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衡阳市坚持党建带妇建,通过构建网络、搭建平台、递进培养等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妇女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常宁市庙前镇庙前村通过扎实做好妇女工作,以创先争优精神肩负起山村的希望。
在妇女工作中创先争优,做致富的领头雁
这里并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也没有便利的交通优势,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庙前村一点都不过份。村里在家的女性劳动力又占多数,如何带领妇女群众发家致富,成了庙前村两委干部心头最沉重的一桩心事。
经过调查和思考,庙前村女支部书记贺秋香决定:自己带头干!贺秋香从市委组织部的衡阳党建网远程培训上查资料,请教技术人员,率先在本村种植烤烟30亩,后来发展到100亩,自己的三层小楼也拔地而起。“自己不会富,不能当干部,只顾自己富,不是好干部。”同村的刘志红发展缺资金,贺秋香帮助她办理担保小额贷款10万元,发展大棚蔬菜30亩,年收入将近15万元。类似的情况,只要有需要,贺秋香都随喊随去,随叫随到。
为了进一步拓展全村姐妹们的致富路,贺秋香带领她们到种养殖发展较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引导大家走科技致富之路。全村近年来又发展烤烟300亩,油茶山200亩,果园150亩,发展小型企业2家,老百姓年人均增收3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为了更好地打开致富大门,村两委干部还带领村民义务投劳投工60多个,筹集资金6万多元,共同努力修通了水泥路。
在妇女工作中创先争优,做群众的好帮手
村里93岁高龄的五保老人李元,体弱多病,住在敬老院。去年10月老人突然生病,行动极为不便。得知情况后,贺秋香组织村妇代会成员轮流照顾,自己也不厌其烦地陪护着。老人眼睛不好,怕强光,她们便给老人做了好几条手帕当眼罩,让老人可以好好休息。老人治病的一个月期间,村妇代会成员轮流精心照料,为其熬药、送饭,还为老人洗脚、擦澡,清洗便盆。她们用自己充满爱心的小举动填满空巢,为小山村营造出一份和谐友爱的氛围。
除了帮助五保老人,贺秋香还组织村妇代会成员资助了14名贫困学生,并为30名留守儿童架起了爱心桥梁,担任他们的代理家长,帮学习、帮教育、帮解困、帮管理,营造让“外出打工的家长放心,在家儿童开心”的良好氛围。逢年过节时她们又走进敬老院慰问孤儿和五保老人,走进特困家庭看望妇女和儿童,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节日的祝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妇女儿童及老人的心坎上。
在妇女工作中创先争优,做邻里的调解员
在今年抗旱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石马村与庙前村引水灌溉发生纠纷,贺秋香得知情况后,及时赶到现场,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进行劝说阻止,承诺两天内将这件事情进行解决。接下来,她一边找石马村支部书记、村民组长、村民代表进行协商,一边给本村村民做思想工作。在贺秋香的耐心和诚心下,两村的引水灌溉问题解决了,庙前村200亩水田全部有水灌溉,喜获丰收。
2011年3月, 为了及时解决一户人家的家庭矛盾, 贺秋香在他们家呆了两天,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经过反复调解,终于让他们和好如初了。当地老百姓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贺秋香在,有妇女干部在,他们心里就踏实。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乡亲们也被贺秋香和其他妇女干部的真情真意感动着,村里不和家庭重归于好,反目婆媳和好如初,背脸妯娌亲如姐妹,纠纷矛盾逐渐减少。
在妇女工作中创先争优,做妇女的知心人
农民生活逐渐富有了,心灵的富有更重要。为了满足农村妇女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贺秋香和身为教师的丈夫主动当起了村图书室的图书管理员,把原有图书精心分类,积极募集课外读本,并向村民推荐好书、指导学习的方法。图书室开放以来,每月借出的图书达200多本,成了名副其实的 “知识乐园”。
为了帮助贫困家庭走向新生活,贺秋香组织村妇代会开展联手共建,结对帮扶活动。村干部与困难党员、较富裕的党员与家庭困难妇女、致富能手与贫困女村民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时刻关注困难妇女的生活状况,及时为她们提供各类有用信息,给予她们适当的物质扶助及生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