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秋英,现年47岁,土家族,高中毕业,是古丈县双溪乡梳头溪村的一名的一名普通的农民。2003年以来,她积极响应古丈县茶叶产业化建设工程的号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勤劳、科技、共同致富的观念,认真实施省科技厅“星火西进示范工程——古丈优质茶叶栽培项目”,在“以茶兴县”的产业化科技工程中勇于创新,坚持科技致富,成为县科技大户之一,并多次被县、乡政府评为产业化工程的先进工作者。
2003年以来在茶叶栽培上她依靠科学技术,在茶叶科技中改群体品种为优良品种,共发展桃源大叶、白毫早、碧香早、储叶奇等优良品种,按照良种种植要求,科学种植,采取新挖条型坑、压绿、施农家肥底肥,坚持按标准搞好样板栽种与培管;在茶叶加工制作中我先后主动到古丈县茶叶局、省茶科所学习制茶工艺,现在她进行的机械加工制茶技术,既减少劳动强度,又保证茶叶质量,并确保产品达到绿色标准,经有关部门鉴定,各项指标均为优良。2004年在县茶业公司的资助下,她承包了100亩农田改造茶园,承包期15年,每年交承包费6万元,同时还创建了100平方米的厂房,并引进各种初制加工机械9台,能满足初制加工需要。在承包期内她严格履行承包合同,加强茶叶科技培管,实现了茶叶增产增收。在进行茶叶开发并致富的同时,积极带领村民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种植良种茶园和提高制茶技术,2004年村里新发展了108亩无性系良种茶,2007年以来全村共发展良种茶园600余亩,其中:良种园占90%以上。在茶叶开发中向秋英坚持科学管理,推行物理、生物管理办法育茶,茶叶长势喜人,极大地增加了生态效益。在制茶技术方面她通过到省里、县里学习并掌握制茶技术后,在村里又用办学习班的形式把所学的技术传授到农民手里,通过手把手的学教活动,从而提高了农民制茶水平。经过培训,现在每户有一名制茶能手,真正做到了扶贫先扶智,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科技制茶水平。如今茶叶产业是广大村民创收脱贫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今年向秋英在茶叶鲜叶收购方面向农民投放30万元以上,增加了农民的人均收入300元,不少弱势群众也增加了经济收入,获得较好的实惠(如田开银一家5人2个劳动力,仅春、夏茶采茶收入1.5万元,人均3000元,解决了基本生活实际困难)。而向秋英自己加工了机械茶15吨以上,实现茶叶产值40万元以上。由于她在茶叶经营中坚持诚信经营,品质保障。如今所产茶叶无需外售均已销完,并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在茶叶开发的产业化工程中,她靠科技致富的事迹在农村起到较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并且还辐射了附近的蔡家、毛坡、官坝、溪流墨、宋家、南山等10余个村寨,对周边山区茶叶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年里,她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她的体会是:质量是产业的生命,而科技是关键,是保证,是产业的命脉。
向秋英始终认为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妇女们,要抓住机遇,自强不息,增强致富的勇气,积极参加科技培训,虚心接受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不懂就问,不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带头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为其他农户提供必要的示范,配合农业部门做好技术推广示范工作,并及时反馈有关信息,积极传授致富经验,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共同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