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母亲,一名妻子,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普通而平凡,每天都在这三个位置转来转去。但不管处于何种角色,“不求最好,唯愿更好”是我的座右铭。我相信爱,懂得爱的力量,时时享受爱,也时刻播撒着爱。
爱孩子——顺其自然
我的孩子龙逸尘,今年12岁,在三完小上六年级。最让我自豪的就是我是龙逸尘的妈妈。记得有一次到朋友家玩,恰巧三完小的几个老师和领导也在,除了儿子的班主任,其他的均不认识。吃饭时,有位领导问:“你在哪工作?我好像见了你很多次。”这时,儿子的班主任回答说:“她就是我们班龙逸尘的妈妈!”原来,儿子长得特别像我,儿子的照片经常挂被在学校的光荣橱窗中,儿子经常从那位领导的手中接过奖状。难怪他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其实我的孩子很普通,相貌平平,智商一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只因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一直采取顺其自然的方法。
像所有的家长那样,我也曾对孩子的未来作过很多的设想,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也曾想方设法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乒乓球、羽毛球、绘画;但最终都放弃了,原因只有一个:孩子不喜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不爱,家长再努力也枉然。孩子喜欢阅读。只要是到过我家的人就会发现,少儿读物特别多:《科学痴迷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少年百科全书》、《名人传》、《兵器百科》、《快乐星球》、《时文选粹》、《哈利;波特》全套;有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说是应有尽有。为了满足他的阅读欲,每到星期天,我都会带他去书店看书、买书;每次到外旅游,我都会抽一个下午的时间带儿子逛当地的书店;在外的家人,每次回家,我都会叮嘱他们给儿子带书刊;孩子爱读书,可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书店,图书馆,二中的阅朗室,希望书社,都是他流连忘返的好地方。每天晚上睡觉前,总得带上一本书到床上看,如果你不催,不替他熄灯,他可以看到12点。每逢星期六,星期日,别的孩子忙于上网,忙于玩乐,但他却忙于读书。这两天,他都会带上一瓶水,早早地来到二中的学生阅朗室,安安静静地看书,一呆就是一上午,一下午。管阅朗室的老师,还有到阅朗室上课的老师都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你的孩子真自觉,看书真认真。你平时是怎么教育的?”
孩子对学习也很认真。作业不完成,就睡不着觉。有一次到他外婆家睡,熄灯后,他仍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到十点钟。过了一会,儿子突然坐起来说:“外婆,原来我还有一道题没做!”马上起来做好,才又上床睡觉。
儿子个子不高,却特别喜欢篮球,为此,篮球买了一个又一个;格外喜欢NBA,所以有关NBA的篮球杂志每期必买。美国NBA各队的球星是如数家珍,甚至很多球星的个人资料也了如指掌。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总免不了出格、犯错误,作为家长,爱孩子可以,但决不能溺爱,于是,我教孩子做家务:做饭,洗碗,洗衣服,一点一点,手把手地教;我教孩子做人: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乐于助人,一次一次,言传身教;孩子犯错误时,教育他,帮助他:讲故事,说道理,一句一句,耐心细致;
作为母亲,我很爱自己的孩子,因为爱,所以尽可能地让孩子快乐;也因为爱,所以要对孩子的成长付出;也因为爱,所以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小学六年,孩子每学期均被评为“三好学生”,同时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过县举行的朗读比赛三等奖,县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
爱家庭——负重前行
因为爱,我同丈夫相依相恋;因为爱,我与丈夫相扶相持。
丈夫也是一名教师,在学校担任年级组长,又教了高三三个班的物理,周课时多达十五节,工作繁忙。我积极支持他的工作,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
十几年来,我们的生活平静而安宁,日子过得单纯而快乐。我们清贫,无钱无权;我们富有,有家有爱。
原本以为,生活会一如既往的平静;原本以为,家庭会一如既往的安宁。可没想到,2004年的一天,这种平静永远地被打破了:孩子的爷爷被确诊为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听到这个消息的刹那,我傻眼了,惊呆了。尿毒症,透析,这意味着花钱,花大把大把的钱!有钱才有命。可钱在哪!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能就此让他放弃生命?不,决不能!东拼西凑,送老人住院治疗,郴州,长沙,都有去治过,一天的花费就是上千元。钱如同流水,一次又一次地注入医院。好不容易,病情稳定,只得回家接受透析治疗,但每个月的治疗费仍需近7千元。不幸中的万幸,公公是教师,公费医疗可报一部分,但自己仍需负担一半。
几个月下来,人,精疲力竭;钱 ,一干二净。正如有人所说:“富裕和贫穷只隔着重病这一层薄纸”,“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更何况原本就不富裕的我们。
接下来本以为可稍微松口气,可“祸不单行”。2005年的一天,又一个晴天霹雳从天而降:婆婆因为操劳过度,经常拉血,人瘦得不成样子,到医院一查——直肠癌!要想保住性命,就得马上动手术!光手术费就得三万元!婆婆是农村妇女,所有的医疗费得由自己承担。公公的病,早已让家里一贫如洗,到哪去弄几万元的手术费!婆婆知道自己的病情,同时也明白家里的经济状况,心酸而无奈地对我们说:“反正是癌,治不好,过一天算一天吧。”可我想老人一辈子不容易,辛苦操劳,作为儿女,怎能见死不救!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得去治,哪怕是把房子卖了!于是,到处借钱,亲戚那,朋友那,这个一千,那里二千;
在婆婆住院动手术的那一段日子里,我与丈夫轮流到医院陪护,端茶送水,喂饭喂药,接屎接尿;白天苦不说,甚至夜里都不敢合眼,生怕一不留神,就出意外。本来有失眠的我,那段时间却连站着都能睡着。婆婆逢人就夸:“还是儿媳好,我们一家,多亏了这个媳妇!”
