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浇开的香水百合
——追记党的好女儿、南县财政局好干部龚剑平
一个月了,办公桌上还是一尘不染,窗台上的百合花依旧艳丽,账本还是那样整齐地摆着……百合无语,茶杯无语,一切都像在等待着它们主人的回归。同事们都清楚,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她们都愿意为她守候,为她擦拭桌上的一点灰尘,为她换上最爱的百合。 47岁的龚剑平去世一个月了,为什么还会被同事们惦记,为什么还能活在大家的心中?这诸多疑问在南县财政局找到了答案。
老公成了她的双脚,办公室是她的战场,家是她幸福的港湾
1986年9月,年仅22岁的龚剑平迈进南县财政局,面对的是一台老式打印机和乌黑的油印机。在很多人看来,打字员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将局机关所有重要的文字 “材料用五号铅字打印后油印出来。但是干过的人都说,那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男人都吃不消…… 时钟在“滴答”声中走过了5个春秋,一个不懂打字技术的女孩,每分钟能打到60个字以上且正确率在99%以上,工作效率是常人的3倍;别人一张蜡纸最多印150多份,她能印360多份;年均10万字的打印件摞起来足有几尺高…… 那些年,十指间留下的只有老茧,小巧的脸庞上没有胭脂的香味,只有“油墨彩绘”;恋爱的小路上没有她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只有办公室打字的敲击声……你们休息去吧,这事我来做。”这是她对同事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1997年4月,龚剑平调到行财股工作。接手最忙、最难、最麻烦的预决算编制工作。 同事们都记得,2002年初,龚剑平因公脚踝骨折,不能下地走动,缺了主力干将的行财股忙作一团,办公室灯光几乎都成了长明灯。“发哥,背我上班去,我不放心。”“发哥,背我去人民银行对一下账。”1个多月时间,爱人王德发成了她的双脚。 在龚剑平的家里,王德发一边翻着她的照片,一边流泪:“她太不珍惜自己的身体了,总说工作太忙了撇不开,年纪轻,扛得住。记得生儿子剖腹产之后,她只休息了1个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胆结石手术后1周就开始上班;两次子宫肌瘤手术后都是第二天就上班……” 龚剑平的母亲年迈多病,为了不耽搁工作,她只好找姐姐龚萍商量:“妈妈这次中风有蛮厉害,白天我工作脱不开身,这段时间白天就辛苦你了,晚上我来接班。” 连续半个月,上午预算编制会议结束后,由于身体不适中午就以一个苹果充饥;下午预算会审结束后,就以几块饼干和几口白开水填肚;晚上10点多钟回家,握着卧床的老母亲的手直到黎明……瘦小的脸庞上看不到红润,只有苍白,心力憔悴晕倒在地上的次数不断增加,低烧也如影相随。那段时间,无情的白血病正在一步步吞噬她的生命。 分管领导叶大军告诉记者:“她担任县工资统发中心主任期间,每月经她手拨付的工资平均超过1600万元,从没有出过任何差错;预算编制单位最多的时候达54个,每个单位少则10多页,多则几十页的预算编制和财政决算报表摞起来恐怕有3米多高,但找不到一个失误,在她的抽屉里,所获得的嘉奖、记功以及优秀党员、财政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证书堆起来有一尺多高。
“我虽然个子小,但爱心不能小呀”, “八心”干部温暖身边每一个人
财政局长彭应明这样总结自己的部下——在财政工作的25年,龚剑平用党员的忠心、财政人的恒心、女人的细心、朋友的热心、老师的耐心、晚辈的悉心、母亲的爱心、妻子的精心, 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寒来暑往25载,不论在办公室还是在行财股,打扫所在办公室的卫生是她第一个到办公室的理由;为给前来办事的人留个好印象,卫生间里总能见到她拖地的身影;所住楼栋楼梯间的扶手旁总能见到她细致擦拭的微笑…… “周会计,你的报表有点问题,你过来,我们一起来填。”“预算股在东头,我带你去。”“您先坐会儿,喝杯茶,我忙完她的就帮您办。”“小夏,你的工资关系已经办好了,你还要到人事部门去办这个手续,我已经把那边所需的东西都放到这个袋子里面了,上面还有那边经办人的电话。”——对待来办事的人员,她这样坚持了25年。 同事涂世辉清楚的记得,2004年,一同去献血的路上,同事们开玩笑地说:“你这么小的个子,有没有血抽?” “我虽然个子小,但爱心不能小呀。”龚剑平回答得坦荡荡。 献血后,她邀同事到家里补充营养。“我给大家熬了红糖水,多喝点,对女同胞好。”那天从献完血到同事们离去,她没有休息片刻,但苍白的脸上总挂着笑容。 2009年农历腊月二十九上午,她打完点滴,像往年一样把母亲和婆婆接到了自己家里过年。当天,她忙完大年三十的饭菜准备工作,一直陪二老笑谈到晚上十点多,除了老公没有人知道她已近3天都是在靠点滴维持体力,几乎粒米未进。 春节期间,给二老拜年的晚辈们纷至沓来。