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妈退休后义务禁毒挽救两个家庭
原西洞庭棉纺厂主管会计刘蓉退休后被选为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育才社区第二小区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这个官衔在退休前任原西洞庭农场政治部主任的老伴眼里是不纳入组织人事部门干部队伍管理,不发工资,在中国最小的官。但刘大妈在这个岗位上干得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热心禁毒成绩突出,近日被常德市禁毒委、市妇联评选为常德市“优秀禁毒妈妈”。
一、苦口婆心打动浪子,浪子变好家幸福。
小区居民韦永清有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是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早几年,韦永清因涉及一起团伙盗窃案被判刑入狱,刑满释放后无业,整天在社会上游荡,与两个弟弟等吸毒人员打得火热,很可能堕落成吸毒人员。
刘蓉大妈得知后,跟老伴商量说:“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是一名共产党员,群众相信我,选我为居民代表,组织上还在用我,安排我担任党小组长、居民小组长。韦家也是桃源县青林维吾尔乡人,我们还是老乡,于公于私我都得管管他们。”
刘大妈找到韦母进一步了解情况,韦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倾诉了她的苦楚:“我管教了他们这么多年,费尽了苦心,每天夜里一个人在家眼泪都流干了,恨不得把心掏给他们,也没有能力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呀!我也是实在没有任何办法了啊!”刘大妈坚定地说:“他们也是我的外甥,我帮你管,一起想办法!”
此后,刘大妈就三天两头地跑韦家,与韦家母子四人轮番地谈心。二儿子、三儿子很少回家,沟通得少些。大儿子韦永清常回家吃饭,每次回家就被刘大妈拉住,嘘寒问暖、问这问那。连续一个多月,刘大妈没日没夜、苦口婆心地开导,终于触动了韦永清的灵魂。整天游四五荡、心神不定的韦永清开始在家里安定下来了,反省自己。他说:“老妈把我们兄弟三个拉扯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她这么大年纪了,我们不能再让她寒心了,我作为老大、一个男人,应该承担起对这个家的责任!”刘大妈听后欣慰地笑了,韦母听后激动得流出了热泪,拉着刘大妈的手说:“我真没想到大儿子还有回头的一天,你真是帮我捡回了一个儿子,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
为了给韦永清找回生活的信心,紧接着刘大妈给他在自己老家桃源乡村物色了一个对象——小陈。小陈是刘大妈老伴的亲侄女,刘大妈把小陈安顿在自己家里,并帮助韦永清和小陈开了一个早餐馆,第二年成了家,后来又生了个胖小子。现在夫妻俩不仅买了一套120平米的新住房、购置了门面,还积攒下了不少的存款。
韦永清说;是刘大妈挽救了我,给了我们全家幸福。”
二、爹妈不管刘大妈管,戒毒娶媳妇,发家又致富
与刘大妈居住在同一幢楼里,有个家庭夫妻俩都常年吸食毒品,双方离异后,妻子小方把3岁的女儿扔给爷爷奶奶后外出多年渺无音讯,丈夫小王被单位辞退,从此萎靡不振、魂不守舍地像个游魂。
刘大妈得知情况后找到了小王的父亲王大爷,王大爷及其老伴都已对儿子绝望。王大爷心寒地说:“都这么大的人了,我们管不了他一辈子,只能好好把小孙女抚养大,让幼小的心灵免受其害就行了,我们也算尽到了为人父母、为人爷爷奶奶的职责,问心无愧了。”
刘大妈通过多方了解,得知小王在吸食毒品以前一直是个很本分的人,而且涉毒时间不是很长,主要是受妻子的影响才开始染上恶习。刘大妈便三番五次地找到小王,又开始了艰难地说服历程,一次又一次地劝导小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善待女儿。小王很信服刘大妈,但自己没有了老婆便没有生活信心。阅历丰富的刘大妈从小王悲观的眼神里发现了他的心思,便想到在沙河社区有个最近迁入的个体户小孙。小孙因为没有生育而遭丈夫嫌弃被迫离婚,现一个人租间门面做点小买卖。倘若能把俩人撮合到一块,小孙生意上和生活上有了伴,而小王又有了媳妇,能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女儿可以共同抚养,岂不两全齐美?刘大妈是个热心人,想到就去做,便开始奔走于小王、小孙及其父母之间,通过反反复复周旋,小王与小孙走到了一块建立了家庭,在小孙的监督下小王逐渐远离了毒品,小孙的小买卖也在小王的帮助下越做越大,并治愈了小孙的不育症,三年后有了他们的孩子,一家四口和和美美地生活。
王大爷及老伴于今对刘大妈感激和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刘大妈创造了奇迹,挽救了我的儿子和孙女儿,我一辈子都要为她烧高香,愿菩莎保佑好人有好报,刘大妈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