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金”叶终不悔——记慈利县烤烟办公室主任朱庆霖
作者:邓珍辉 汪洁      发布时间:2011-09-07 10:00:29

她,利落的短发、朴素的衣着、爽朗的话语、和蔼的笑容,时时让人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她就是慈利县政府办副主任、烟办主任——朱庆霖。十多年来,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在县直单位,她的工作都是和“烤烟”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因为她的辛劳和汗水换来了全县烤烟生产的累累硕果。目前,全县烤烟生产面积已增加到3.53万亩,烤烟产量增加到8.62万担,烤烟特产税增加到1316万元,全县烟农收入增加到6800万元,烟农亩平增收达718元。

扎根山乡孕金叶

2001年1月10日,朱庆霖受命担任该县偏远乡镇——高峰土家族乡的乡长,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报到的第一天,她的办公室就挤满了一群前来讨债的债主。这让她深深的意识到,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只有让乡财政“富”了,老百姓的口袋“鼓”了,才能让全乡的干部群众真正接纳她、认可她。由于该乡地处偏远山区,农业资源十分贫乏,发展经济并非易事。该乡原来仅有的烤烟支柱产业也因为几年前的烟叶政策调整变得很不景气。为了全面掌握全乡的实际情况和老百姓心中的真实想法,她带领工作人员下村入户,深入进行调查了解,仅1个月的时间,她跋山涉水走遍了该乡的25个行政村,走访了近千户农户,也认识到只有带领全乡干群致力于烤烟生产才是实现富乡富民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了激发老百姓的种烟积极性,她亲自挂帅和乡干部在双合村带头租种了60亩烤烟,还多次聘请专家给政府干部和村干部授课,讲解烤烟种植、培管、烤制等技术,当年就收到非常好的经济收益。在她的典型引路和现身做法的影响下,该乡干群抓烤烟生产的积极性大为高涨,不仅村干部带头种,广大老百姓也竞相种,呈现了全乡干群种烤烟的喜人局面。全乡烤烟生产一年一个台阶,种植面积由3500亩上升到7000亩,年产值由300万元上升到800万元,常德卷烟厂基地研究所也落户该乡,该乡一举成为闻名全市的烤烟生产大乡,每年分成的烤烟特产税达100多万元,烤烟也成为该乡广大农户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金叶满山富万家

由于朱庆霖在高峰乡发展烤烟取得的突出成绩,2006年,她被调到慈利县人民政府担任烤烟办主任,成了全县烤烟生产的“领头羊”。几年来,为了帮助全县烟农解决烟区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问题,她不辞辛劳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跑项目、筹资金,帮助15个乡(镇)50多个烤烟新村解决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难题。据统计,几年来,县烟办累计争取烟水工程建设投资达4550万元。其中,新修整水库塘坝110口,蓄水量达23.3万立方米;新修建渠道和管道181条、172.8公里,烟地灌溉面积达2.5万亩。新修和整修公路31条达35公里,为烟区2万多人解决了生产、生活难题。在她的艰辛努力下,全县的烤烟生产得到了质的飞跃,全县31个乡镇种植烤烟的乡镇达到了23个,涉及到208个村、964个村民小组,专业烟农达到3278户。

为了带领上万烟农走上一条发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身为县烟办主任的她经常深入基层,下村入户指导烟农的烤烟生产。从她的工作日志上可以看出,每年她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在基层调研、蹲点,深入剖析发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她先后在江垭镇、高峰土家族乡、广福桥镇兴办烤烟示范片,以点带面,助推全县烤烟生产。特别是在江垭镇原四方台村把国土整理开发和现代烟草农业开发有机结合,兴办了600亩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片,在全市首次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专业化运作、机械化生产、科学化技术指导、新型化烘烤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新模式。同时,她还在高峰土家族乡高山村试点,通过土地流转,积极开展烟叶生产专业村建设,使一个仅80户的小山村烤烟种植面积达到442亩,交售烟叶1336担,总收入105.6万元,烟农亩平收入达2389元,户平收入达12878元,人平增收1347元,成为了全县闻名的“烤烟村”。

为了提高科学兴烟水平、保证广大烟农利益,朱庆霖和烟办人员跑遍了全县各个烟区乡镇和130多个烟村宣讲科技兴烟技术,指导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措施落实,使全县烟叶做到了集约市场化专业育苗、适时大地移栽、地膜覆盖、揭膜培土等八个百分百。并同烟草部门配合,坚持低线收购烟叶措施。每逢烟叶收购开称时,她坚持到各个站点落实收购标准,使全县烟叶收购基本上杜绝了人情烟、面子烟、后门烟,做到了烟农、基层干部、烟草企业和上级四满意,形成了和谐稳定的烟叶收购市场。

痴迷金叶终不悔

为了全县的烤烟发展,朱庆霖可谓付出了太多,在同事和领导的眼中,她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对待工作她想得太多,也付出了太多,唯独对家人和自己,她却想得很少。2007年10月的一个晚上,她的母亲病重住院,急需人护理,但由于当时高峰土家族乡烟站发生收购纠纷,必须她亲自处理,于是她交代丈夫几句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这么多年来,她的节假日常常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家人的埋怨、同事的奚落曾令她暗自落泪伤心,但每每看到烟农们丰收喜悦的笑脸时,她心中便释然了。她说:“这辈子真的是和烟叶结下了难解之缘,只要几天闻不到烟叶的清香,心中便觉得堵得慌。”

这些年来,作为一个妻子,她感觉心里愧疚。作为一个母亲,她更有太多的遗憾。“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和妻子,我欠家人的真是太多了,但是当看到全县烤烟生产快速发展起来时,我觉得我的一切付出,很值。”朱庆霖感慨地说。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