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23 日上午11 点,永兴县湘阴渡镇张家岭小学二楼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十来个志愿者围坐在一起进行着一场总结会,这天,是他们启程回家的日子。两个星期前,他们第一次带着许许多多好心人捐赠的图书,踏进永兴湘阴渡张家岭小学和碧塘中心完小,为这两所乡村小校的孩子带来知识与快乐,点亮他们的
学校里来了一群“小老师”
7 月10 日一大早,张家岭小学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看起来年龄也不大,亲切可人。这里的孩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们,早就听说这些哥哥姐姐是从郴州城里来的,带了好多好看的书,要在学校里住两个星期,陪他们读书做游戏。
这群“客人”来自福城志愿者协会,共15人,其中10人是大学生志愿者,都是郴州师范学校的学生,只有十七八岁。另外五个成人志愿者当中有教师。他们此行带着社会上众多爱心人士捐赠的5000 余册图书,来到乡下,让这里的孩子能读到平日里读不到的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最重要的,是带给他们温暖与爱。这也是福城志愿者协会“春苗书屋2011 暑期乡村行”活动的第一站。
两个星期,多有不舍
陈丹是这群志愿者中的一员,郴州师范学生,她告诉记者,此行之前她做足了准备,和同行的兄弟姐妹一样,这是她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进课堂,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再加上之前课堂里学到的基本知识,大家早已对自己信心满满。
可是真正走进张家岭小学后,困难还是接踵而至。
在陈丹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他们的临时住所,教学楼里的一间大办公室就是他们的卧室———几张桌子拼起来摆成一排,再往桌面上铺上席子,这就是大家的床了,床的对面放着码得整整齐齐的带给孩子们的课外书;办公室对面就是灶堂,每天吃得最多的就是乡下常见的南瓜、冬瓜和土豆,教育设备简;相对这些,最艰苦的还是每天早上四十分钟的路程。这次下乡活动一共开设了两个教学点,除了张家岭小学外,另一处设在邻村的碧塘乡中心完小,但是两所学校之间交通并不通畅,大部分路程要靠行走,于是,每天早上40分钟的晨练就成了“小老师”们的必修课,但教孩子们读书的热情依然没有被磨灭,他们乐于为了那一张张渴望知识的小脸流些汗水。两个星期过去了,志愿者们每天都带领着这些孩子读书、写字、做游戏,乡下孩子的朴实、真挚、善良和对知识的渴望让每个志愿者心头都暖暖的,却又夹杂着些许说不清的滋味。他们知道,地域的大或小、远或近,都隔不开孩子们求知的心,必须要有人愿意为他们付出。
乡村孩子们的愿望
其实,在我市境内还有许多偏远的乡村学校,交通、经济相对落后、贫穷,教育资源缺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有许多偏僻的乡村学校除规定的教科书、教辅书外,几乎没有课外书,甚至有许多农村孩子从来没有过一本自己的课外书,想要体验阅读的快乐,很难。
在这次跟踪采访中,“春苗书屋2011 暑期乡村行”活动的负责人跟记者谈到,这样简单的施予、捐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学校及农村孩子的困难,但却是我们最直接地帮助他们的方式。城市中的少年儿童有着丰富的阅读资源,也有着大量的闲置书籍,可以帮助乡村学生获取新知识,也能最真实地表达温暖与爱,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支持乡村教育事业。
在临离开张家岭小学时,同学们送给志愿者一沓小纸条,写着对志愿者的不舍与自己的愿望,满载着温馨,令人动容。但要结束的终究要结束,我们的公益事业还在行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