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结,永远在胸前飘扬
——记“公益禁毒妈妈”朱素云同志
微笑的面容、和蔼的脸庞,在蓝色爱心结扣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慈祥!她就是北塔区农口系统伟大的“公益禁毒妈妈”——朱素云。
朱素云是北塔区政协副主席、区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一个偶然事件让她致身公益禁毒事业:那是2004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她在电视上看到一位与自己儿子同龄的戒毒孤儿叙述自己的不幸经历时,酸泪直流。她想:像自己儿子这种十八、九岁年龄,正是人生的花季,生命很脆弱,稍有不测,生命之花就会凋谢!从那时起,她就萌生了用志愿者的热情、母性的博爱去唤醒迷途的羔羊的念头。
2004年11月份她参加的一场特殊葬礼,更坚定了她的信念。死者是她的闺友小慧,小慧与她是同学,聪明美丽,大学毕业后,不安于领月工资,与丈夫下海经商,凭她的闯劲和机遇,短短几年,事业有成。那时的她购了房,有了车,她从事房地产行业炙手可热。可她有了成就感放纵了自己,在一交生日聚会上,在朋友的诱惑下,她试了几口“白粉”,感觉还不错。那帮人趁机连续几天提供这种东西,直到她离不开它。她知道上当,可是毒瘾发作时那种万箭穿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让她越陷越深,短短的几年,她耗光了百多万资产。丈夫苦苦哀求未果时选择离去。爱情、家庭、产业全毁了,她更加自暴自弃,她到处行骗,最后一次毒资就是从卖小菜摊的李大娘手中骗了100元。吸了后,躺在沙发上再也没醒来。当她死亡消息传出后,被她骗过的亲朋好友们都说:“她终于死了!她早就该死了”!葬礼冷冷清清,她父母口口声声在痛骂:“小慧,你是个短命鬼,讨账鬼!”年幼的儿子轻蔑冷漠地看着妈妈遗体,这个凄凉的场面,朱素云感觉到毒品的可怕。她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决心尽自己最大努力致力于宣传禁毒工作,让健康的人远离毒品,让深陷其害的人尽早脱离苦海,重新做人。她在日记里写着:“我愿做一名蜡烛,照亮迷途者回家的路,我愿用胸前的一个蓝结,唤醒未泯的良知。”
七年来,朱素云不知参加过多少次义务宣传禁毒活动,积极配合司法公安等部门的禁毒工作。再苦再累,她都觉得值。
朱素云帮助邻家阿键的故事传为美谈!邻家的阿键是她看着长大的,小时候的阿键聪明好学,讨人喜欢,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考入国家公务员,他刻苦上进,很快成了部门的骨干,尔后娶妻生子,享天伦之乐。几年后,又考上副科干部,前程无限光明。随着地位的升高,善于交际的阿键接触的朋友越来越多,吃饭下馆子,休闲进舞厅成家常便饭。07年,在朋友的诱导下,试了一下毒品的味道,那飘飘欲仙的感觉令他魂牵梦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多的时间,吸掉了所有积蓄,变卖了一切值钱的东西,原来英俊青春的他变得精神萎靡不振,父母多次劝诫,在痛苦与折磨的煎熬下,他无法抵挡毒品诱惑,越陷越深,他先后三次被公安机关强制戒毒,可一出来又复吸了。妻子苦苦哀求,他还经常拳脚相对,妻子一气之下带小孩去了娘家,甩下了一句话:“什么时候戒掉吸毒,什么时候回来。”家破人亡的他更是破罐子破摔,成为人人讨厌的瘟神!朱素云知道了,决心用爱心来拯救这个脱缰的野马。她苦口婆心地开导他:“键娃子呀,你曾经那么优秀,你曾经有让人羡慕的工作,有体贴可人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可这一切都哪去了?这一切都随着毒品烟销云散,你这是何苦呢?你当年的意气风发哪去了。”当时的阿键只有请假在家,家当已经全部典卖,连吃饭的钱都成了问题。朱素云无偿提供他基本生活;为了净化生活环境,她在宾馆秘密开了间房,24小时请人监护,与世隔绝。阿键所在的单位知道他吸毒的情况后,决心整理材料,将他除名,以纯洁公务员队伍。朱素云知道后,主动找到该部门负责人,请求给阿键一个机会,她说:“如果在半年内我不能让他戒掉毒品,那时,你要除名,我也无脸来求你了。”那个部门领导问她:“朱主席,阿键是你什么人?”别人告诉他,朱主席与阿键仅仅是邻居关系时,那位领导感慨地说:“想不到朱主席有如此菩萨心肠,就冲您这份爱心,我单位一定全力配合,生活上关心照顾,思想上教育疏导!”朱素云的老公和儿子常常数落她:“阿键与我们虽然是邻居,可他是个粉子鬼,别人躲都来不及,您倒好!这么待他,一旦引火烧身,看你怎么办!”朱素云常常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阿键在单位的关心下,在朱素云的关爱下,决心重新做人,树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噩梦醒来阳光明媚!如今的阿键,完全戒掉毒瘾,重新回到集体的怀抱,妻子喜极而泣,带着儿子回来了,一家人重温天伦!阿键常说:“没有朱阿姨,就没有我的今天,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在今年的“蓝结”行动中,她以禁毒志愿者加入“妈妈禁毒联盟。”结合“万名干部搞宣讲,百万群众受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禁毒知识宣讲,她在宣讲时,没有长篇大论,而是以故事的形式讲了小慧吸毒致死后的凄惨,讲了阿键戒毒成功后的幸福,听者无不动容!
她经常告诫大家,毒品是魔鬼,我们要远离它,已经染上的人员一定要痛下决心战胜它,驱走它,前途就是一片光明!
蓝结,永远在爱心妈妈的胸前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