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诠释道德的女人
郑尤清,女,36岁,共产党员,资兴市鲤鱼江大兴东路社区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助理社会工作师。
用善心撑起一个破碎的家
16年前,郑尤清刚走向工作岗们就结识了一位名叫黄经伟、比她大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自妻子患肝癌离开了人世后,他带着一个9岁的男孩和近万元的债务艰难度日。在善意的驱使下郑尤清不顾同学们的阻止和亲戚朋友的反对,毅然决定与黄经伟携手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她从娘家借来3000钱承租了单位的一家服装店,在几年后逐渐还清了家中所有的债务。郑尤清视丈夫的儿子如已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平均分配。一次继子黄群博,因患急性肝炎遭到学校同学的疏远后,心绪变得很不稳定,上课经常心不在焉,产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郑尤清得知后,赶紧与学校老师联系,在取得了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后,四处求医问药,四处凑钱送黄群博到医院治疗,在郑尤清的资助和鼓励下,黄群博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大学并拿到了大学里的奖学金。这些年来,为了赚足继子上大学的学费,她不但没戴过任何饰品,偶而上街看到件心仪的衣裳也舍不得买。
用孝心让五位老人安度晚年
在家里,郑尤清承担了做家庭主妇的所有责任,她对三方的父母一视同仁,为改善他(她)们的生活,逢年过节之际她会准备等量的5份礼品,分别送到5位老人手里。无论哪一方的父母来访,她都会特意抽出时间陪他(她)们到周边的餐馆里用餐,借以换换口味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老人们乐呵呵地说:“这个妹子有孝心”。国企改制后,郑尤清夫妇双双下了岗,大儿子上学的学费一年年地看涨,小女儿刚出生正需营养补济,家中四位年迈的老人也先后患病瘫痪在床,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呢?尽管日子一天比一天紧,但她没有嫌弃老弱病残的父母,更没有因为穷困而放弃赡养5位老人的义务。在老人们在城里医治那段时间,她不管工作再忙,也会抽出时间为老人洗脸擦身,端屎端尿,做可口的饭菜,讲一些风趣的故事。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压力,她利用业余时间写些文章赚些稿费,把所得的报酬一点点积攒起来,为老人们购买尿不湿及换洗内衣裤。她从没有让老人们的屎尿长时间的窝在身上,做到勤洗勤换,一年四季让老人们穿干干净净的衣裤,盖干干净净的被子,一直到他(她)们离开人世。
用真情关爱患病的丈夫
2001年,郑尤清的丈夫患了严重的糖尿病,因病情导致性格脾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不动就糊乱猜疑,动不动就对在居委会工作的郑尤清,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拳打脚踢,至便郑尤清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邻居和亲友知道后都劝她:“别苦了自己,仁义尽到就行了,趁年轻再找一个吧,”但是郑尤清并没有这样做,她想方设法联合丈夫家中素质较高的亲戚一道帮助做丈夫的思想工作,让丈夫放下思想包袱,静下心来养病。为了稳定丈夫病情,她一边买来测糖仪,一边向医生学习注射胰岛素的技巧,她利用业余时间,查找相关糖尿病食疗知识,在家中开设了一个糖尿病专用食谱,丈夫在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为了帮助丈夫调节情绪,她还参加了国家举办的社会工作者考试,2008年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通过活用书中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矫正知识,使丈夫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此后,黄经伟总是对其朋友夸道:“这辈子多亏老婆讨得好”。
让爱心在社会上广为传播
2003年,郑尤清到鲤鱼江大兴东路社区居委会工作,在照顾家庭的同时郑尤清还能统筹兼顾工作,她立志做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她在单位上负责管理社区老年协会、残疾人协会。她的爱心在这里得到了释放,她充分利用社区这个服务平台,不仅大力帮助社区内老年朋友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还组织了社区内的老年志愿者队伍开展扶弱、助残、关爱老人和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活动,为社区的安定与和谐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为此,她多次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自到社区工作后,她连续6年被授予“资兴市社会保障先进工作者” 的光荣称号,期间还多次被市镇两级政府评为“助残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她就是这样的一位女人,走到哪里就将关爱播洒到哪里,走到哪里就用实际行动到哪里诠释着道德。
资兴市妇联
2011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