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称道的“女法官”——记澧县双龙乡司法所所长张雪琴优秀事迹
作者:澧县双龙乡妇联      发布时间:2011-09-01 16:38:52

高挑的个头,俊俏的摸样,鼻梁上架着眼睛,说话干脆利落,走路风风火火,一副精明干练的形象。她就是澧县双龙乡司法所所长张雪琴,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女法官”。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她,在外打拼多年,主要从事房地产的管理和销售工作,事业小有成就,曾经将别墅卖到了演艺界的大牌明星。2008年怀着服务家乡,报效桑梓的美好愿望,毅然放弃红火的事业,回到家乡,报考公务员,以优异成绩被录为司法警察,分配到澧县双龙乡司法所担任所长。 

 多方筹资建阵地  

08年以前的双龙乡司法所,寄住在原税务所废弃的房子办公,由于管理体制和资金缺乏的双重原因,房子多年没有维修,破旧不堪,既不遮风,也不避雨,司法人员也是5年换了三个,走马上任的张雪琴第一把火就是建好阵地。当她打听到国家有项目资金修建乡司法所的消息后,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日夜谋划如何争取建所项目。她曾经十多次向县局领导汇报,陈述现状和困难。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县领导答应优先考虑,但条件是必须要筹齐十多万元配套资金。十多万元对于一个乡司法所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为了争取项目落户,她向县局立下军令状,一个月之内筹齐配套资金。8月份开工,10月份建成。回乡后,她一方面向乡党委政府汇报,争取乡里的重视和支持;一方面动用所有的社会关系筹措建所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县局和乡党委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六间200多平米的标准司法所拔地而起。在施工过程中,她即当质检员,又当施工员,为了节省小工工资,搬砖调灰她亲自动手,建筑材料她亲自把关。三个多月时间,她吃住在工地,没有回过城关的家。

 苦口婆心巧调解      

双龙乡地处湘鄂边界,社情民意比较复杂,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三年多来,经她调解的矛盾纠纷达一百多起,卷宗装满了两大柜,没有一起进入诉讼程序,全部达成调解协议,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她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特点,确立自己不同的调解原则。对于婚姻纠纷,她的原则是劝和不劝离。按照规定,代理一桩婚姻官司和调处一起离婚案件,她可以收取成百上千的案件代理费和调解费,但她为了当事人家庭的稳定,为了社会的和谐,严守职业道德,不为蝇头小利动摇自己的人生信条。三年来共接手婚姻纠纷案件13起,只有一起通过协商解除婚姻关系,其余12起经过她的苦苦相劝都握手言和、破镜重圆,保住了12个家庭的圆满。对于邻里纠纷她的调解原则是,得理也要饶人。邻里纠纷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小事不能小看,处理不及时会矛盾升级。她每接手一桩案子,都做到当天接手,当天介入,先稳住双方,再慢调解,用真情打动人,用道理说服人。曾家村村民赵启军,是一个皂市移民户,当地村民为了让他尽快融入当地,给了他很多方便和帮助,但他自恃是移民,今天挖东家的田界,明天又砍西家的树木,麻烦不断,乡亲们经常投诉。按理说,道理都在一边,全是赵启军的不对。张所长在严厉批评教育赵启军的同时,耐心做当地群众工作,赵启军是远乡人,背井离乡来我们这里也不容易,请大家让着点。还多方协调,为赵启军解决实际困难,为他家三口落实了低保待遇,解决了1000斤大米。张所长入情入理的话语,打动了乡亲们的心,也感动了赵启军,他主动给乡亲们认了错,从此和大家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调解边界纠纷,她的原则是以和为贵。

   形式多样抓普法  

法律的宣传和普及,是乡镇司法所的首要职责。三年多来,张雪琴做到人在哪里,法律知识就宣传到哪里。她以乡司法所为阵地,采取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每年都在街道开展两到三次法律宣讲活动,从不间断。去年5月29日,湖南省第三届钓鱼锦标赛在该乡大美家园举行,周边有两万多群众观看,她在协助维持好现场秩序的同时,不忘法律宣传,三天时间发放普法宣传资料一万多份。三年来为乡中心组成员上法制宣传课六堂,平均每年两堂,中心组成员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培训村级调解人员120人次,提高了基层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每年一度的司法考试,张雪琴把它当作普及基层干部法律知识的大事来抓,从考场的安排,参考人员的组织,试卷的评卷样样亲自动手,连续三年考试率都达100%,受到县普法领导小组的表扬。每次考试过后,她都要自己做一份标准答案,发给每个参考人员学习对照,让每一位基层干部在无形之中丰富了自己的法律知识。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