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燕泉北路36岁的陆琼10年前不幸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完全坏死,不能弯曲,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开始了漫长的与病魔抗争的生活。母亲10多年来的悉心照料,和许多好心人的帮助,让她学会与病魔抗争,造就了她坚强而柔韧的个性。在爱的接力中,陆琼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行走,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命运多舛,病魔吞噬幸福家庭
陆琼是北湖区人,家中5兄妹,哥哥是下岗工人,3个姐姐和母亲都没有稳定收入。1996年,陆琼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小店,生活得有滋有味。1997年的一天,陆琼突然感到疲倦无力,手指不太灵活,关节出现轻微疼痛感。起初,她并没有太在意自己的病情,关节一疼就吃一些止痛药,生活一如既往。1998年,陆琼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她和在某单位工作的一名工程师结了婚,两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婚后的一年,陆琼的关节突然疼痛得历害,不能走动半步,到医院被诊断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后全身关节完全变形,此时的陆琼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丈夫带着她到市内各大医院就医,后又辗转到衡阳、长沙、沈阳等地治疗,中药、西药、草药都用过,却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自己的病情,陆琼和丈夫一直没有考虑要孩子,虽然丈夫处处关心体贴着自己,但经济上的窘迫和身体上的负累让她早已预料到这段婚姻不会长久。2001年,陆琼与丈夫协议离婚。离婚后,丈夫把房子留给了陆琼,这间60平方米的房子就剩下陆琼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提到自己的丈夫,泪水一下子充盈了她的眼眶,“我从来没有抱怨过我的丈夫,我知道他很无奈,一个正常人和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在一起,没办法生活,我不愿意拖累他。”离婚后的日子并不好受,身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折魔,让她心力憔悴。
母爱是一条静静流淌的生命河
到了2004年,陆琼全身的关节已经完全僵硬,不能弯曲,手脚严重变形,生活不能自理。医生建议她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费用需要好几万元。考虑到经济上的问题,陆琼决定放弃手术,一直靠吃药来维持。但长期服药,副作用很大,陆琼身体的内脏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脸上还出现了疤痕。
从此,陆琼上床下床,梳头洗脸,都由70多岁的母亲来做。好几年,陆琼的行动完全靠母亲来背。每天,她都会在母亲的搀扶下坐在阳台上望着外面自由自在的人,“我觉得眼前隔了一座大山,我不能下楼,到外面走一走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奢求。”陆琼抹着眼泪说,她甚至对生命充满了绝望。然而,年迈母亲的搀扶给了她活下来的勇气,虽然脚不能动了,但还有一双手,不能让它闲着。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学着帮别人绣十字绣,最高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上100元。庆幸的是,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陆琼渐渐恢复了行走。
大爱无限,风雨过后见彩虹
2006年,燕泉街道燕泉路社区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陆琼的情况后,主动走进她的生活,逢年过节上门嘘寒问暖,为她送来一些物资和她喜欢看的《家庭》《知音》等书籍,为她申办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还上门为她办理了城市居民医保申请手续,尽最大的努力帮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她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一些心地善良的人,打开了她精神世界的另一道生命之门。每周三社区的朋友会到陆琼家里来聚会,这时候陆琼家俨然成了一个开心乐园,像这样的聚会成了她最期待的一件事。社区的一些好心人还会慷慨解囊,热心资助陆琼。在陆琼家里的一个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许多好心人捐给陆琼的钱数,一位杨大姐每月都从仅有的500元工资中拿出50元资助她。这些好心人的帮助让陆琼更加坚强,“很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和一些好心人的帮助,是他们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希望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技能培训
如今陆琼已经渐渐恢复了行走,也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现在她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赚钱养活自己。2010年8月,为使残疾人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生存发展能力,北湖区残联组织该区的残疾人进行电脑培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陆琼积极参与后,对电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今年2月28日,她的亲朋好友共同出资帮她买回了一台电脑。如今,陆琼已经能使用五笔打出一些简单的字来。
陆琼告诉记者,她有很强的就业愿望,但由于自己行走不太方便,她只能呆在家里绣十字绣,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赚些手工钱,但是她很想多参加一些电脑培训班,希望能凭借这一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努力创造自己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