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当今时代,伴随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据有关资料显示,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80-90年翻一番;19世纪60年代,知识更新速度为5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5年翻一番。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管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经常不断地抓紧学习、坚持不懈地终身学习,才能够使用一辈子,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活到老、学到老。习近平副主席讲: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如果不加强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工作。是什么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知识!怎样才能让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昂首屹立于发达国家的行列?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全民都读书!只有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都来努力读书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全民素质,使每一个人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前不会被淘汰,只有将知识转化成无尽的生产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刘建英是县红旗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她的丈夫在县地税局工作,她的女儿是县红旗小学五年级学生。她们家三口都酷爱读书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意思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对于少年儿童来讲读书没有玩玩具那么好玩,她们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做好引导,寓教于乐。在她女儿只有半岁时,她们就给女儿订《婴儿世界》,女儿不会说话时,她们便拿着书给她看图画,读上面的儿歌,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她女儿习惯于从她们拿着书本读儿歌中寻找快乐,完了还自己拿着书有模有样的哑哑学语。让她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女儿那么小,却从不撕书。后来她女儿会说话走路了,便学着《婴儿世界》里的宝宝玩玩具,堆积木,还和里面的宝宝比赛读儿歌,快乐极了。当她女儿学会做《婴儿世界》里的宝宝们所做的事情时,她们都为女儿鼓掌,女儿也因此有一种成就感。使她更爱看书,而且看完后把书当成宝贝似的收藏好,直到现在她女儿看过的书达百余本,看完后她女儿总会将它们好好的收藏,时间久了,闲着没事的时候,又把它们搬出来再看一遍,看过的每一本书都被她女儿保管得跟新的似的。作为母亲刘建英老师一发现女儿从书本上获得了新知识总会不失时机的表扬她,从而让孩子从内心懂得,读书是有益的,除了长见识,还可以从中获取快乐。使孩子在情不自禁中喜欢读书,不是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作为一种享受。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是形成书香家庭的重要措施。作为家长她们认为自己也要多读书多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做一个学习的榜样。她们家的藏书近2000册,包括中外文学名著、古诗词赋、儿童文学、中国历史、科普读物等。而且每年都要为自己和孩子订阅好几种报刊杂志,并设置了专用书房,配备了电脑,开通了宽带网,为读书学习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她们坚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与孩子同学习,与孩子探讨所学的课堂知识,多讨论、多沟通,与孩子形成共同语言。在寒暑假,她们经常陪女儿背《三字经》、看《百家讲坛》、品《水浒》、聊《三国》或外出旅游增长见识。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知识在沟通时灌输给孩子,提高孩子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她们做到双休日不打牌,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或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
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
读书不能凭一时的兴趣,不能有随意性、盲目性,要有系统性、针对性和目的性,更要持之以恒。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得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制定读书计划不是一句空话,不是拿来给人看的,而要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她们根据家庭成员的情况,共同制定了读书计划,将读书内容分为三类:一是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学习,对她女儿来说重点是课本知识的学习;二是时事新闻、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学习;三是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安全环保、文体活动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有人说读书没时间,她们却认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你只要挤,它就会有。她们每天都要挤出至少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双休日则要达到四个小时以上,将读书内容分类安排到时间表里,这样读书计划就产生了。制定计划容易,落实起来就难了,需要家庭成员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在读书面前她们全家三口的身份是平等的,就像同学、朋友一样。有一次刘建英老师备课到深夜,确实没有精力执行读书计划,第二天她女儿非常严肃地告诉她“你要把昨天的读书内容补上”。身为母亲而自感理亏的她,也只好乖乖地接受女儿的批评教育。就这样,她们共同遵守全家制定的具有家庭内部“法律效力”的读书计划,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也迎来了充实而幸福的日日夜夜。
形成丰富的知识结构
当今时代,纸质的书籍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作为家长她们在和孩子进行沟通时,经常建议自己的孩子学习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引导孩子多看新闻联播节目,从小培养孩子要放眼世界、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良好心态。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她们陪孩子读红色历史著作和看红色经典影视剧,净化孩子的心灵,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业绩。通过对知识的积累与学习,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建议孩子多看报纸、儿童文学、漫画世界等报刊杂志,学会看经典名著,撰写读书心得和故事梗概,不断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
培养敏锐的写作能力
读书学习的效果通过写作得以体现,并通过写作促进自我发展,这是她们家的特色。刘建英老师奋斗在教育战线上,非常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是个典型的研究型、反思型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县级一等奖,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达10余篇。她丈夫在县地税局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经常撰写个人总结、各种材料、信息报道和税收调研等等。10年的办公室工作,使她丈夫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在《中国税务报》、《中国税网》、《中国税务》、《湖南地税》、《邵阳地税》等刊发税务信息和调研文章220余篇;在《湖南日报》、《邵阳日报》、《邵阳工作》、《邵阳人大》、《邵阳政报》、《城步通讯》、《档案时空》和县内各新闻媒体上稿560余篇,尤其是2009年针对亚华乳业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所撰写的《亚华乳业:突围困难重重》的问题信息被省委省政府采用,使亚华乳业的发展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她女儿在浓浓书香的熏陶下也成为一个爱写作的孩子,她女儿常说:“写作文对别人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对于我来说,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虽说只是五年级学生,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出类拔萃,很有写作的天赋,在每次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中均取得很好的成绩。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语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最是书香能致远。善于读书的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这是她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读书让她们的家庭更和谐美满,也让她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收获着不平凡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