上,朝下面喊一声。正在院子里散步的人,就呼啦啦冲上来,帮她抬轮椅。
那时候,社区的人经常会来家里坐坐,看看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陪丈夫聊聊天,劝慰劝慰他。2009年年底,在社区努力下,他们搬进了新建的茂林廉租房小区,过了一个最最幸福的年。
逢年过节,有人要来看望慰问时,社区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家。今年春节前夕,市委书记马勇就来了。送上慰问金的同时,书记还握着周国贵的手说:“有困难尽管开口,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深情的话语,让夫妻俩泪流满面,连声说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