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0出头的马军同志从学校门迈入了北湖区检察院大门,先后在民行科、办公室、政工科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马军同志都遵循着“要干就干得最好”的工作理念,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
在公诉席上代表国家义正言辞地发表见解,这也许是每一位法律人的梦想。作为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作为曾在全市主诉检察官考试中获得民行第一名的马军,也同样渴望自己能在喜爱的民商法中遨游。但2000年院里的一次人事调整,她又回到了办公室工作。面对繁琐枯燥的综合工作,在短暂的郁闷后,她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并一干就是十年。马军深知,忠诚是检察官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她忠于检察事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马军同志勤奋好学,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她认为,优秀的信息调研工作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更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敏锐的政治感受力。她注重知识积累,规定自己每天读书看报一小时,坚持不懈地学习政治和法律知识,集下了一柜子厚厚的剪贴本。新闻宣传需要会照相懂摄影,她认真研究使用说明书,向电视台记者讨教,向照相馆的师傅请教,仔细对比拍摄时记下的光圈、焦距等指标。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成为院里的主笔、全省检察系统基层院理论调研骨干、北湖区作家协会和摄影协会会员,有300余篇理论调研文章、信息经验材料和宣传稿件被各级机关和新闻媒体采用,采用材料级别之高、数量之多创下了北湖院之最,为推介全院工作成绩、树立检察良好形象做出了积极努力。2008年担任政工科长后,她又认真学习人事、调资调级等政工业务,很快熟悉了工作。
马军始终保持着物我两忘的工作风格,她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她担任办公室主任四年间,办公室对口市院五个部门考核,而办公室人员仅六名。人少事多,每人都身兼数职。马军认真履行参谋、协调、督查、服务职责,既当参谋员、管理员和监督员,又是战斗员、信息员和勤务员。她大局意识强,以身作则,苦活累活抢着干。材料写作是一项艰苦的活,需要全身心的付出才能得到精品力作。而马军白天事务繁忙,沉下心来写材料往往靠加班,她没有白天黑夜,没有周末休息,一年当中有半年的时间在加班,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对时间要求紧迫的材料,马军从不打折扣,大年初一也好,短暂的午休时间也好,不管面临什么困难,她总能如期交出高质量的稿件。有一次,父亲住院动手术,因白天抽不出身,马军负责父亲的夜间照顾。而此时又接受了三个材料的撰写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她把手提电脑带到了病房,边陪护父亲,边赶写材料,用一周的时间,在父亲的病床前撰写修改了上万字的文字,其中两篇被全省基层检察官协会研讨会采用,一篇在郴州日报头版刊登。有一回在迎接上级执法质量检查前夜,打印案卷封面的专用打印机出了故障,为了不影响全院工作,她带领同事深夜凌晨在大街上寻找,想方设法打印好了封面。大家休息了,她仍坚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和衣稍事休息后,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检查组面前。当年北湖区院的执法质量一举夺得全省检察系统第四名的好成绩。2008年初,郴州遭遇百年一遇的冰灾,全城停电停水,困难面前,她协助院领导做好后勤保障、宣传和救援清障工作,千方百计找水、煤球和蜡烛,多方到朋友处筹措现金,想方设法找地方发布宣传稿件,平安度过了特殊时期。
马军工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经常和自己较劲。写文章,她再三推敲,每一个标题都要贴切,每一个提法都要有出处,每一个数字都要准确无误;组织活动,每一个环节都要衔接得当,每一个细节都要周全,力求每一个参与者都愉悦;修定制度,每一处修改都要有依据,每一项规定都要符合上级要求,每一条细则都能实施到位;抓管理,积极探索规范化精细化模式,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全院工作和干警生活的需要。2007年,马军敏感地意识到同事陈泽友的先进事迹具有新闻价值,她深入陈的家庭、战友、农村作了大量具体的采访工作,收集到翔实的第一手素材,七易其稿,撰写了陈泽友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在《湖南日报》、《检察日报》等多级新闻媒体刊登,得到广泛认同,为在全省范围内成功推出重大先进典型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马军负责组织庆七一“党在心中”征文、书法、演讲系列活动。在检察长许建辉的领导和市院政治部的指导下,她认真做好每一步。从整个活动的策划到演讲选手的集中培训,从各位选手演讲主题的确定到每一篇演讲稿的修改,从场地的布置到选手的着装,她亲力亲为,忙上忙下,没少花功夫。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给了干警们极大地鼓舞,得到与会省院、市院、区委领导们的充分肯定,活动模式被省院推介。
政治思想工作是个细致活,马军用责任心、细心和耐心当好服务员,赢得大家的信任。在工资普调时,马军仔细核对表格,发现人事部门将两名干警的行政职级由副科实职认定为副科虚职,她马上与组织、人事部门协调,为两人每月增加了20元工资。她积极为青年干警的成长创造条件,2008年底北湖区院组织了一次“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有两名26岁、参加工作仅两年的优秀青年干警信心不足,马军主动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两人坚定了信心,竞岗成功,走上了科室负责人的岗位。老干的思想转化工作不好做,马军也要试一试。去年,因离婚抚养费纠纷,一名退休老干与前妻闹得很僵,其前妻请求组织出面管管。马军多次耐心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向女方讲法律,向男方说情理,终于促使双方和平协商解决。
马军坚持老实做事、清白做人的信条,注重言行,慎交朋友,在采购、接待等与钱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坚持阳光作业,全部纳入政府采购,并将保险手续费上交院财务,做到耐得住清苦,守得住小节,经得起诱惑。
马军锐意进取,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气神。主抓的多项工作位居全市检察系统和全区前列,为北湖区院成功获得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郴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郴州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做出了积极努力。其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荣获了市优秀检察干部、市政法机关调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北湖区优秀共产党员、区十佳思想宣传工作者之一、区十佳清廉贤内助之一等荣誉,近八年中五次被嘉奖,2009年度荣记三等功。
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气贯长虹的丰功伟绩,唯有为检察事业默默奉献的炽热情怀。马军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的誓言,用满腔的热血和真诚彰显了人格力量,用立足平凡岗位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和敢于创新的争先精神,诠释了一名普通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