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人梯终不悔,愿化春泥永护花——记澧县澧南镇中学龚艳艳老师优秀事迹
作者:澧县妇联 谭月      发布时间:2011-08-09 16:15:17

 龚艳艳,女,小学一级教师,一九九九年八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任澧南镇中学栗木小学教导主任。这位在教育线奋斗了近十年的青年教师有着执着的追求:甘为“人梯”,愿化“春泥”。她心怀祖国、呕心沥血、忘我奉献;她身体力行、循循善诱、启迪熏陶;她尽职尽责、辛勤耕耘、塑造栋梁。在澧南镇教育战线上她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敢于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师生的好评,社会的赞誉。

她曾四次被评为镇“先进教师”,在近五年的年度考核中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多次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她参与“十一五”省级课题研究,多堂实验课在全镇第一,被评为省级课题“优秀实验教师”。她每年度累计上学校公开课近十余次,先后参加县级教学比武五次,分获二、三等奖。她还参加了省“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省实验教材培训,多次外出学习后在教师中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后有《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四篇教育教研论文在《湖南工人日报》上发表并在省“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中获得一、二等奖,市县两级获奖并发表的论文有近二十余篇。她还辅导学生在县级刊物《湘澧新声》中发表诗作达三十余篇。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奉献自我。

一、提高素质,强化思想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龚艳艳同志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虽然走出校园就获得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学历,但她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克服困难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习,并于2009年7月完成学业,获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工作以来,她还参加了信息技术的高级培训,自学课件制作,力求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加以推广。她一直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力求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她坚持为人师表,工作中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坚决做到“关爱学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二、改革创新,彰显活力

龚艳艳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如一地坚持“做一个让学生敬佩和喜爱的教师,做一个让自己都欣赏的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她被派往长沙参加实验教材的教法培训,回到学校后多次上研讨课、示范课,并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的好评。在市里参加低年级口语交际课程培训后,她所执教的《保护有益的小动物》一课,教师教学手段新颖,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好,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认可,并在全镇推广。在随后的镇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她的说课获得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她经常和教研室的专家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探讨自身教学中还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她主张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反思”,写“反思”日记。学完《兔子和狼》一课,有学生这样感慨:因为不思进取,高高在上的“强者”变成毫无还击之力的“弱者”,多么可悲!这是多么精辟的感言啊!在教学中,她还注重营造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情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创新细胞。教材中涉及到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她就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有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在教老舍先生的《养花》一文的时候,她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在家养一盆自己喜欢的花,体会养花的酸甜苦辣。一个月后的课堂上,学生们津津有味的融入课文中,在体会作者心情的同时,各抒己见,还纷纷把自己畅谈的体会撰写成文,像是在争当班级的“小老舍”呢!由于她的坚持努力,在继承中求创新,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期末考试,她所教学科的班级成绩总在全镇第一。她为澧南镇中学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

三、默默奉献,润物无声

“越艰苦的地方越能锻造人的意志,越能燃放出生命的火花。”这个信念支撑她深深扎根在农村小学的教育岗位上。为此,她总是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教学。2006年上学期,她在中学小学部教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临近期末,一天早晨,天黑乎乎的,下着小雨,她骑着电动车出了门,赶在学生到校之前做好早辅导安排。那时滟洲大桥正在维修,到学校必须过河,天雨路面泥泞,下坡时车胎打滑,从六米多高的斜坡上冲下来,她被狠狠地甩在河滩上。神智不清的她把电动车丢在一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右脸全是泥沙,径自走上轮船,一心想着赶到学校进行早辅导。幸亏在轮船上的同事发现了她,在同事的坚持下她被送往医院。途中她因为体力不支陷入昏迷,在做了CT扫描后才得知自己摔致轻微的脑震荡,半边脸上还留有很深的伤痕,医生劝她住院治疗。现在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刻,她在医院是一刻也呆不住的啊!她坚持清理完伤口就回到学校继续给学生上课,直到一星期后期末考试结束,学生们感动得热泪盈眶。2008年她因胆总管结石手术住院,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她就回到工作岗位;三岁的女儿高烧到40度需要住院治疗,她让父母代为照看,到周末才去看望孩子;与丈夫长期分居两地,她从未耽误上班时间请假探亲......她默默的付出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逢年过节,她总会收到学生祝福的贺卡。她的办公桌上常有学生偷偷送的桔子、花生、红薯.......这些都是学生们对她的“至尊回报”啊!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这是她阅读过的文章里让她感受深刻的一句话。她时刻用它来鞭策自己。几年来,她在全镇的四所学校都工作过。在中心小学担任班主任期间,她总是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杜国庆是一个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孩子。母亲因为他先天畸形的大脑袋离家出走,父亲从此长期流浪在外。七十岁的祖母对他无法管教。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班主任龚老师首先教育他不要自卑,帮助他找到自身的长处——在家勤劳,做事踏实,适时诱导他把这种美德用在学习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总评杜国庆被评为班级“进步最快的学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她所带的班级一直都是学校的优秀班集体。她现在所在的栗木小学是我镇比较偏远的一所学校,这里有教职员工12名,学生200多人。这是澧南镇唯一一所还未新建的学校。学校的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均被鉴定为“危楼”。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仅有的教学用具只是小黑板和录音机。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她没有退缩,新的岗位给了她新的挑战。她大胆、扎实的工作,做校长得力的左膀右臂,做教师和学生们的“勤务兵”。她带头上好学校的每一堂研讨课,带动各教研组展开活动;她在学生中率先开展“十星学生”、“十佳学生”评选活动,通过每周、每月、每期分组评、班评、校评的形式,激励学生开展“争星”“创佳”活动,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作为教代会的一名成员,她还注重了解学校女教师的疾苦、愿望,倾听女教师的呼声,帮助解决女教师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学校工作中她是一条“连心”的纽带。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是龚艳艳同志一生的追求。成绩也好,荣誉也罢,它们只能代表过去,它们将是她前进的动力,她将永远以激情如火的姿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为了一生无悔的教育事业,她甘为人梯终不悔,愿化春泥永护花。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