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喜,女,1954年12月12日出生,土家族,现任张家界市永定区崇文办事处凤湾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王作喜在凤湾社区工作37年,始终坚持服务社区居民为中心,以创建和谐、平安、文明社区为目标,加强基层社区党组织建设,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关心社区困难群体。在检查患有乳腺癌后,仍坚持带病工作。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先进工作者、全市整治违法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凤湾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省级“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模范居委会”和“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以身作则,做社区两委的好“班长”王作喜1995年11月担任凤湾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坚持以“五个好”为目标,强化社区党建基础工作。制定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理论学习、党员形象监测、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等各项制度,翻印成册下发给每位党员,同时注重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社区支部坚持每月28日定期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每年组织社区党员集体外出考察,开阔眼界,使党员教育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管理档册,积极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发展优秀青年和能人入党,在居民楼栋、离退休干部和“两新”组织建立党小组,实现社区党组织应建尽建。王作喜把引导激发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摆在重要位置。在后盾单位的帮助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党员风采在社区”、“我是党员我承诺”,与驻社区单位共驻共建等活动。对社区无职党员实行“设岗定责”,设立文明教育、治安维护、环境卫生、民主监督、文化活动、便民利民、法律援助、帮困结对、政策咨询、就业援助10个岗位,为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社区居民提供平台。几年来,社区党员为居民印发普法知识及应急手册2000多份,义务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400余条,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医疗服务200余人次,办好事实事500余件次。王作喜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热心为居民排忧解难,带头为困难居民捐款捐物。在抗洪救灾、抗击非典、禽流感、急难险重任务、整治违法违章建设中,她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2010年2月,王作喜被确诊患了乳腺癌后,她在手术治疗后,不顾癌细胞扩散的危险,坚持照常到社区工作。在她以身作则的模范带动下,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各项工作都步入市区先进行业。2009年3月,凤湾社区党支部被评为全市“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王作喜多次被市、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以改制为纲,做社区经济发展的好“舵手”凤湾社区的前身是北门村,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家统筹征用了北门村近2000名村民的自留地,当时村委会用这笔征地补偿款办起了两家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企业并不景气,不仅无法保障职工的工资,还欠下了400多万元债务。王作喜担任凤湾社区支部书记后,一方面四处筹集资金,偿还债务和保证企业运转;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强化社区企业管理,采取一系列发展企业的新措施,把社区集体做大做强。一是改变企业管理体制,由原目标管理、企业吃大锅饭为承包经营管理;二是挖掘潜力加速企业的更新改造;三是优化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帮助企业积极适应市场。2009年,凤湾社区共有社区集体企业9家,社区集体企业总产值为2312万元,利税总额达184.9万元。集体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原北门村村民已分布到两个办事处的9个社区,能否做到公平、公正,确保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影响社区乃至城区和谐稳定。为此,王作喜带领社区一班人,建立了体制完善、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坚持每季度公布企业经营状况,定期召开老村民代表大会,主动接受监督,确保集体企业经营账目和老村民企业分红公开、透明,保障了社区的和谐稳定。近十年来,社区没有因企业纠纷而发生上访事件。以社区为家,做社区服务的好“管家”王作喜和社区居委会始终坚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落脚点。完善社区就业、治安、卫生和文化服务,造福社区居民,创建和谐、平安、文明社区。凤湾社区先后创办经济实体11家,新开发就业岗位178个,创办便民利民网点15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12人,“4050”人员11人,再就业安置率达98.8%。社区协助成立家政服务机构,根据社区下岗失业状况,由家政服务机构统一登记,统一推向劳动市场,解决失业下岗人员的生活困难和就业困难。安居才能乐业。凤湾社区以创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为契机,认真实施安居工程。建立了单位、家庭、楼层分级管理机制,配备楼栋院长21人,巷长19人,分管小街小巷事务。建设临街警务室,组建7名队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和20多名党员参加的义务巡逻队,加强夜间巡逻,有效遏制抢劫、打架等治安案件的发生。同时大力开展普法教育,设置了小区治安办公室,对居民纠纷及时调解,每年居民纠纷调处率、重点人口列管率、辖住人口登记发证率均达100%。为改善社区卫生环境,凤湾社区对社区所辖的小街小巷进行全天侯保洁,先后聘请10名卫生员、2名卫生监督员和2名“门前三包”责任监督员,加强卫生清除和监督管理工作,铲除卫生死角,对生活垃圾实行袋袋托运。组织资金30万元,将社区内9条小巷全部硬化。同时,组织社区居民大力开展“家庭植绿、阳台吊绿、围墙爬绿、小区见绿”的系列绿化活动。目前,社区绿化面积已达70%以上,为社区居民创造了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为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凤湾社区建设完善文化娱乐设施,社区歌舞厅、图书室、棋牌室全天侯向居民开放,使社区群众乐有所处。由社区组织文娱骨干队伍,吸纳社区居民参加,开展一系列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凤湾社区先后组建了老年人秧歌队、老年人阳戏剧团、金花少儿艺术团,培训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娱人才。特别是老年秧歌队、少儿艺术团演员阵容强大,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社区还牵头与辖区单位开展共创共建活动,先后与文化局、民政局等单位共同开展街头阳戏表演和万人登山竞赛活动,充分展示社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同时,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反对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居民素质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组建民兵之家、老年人之家、下岗职工之家,倡导居民发扬邻里互助,团结友爱精神,共同打造文明社区。以人为本,做关心困难居民的好“大妈”王作喜十分关心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和照顾。王作喜视社区的孤儿为自己的亲儿女,他们的困难就是她的心病,她今天为他们送学费,明天为他们送衣物,她的家就是社区孤儿们的家。每到学期开学时,王书记就给孤儿们准备好了学费,让他们象同龄人一样能上高中、上大学。现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凤湾社区困难学生郑成和就读于南京航空学院的社区孤儿邹莉曾多次写信给居委会王书记说:“王书记,你就是我的亲生母亲,……”。面对生活极度困难的孤寡老人们,王作喜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们。每年的三大节和他们的生日,她都要带着他们所需的生活用品亲自看望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买米、买煤、买菜和买好吃的。一旦孤寡老人得了疾病,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她都会亲自上门问寒问暖,送去水果和营养品进行慰问。五保户胡运坦长年受病,王书记几乎每天都要看他,每月都给他看病买药,并请专人护理。有一次,老人突然病情恶化,王书记心急不已,就亲自为老人接屎接尿,喂饭喂水,直到老人病情好转,才放心离开。五保户黎宏灯,是个孤寡老人,无依无靠,多年来一直是居委会赡养和照顾,居委会还在办公楼旁边为黎婆婆修建了一座小屋,方便时刻照看。黎婆婆说:“王书记比亲生儿女还亲,是社区给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十多年来,王作喜先后全程负责办理了6位孤寡老人生病住院和丧葬事宜。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生活不便,因此,找工作或者创业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往往是失望、压抑、自卑陪伴她们。王书记没有忘记这群人,她总是不辞辛苦想尽千方百计为他们奔波,有的通过熟人安排到了风湾社区真华家政服务公司;有的通过减免门面费,开起了自己的小店;有的通过资助本钱干起了力所能及的小生意。凤湾社区的龙国新,智力低下,社区为他安置就业,通过自己的艰苦劳动,已经发家致富。现在他逢人就说:“共产党是我致富的源头,王书记是我的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