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8岁的龙胜芝,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外出打工,没读多少书。大学生来村里支教,她第一个报了名,成为年纪最大的学生。
李晓璐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读研究生。为了这次支教,她专程赶回国内。
志愿者在补抽乡夯尚村挨家逐户地走访,了解孩子们的家庭和生活情况。
课间,孩子们在教室里下棋。哥哥姐姐带来的象棋,让他们多了份快乐。
支教活动即将结束,第一批志愿者和孩子们开心地合影,留下这难忘的记忆。
“你们不要走好不好?哪怕多留1天,我也会很开心很开心。”7月19日,花垣县吉卫镇葫芦村小学,留守儿童麻胜蓉哭成了泪人,依依不舍地送别上海理工大学的张卉、郏竞鹏等15名志愿者。
7月1日开始,106名来自北京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分三批来到花垣县吉卫、补抽两个乡镇,开始为期20天的“星火计划湘西支教公益活动”。
7月9日,第二批的李振庆、张莉、赵妤瑾等9名志愿者来到偏远的补抽乡夯尚小学,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几间破旧的教室和宿舍。小学老师龙三高将他们领进3间久无人住、布满蜘蛛网的木板房。各有一张床的两间房,由6个女生居住,3名男生在另一间房打地铺。放下行李,他们便开始打扫卫生、劈柴,将采购来的米、菜搬进简易厨房,用借来的炉子生火做饭。志愿者张洁在宿舍的墙外贴上轮值和课程安排表,准备第二天的活动安排。寂静的学校一下子有了生机。
在支教的20天里,志愿者走村串户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情况,发动孩子们参加活动。他们组织孩子开展爱国教育、亲情教育、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进行文化补习、心理辅导,还开设体育和舞蹈等特长班,培养孩子们对艺体的兴趣。通过互动教学和活动的开展,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亮点,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得到展示的机会,找到自信。他们还建立贫困儿童档案,制作专门的网页,倡导爱心人士开展帮扶活动。
学习、游戏、交流...... 志愿者用他们的爱,给山区的孩子带来丰富的知识,无限的欢乐。
■相关链接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由网友shaou26于2010年5月通过网络发起的暑期湘西支教活动。
“星”代表贫困农村亟需获得关注的孩子,寓意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火”代表全体参与成员的热情,寓意他们热情似火。志愿者采取自愿报名的原则,在全国高校遴选。经过安全纪律、自理能力、教学、体育文娱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加入。参加的志愿者每人缴纳一定的费用,用作交通、食宿、购置教具、礼物等费用,不给当地群众增加负担。活动除对孩子进行文化、体育方面的知识辅导外,还开展心理辅导和走访活动,并收集贫困儿童资料,在网上发布,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