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家长学校是针对农村“隔代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日益突出的现象而创办的公益性质的教育机构。旨在通过对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四老”家长的素质,有效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安化县大福镇新桥“四老”家长学校于2007年6月5日正式挂牌成立,至今整整四个年头。学校建在村委会,成立了以马桃红为校长、黄利生为副校长的管理班子,每月初二开课。学校建立了学习、活动、谈心、考勤等制度,并因地制宜,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学校开课后,立即受到“四老”家长的热烈欢迎。一、明晰工作思路,找准有效载体2007年,村妇女主任对新桥村留守儿童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原新桥村1200多人,外出务工670多人,留守儿童64人。 留守儿童大都随“四老”一起生活。“四老”们不少体力差、精力差、能力差,在监护留守儿童时普遍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养育轻教育、重看管轻沟通的现象,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隐患重重。为此,他们决定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以创办“四老”家长学校为载体,整合资源,多策并举,让留守儿童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二、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实际效果针对农村“四老”家长这一特殊教育对象,村委一班人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力争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一是办学模式灵活。一般采用集中培训的形式,依托村委会、村远程教育中心、翔宇农家书屋、村小学及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村干部家庭,因人制宜,灵活办学。二是师资力量广泛。由学校教师、村干部,公安、司法、卫生、文化、关工委等有关人员,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四老”家长学校教师队伍,把教育孩子所需的各种知识传授给家长。同时,他们还聘请相关专家入村授课。三是教材内容科学。翔宇农家书屋藏书1800多册,选用《小学生家长读本》、《未成年人道德行为规范手册》等作教材。突出家庭教育、国情省情、公民道德、卫生保健、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生理心理、安全防范等,内容更有针对性,更加通俗易懂。四是教学方法多样。新桥远程教育中心多媒体教室设备齐全,采取集中授课、观看节目、知识竞答、春游秋游和亲子互动等形式。使“四老”家长乐于接受,乐于参加。还建立了留守孩子与父母联系制度,开通“亲情电话”,书写“亲子书信”,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与联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汇聚社会力量,实施关爱工程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新桥“四老”家长学校在村支两委的领导下,新桥联校、老年人协会、老科协、村团支部等联合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积极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帮护、社会呵护、法律保护、组织管理“五大关爱网络”,发动社会各界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2009年7月6日至11日,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社会实践服务团的31位同学走进该村,开展暑假三下乡活动。他们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了解农村教育问题以及农民生活现状,从百里之外的省城给山区留守儿童和学生带来了假日的愉快、丰富的知识和外面“精彩的世界”,给孩子们带来了新信息、新知识。 暑假来临,中小学生放假回到家中,压抑许久的压力终于获得释放,但他们的教育、安全却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使孩子度过一个快乐暑假,2009年8月,村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周波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翔宇农家书屋在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义务举办了一个学生暑假快乐培训班。开设普通话训练、唐诗赏析、安化人文、初中奥数、英语、电影赏析、暑假作业指导、计算机操作等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欢迎和好评。村民们都说:“孩子暑假有人辅导学习,不天天呆在家里看电视或跑到网吧上网,让我最担心的暑假孩子安全问题有了可靠保证,大学生村官真正好!”四、投入关爱呵护,收获喜悦幸福近年来,新桥“四老”家长学校以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的“四老”人员作为教育对象,充分发挥富有爱心、热心、责任心的教学队伍作用,整合多方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探索了一条多部门合作、关注隔代家庭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可行之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2009年,县老科协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会在该校召开,省、市、县老科协、关工委等领导莅临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2010年该校经验收被评为安化县示范家长学校。更可喜的是“四老”家长教学观念转变了留守孩子普遍进步了。留守儿童马令宇,父亲已逝,母亲常年在长沙打工,无人看管。上初中时,不仅白天泡在网吧,晚上也经常去上网,每年花费1200多元。马桃红老师得知情况后,经常找马令宇谈心,晚上到网吧将其劝回。经过苦口婆心的教育,马令宇改变了,不再去网吧上网。现在他在广东打工,每月只用200元,其余的钱都存了起来。陈登玉父母在深圳打工,他爷爷脾气非常暴躁,经常打骂他,陈登玉也是个犟脾气,有一次赌气三天没有吃饭。通过“四老”家长学校学习,爷孙俩都转变很大。爷爷不再骂人,陈登玉和和气气,放学后主动帮爷爷奶奶做事。实践证明,良好的家庭环境的营造和科学的家教手段的实施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具有奠基性作用,而且对其终身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有信心,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探索办好“四老”家长学校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办出自己的特色,为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勾勒出最完美绚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