一年的时间,我们像老了十岁,原本了了无几的白发,竟如雨后春笋般疯现。我算明白了,白毛女为何一夜间青丝会全变白!
苍天有眼,由于治疗及时,照顾、调养得当,公公婆婆的病情几年来一直较稳定。但治疗费用每月仍需数千元。而今,看着两位老人的笑脸,负债累累的我们也跟着开心,虽然是含着眼泪。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人到中年》这部电影,影片的主人公陆文夫让我记忆犹新:每日奔波忙碌,忙家庭,忙工作;照顾老人,照顾孩子;如一只连轴转的陀螺。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怎么有那么多的事要做,就不会不去理它,歇歇吗?现在,我才有了亲身的体会——不能歇呀!
作为妻子,我很爱我的家庭。因为爱,所以我希望家庭和谐、幸福;也因为爱,所以我愿意付出,愿意用瘦弱的肩膀担负重任,愿意用并不高大的身躯为家人撑起一片蓝天。
爱教育——自强不息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的平凡,像沙堆中的一粒沙,丝毫不引人注目,但我总想,哪怕是一粒沙也有它自身的价值,也该让它展示自己的光彩。1988年,我从宁远师范毕业,18岁的我就此走上了三尺讲台。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做一名教师是我从小的理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近20年来努力的方向。
做好教师,得知识丰富,得从多方面提升自己人的素质,如文化底蕴。因此,从师范毕业后,我就开始了自学,且主动报名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由于是自学,没老师辅导,遇到疑难问题只能自己琢磨琢磨再琢磨;也因为是自学,我得比一般的函授多花几倍的时间。可以说,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自学上,不管是春暖花开,夏日炎炎,还是秋高气爽,冬雪皑皑。从书中,我了解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苟得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是书本,让我感悟到了“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微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彷徨;“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朦胧;“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慨叹;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先后取得了自学专科、本科的文凭,从多方面武装了自己的头脑,开阔了自己人的眼界。如今从教已近二十个春秋,工作岗位也不断变换,由先前的小学,到而后的初中,再到现在的高中,身分也有了较大的转换,由先前的小学教师,到而后的初中教师,再到现在的高中教师。这一个个的脚印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做好教师,还得有教育智慧。怎样得到呢?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多读书。为此,我找来了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界“三老”的专著;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等外国教育家的专著。默默无闻地思考着,探寻着,并把它们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近几年来,有十多篇论文获奖,如:《学语文,让“勤”作主》获全国二等奖,《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获全国三等奖,《浅谈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获市二等奖,《学习课文,增强环保意识》获市三等奖,《〈陌上桑〉表现人物的几种方法》获县二等奖等。
在县中学语文电教优质课竞赛中获二等奖,多次在县教育工会举行的演讲比赛中获奖。
指导成林媛写的作文《解放鞋哟》获市初中组一等奖,陈裕坚作文《三人行》获省二等奖,李群利 、彭俊凯的影评分别获县高中初中组三等奖等。
做好教师,得任劳任怨。到二中已近十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任务较重,特别是本期,由于同组有位老师请产假,课务安排不过来,当教务处的领导提出让我再承担一个班的语文时,虽然知道任务更重,工作会更辛苦,但还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现在,每周的课时已达十八节,作为高中教师,这么多的周课时是很少见的。有时,一天下来,连饭都不想吃。但我想,只要能为学生服务,苦点、累点算得了什么!
作为教师,我爱自己的学生,。因为爱,所以我要做到给他们上好每一堂课,让他们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也因为爱,我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