在准备饭菜的间隙,听到的只有她对亲友的问候。“妈妈,您先看会儿电视,烤会儿火,我把鞋洗干净了,再给您拿过来……”亲友走后,她又开始跪在地板上擦地了。二老劝她明天再干,她却说:“不累,晚上太高兴了,吃多了,活动活动。”殊不知,整个春节期间,由于持续的低烧和劳累,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龚剑平有一个小妹,1988年父亲病故后,她把年仅7岁的小妹领回自家抚养。小妹学习,她陪着;小妹病了,她护着;小妹出嫁,她送着。“小妹出嫁是我们姊妹中最热闹的,我妈妈都乐得合不拢嘴了”,龚剑平逢人便自豪的说。了解龚剑平的邻里都知道他们平时生活是多么节俭,为了妹妹她倾其所有。 由于丈夫在乡下工作,儿子出生后都是她一个人照料,王德发硬咽着告诉记者:“结婚23年,孩子的早餐是她凌晨起来做的,家里的地板是她跪着擦的,双方老人是她精心照料的,有了她,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在采访期间,记者听得最多的言语就是——“龚股长办事认真,业务娴熟,待人和蔼,真是难得。”县委办周会计说。“龚阿姨就像母亲一样关心我,手把手的教我,她的突然离开,我真的接受不了。”龚剑平的徒弟涂世辉声泪俱下。 彭应明在悼词中念到:“龚剑平同志,任劳任怨,敬业奉献,是丈夫和儿子的骄傲,是南县财政人的骄傲。”
“我只是想站好最后一班岗,不然以后想工作都没有机会了”,她的心里从来就没有装过自己
人的身体犹如建好的房子,如果不及时修缮,终有一天会倒塌。“发哥,不是我不想去治病,我也是快50岁的人了,干不了几年了,我只是想站好最后一班岗,不然以后想工作都没有机会了……”5月3日,龚剑平在家中深情的对丈夫说。 “陈股长,我这次去治病恐怕要几天才能回来,我这边的工作就要辛苦你了……”最后一天上班,龚剑平在办公室边加班边充满歉意地对行财股股长陈运国说的这番话,没想到就成了她工作中的绝唱。 5月4日,龚剑平住进了医院。 5月6日,同事去长沙慰问她。躺在病床上的她神情坦然的打着点滴,脸色愈发苍白,小小的病床躺着瘦小的她倒显挺宽敞。她面带着微笑,用微弱的声音向前来慰问的同事和领导表达感激。 “她不会收慰问金的,以前住院我们去慰问都被她拒绝了,她喜欢香水百合,过年的时候她总会买些百合放在自己家里。”了解她的女同事切切低语。15分钟后她的床头多了一束高贵的香水百合,百合的清香让病房空气清新了不少,她苍白的脸上艰难绽放的笑容如同百合一样灿烂。 在病床上,她跟局领导讲得很坦然:“如果我真的是白血病,那是治不好的,就不用治了,不要浪费公家的钱。”“劳烦各位千万别把我住院的事告诉我的母亲和婆婆,他们年事已高,我怕他们担心,我没什么大事,很快就会回去的。”她对即将返程的同事们饱含深情的叮嘱着。 接下来的日子,龚剑平的病情每况愈下,虽然她的脸色日益苍白,但她的表情依旧轻松。同事为她换上了新买的香水百合,那清爽、淡雅的花香让她久违的笑容再次绽放。 “大家都很忙,不要老往我这儿跑,别耽误了工作。”“陈股长,‘三金’扣缴是一项既麻烦又牵涉面很广的工作,来得匆忙没有搞好移交,等我出院后亲自处理。”看着奄奄一息的战友还一心挂念着工作,大家心中的敬佩化作泪水在眼眶中盘旋,几位姐妹已经在医院走廊失声痛哭。 5月23日,转回南县人民医院的龚剑平,体重不到70斤,脸上毫无血色,病房的空气也显得愈发凝重。王德发含泪告诉同事,龚剑平在无意中得知自己的确诊病情后,拔掉了输液管,坚决要回来,大家拧不过她,只好回来了。“陈股长,我恐怕不能再同你一起工作了,还有好多工作没有完成!我手中还有1万多元单据没有处理,明天让发哥给你送去。” 她用微弱的声音说了简短的几句话,医生就让大家离开了她的病房。同事们此时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安慰这位钢铁战士,只能用眼泪诉说自己的不舍。 5月24日,噩耗传来!龚剑平带着无限眷念离开了她钟爱的财政事业,离开了她卧病在床的老母亲,离开了她大学在读的儿子,离开了她深爱的丈夫,离开了她挚爱的朋友。 当同事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除了悲痛就只剩泪水,那双坚毅的双眸不舍的闭上了,在床头香水百合飘散的清香中仿佛还能看到她那灿烂的笑容。“请组织上开个追悼会,不收人情。手头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完,生前最大的愧疚就是没有在母亲生病的第一时间赶去照料,千万不能告诉婆婆和妈妈……” 这是她留给丈夫的遗言。 大家在她的办公室清理遗物时发现,在她2008年和2009年的体检报告中,医生就怀疑她有可能患上了白血病,建议她认真做骨髓检查……“蠢堂客,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啊……”捧着两份体检报告,王德发已经泣不成声,瘫倒在地。 香水百合纯洁而高贵,她那若有若无的淡雅清香,给人一种淡淡的浪漫情怀。微风吹过时,一缕缕清香永留心中,她与世无争,没有奢华的颜色,只有典雅的芳华,没有太多的世俗杂念,只有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