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响莲,女,1964年4月出生,大专,中共党员,湖南娄底响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娄底市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会长。
一提到“陈响莲”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全国爱心大使、慈善家,而且还是一个带领全市农村共同致富的好共产党员、好董事长。多年来,她在政治理论学习、帮扶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积极地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赢得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1989年,陈响莲涉足煤矿实业,在她的精心经营下,事业不断壮大,现拥有多家公司、煤矿、加工厂。陈响莲致富不忘报国,她的公司为当地解决劳动力就业2870余人,其中下岗职工1230余人,残疾人100余人。陈响莲所获各种荣誉褒奖不胜枚举,先后荣获冷水江市有“扶贫帮困先进个人”、“爱心助残明星”、“三八红旗手”、“爱心人士”; 荣获娄底有“市光彩事业先进人物”、“市十大经济新闻人物”、“市十大爱心慈善家”、“市女性品牌十大新闻人物”、“市女大学生创业导师”、“市劳动模范”;荣膺湖南省“省著名企业家”、“省光彩事业先进人物”、“省慈善家”、“省关爱女孩行动十大新闻人物”、“省富民强省新闻人物”、“省十大农业经纪创业模范”、“赴川抗震救灾先进人物”; 荣膺中国“全国‘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全国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佳爱心大使”、“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十大新闻人物”、“2009建国60周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等诸多殊荣。在2010年6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及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陈响莲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陈响莲,在任响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期间,她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她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深化新农村经济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带头致富的基础上,积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使全村走上了一条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也成为冷水江市农村发展经济的一颗闪耀的名星。截止2010年,响莲实业固定资产已达到5700万元,年收入过1亿元。
一、立誓要做女强人 陈响莲出生在冷水江市梓龙乡杨桥村一个贫困家庭,在家里排行老大,家里大大小小共有9人,全靠父亲在煤矿工作的每月40多元工资糊口,早餐吃点面粉粑,中餐喝点稀饭,每天好不容易等到晚上才能等到一碗红薯饭。这样的生活本够艰难的了,可屋漏偏遭连夜雨,在这节骨眼上,父亲不幸辞世,这一年陈响莲正好17岁,最小的弟弟仅1岁。面对家徒四壁的困境,陈响莲没有畏缩,与小她2岁的妹妹辍学挑起家庭重担,自己在煤矿当充电工,妹妹在煤矿捡矸石,两姐妹起早贪黑,一月挣30多元,一家老小天天以擂茶炒麦粉为食。有一次小弟病了,天天尿床且头晕,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病因是缺乏营养,只要弄一升米擂成浆,再弄点油煎两张饼吃就可以了。陈响莲背着弟弟回家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抱着小弟泪如雨下。母亲思量良久,然后要陈响莲去一个离她家不远的亲戚家借升米给弟弟来擂米浆。陈响莲刚把来意说给亲戚听,不仅没有借到米,反而遭亲戚的一顿白眼和奚落。母亲和妹妹听后大哭一场,可陈响莲没有哭,和妹妹咬紧牙关加班加点干,为弟弟买回了一升米。陈响莲遭白眼那一晚,彻夜未眠,也就是这顿白眼,刺激了陈响莲要创业至富的强烈欲望,发誓要做一个响当当的女强人。
二、致富路上带乡邻陈响莲的实体从地下煤矿再转到地面农业开发——葛根种植与加工,公司一天比一天壮大。自己富了,她觉得不能忘记那些贫困户,于是响莲公司遵循党中央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方针,坚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参与“民企联村联户,共同发展”活动,搞好村企对接,带动贫困农民致富。在冷水江市农村实施了5000亩葛根种植基地建设,外联怀化1000余亩等种植基地,共计15个基地6000余亩,其中包括冷水江市梓龙乡杨桥村、光彩事业农场,岩口镇金星村、金莲村,毛易镇毛易村,禾青镇禾青村,同兴乡,渣渡镇,还有涟源市、双峰县和怀化市中方县的袁高农业公司等,共解决了贫困户1000余个,带动了3000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爱心故事洒遍人间陈响莲致富不忘社会,她的爱心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响妈妈”、“响大姐”。康文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怀在娘胎里几个月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生下她后刚一月就改嫁了。爷爷奶奶把她带大,但爷爷双眼失明,奶奶没有能力供她读书。陈响莲看在眼里记得心里,从1996年起每月拿出500元资助康文爷爷奶奶生活费用,直到2007年他们去世。响妈妈送康文读了几年后,几个个体老板争着要供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念书。响妈妈便把她“转让”给了一个体老板。快小学毕业时,响妈妈打电话给康文,问她学习情况怎么样,没想到康文哭着说她没有读书了,那几个老板都说效益不好没有送她了。响妈妈安慰康文说:“我现在就过来送你去读书!”自此,响妈妈一直供康文读书,现在康文在上海华东大学读书。陈栋的身世也非常不幸:6岁的时候因父亲患癌症丧失劳动能力,母亲无法忍受家庭的压力而离家出走,一去杏无音讯。重病的父亲一边与癌症抗争一边行乞供陈栋读书。到陈栋读初一的时候,父亲实在难以坚持了,找到陈响莲,跪在她面前把陈栋的未来都托负给她。陈响莲二话没说就接过了抚养陈栋责任,同时还每月供丧失劳动能力的陈栋父亲200元生活费。从初中到高中,一直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陈栋无微不至地关怀。2006年,陈栋不负响妈妈重望,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 李仲春在5岁时父亲患重病,家里靠母亲撑持,非常贫困。他和妹妹没有床睡,家里堆谷子的柜子就是他们的床。热天睡在柜子盖子上面,冷天就睡在柜子里面,把盖子盖上保暖。陈响莲在李仲春家里看了此情此景后,心疼地流下了眼泪,对李仲春的母亲说:“你就把孩子交给我吧!”李仲春的母亲千恩万谢。从那一天起,陈响莲就开始全面照顾李仲春,还经常给李仲春家里送钱、送煤,送衣服,送过年物资。在响妈妈的热心照料下,李仲春的成绩提高很快,这个争气的孩子2005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现在正在读博。李仲春考上清华大学后,利用勤工俭学的收入资助贫困同学,以他的事迹为蓝本的电影《仲春》目前正在后期制作,即将上映。该电影宏扬了爱心传递、接力不断的理念,也是对陈响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种肯定。2008年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后,“爱心妈妈”陈响莲不仅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还时刻关注着四川受灾群众的生活,当她得知灾区许多孩子的父母都不幸遇难,毫无经济来源的孩子们继续学业面临困难时她夜不能寐,满脑子都是孩子们那祈盼上学的目光,爱心强烈地再一次在陈响莲的心底里跳动。她坐不住了,6月20日她顾不上家人反对,坐上火车一路颠簸赶到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要求免费为学生提供资助,包括他们上学的所有生活费和学费,直到安排他们工作为止。陈响莲的诚心和她以往的义举深深地打动了当地政府,也得到了四川有关部门及德阳市教育局的认可以及孩子们的信任。陈响莲原本打算带20名孩子回来,但在灾区的几天,孩子们那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她。她狠下心来一口气带回了52名,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安定的家。2001年在冷水江市周头湖度假村举办的慈善拍卖会上,陈响莲拿出50万元捐献给梓龙乡所有残疾贫困乡亲们。在2008年冰灾期间陈响莲捐物捐款5万元。从2008年开始每年拿出60万元用于安排四川绵竹地震孤儿的生活与学习......
陈响莲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苦人们感受党的温暖,她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群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