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莲老人的剪纸
当剪纸加上了创意,就成为了一种文化。七十多年来,刘金莲老人在剪纸技艺上的投入和追求上,使她逐渐成为株洲县闻名遐迩的民间剪纸艺人。2010年,株洲县淦田镇政府为她设立了“刘金莲剪纸展览馆”,将老人纯朴、娴熟的剪纸技艺搬上了展厅,这在湖南省内尚属首次。为此,在株洲女性手工艺制品协会成立之初,株洲市妇联特意拜访了这位与“剪纸”相伴一生的民间剪纸老艺人刘金莲。
老人今年88岁了,耳不聋眼不花,闲时还为乡亲做些刺绣。
一生的剪纸情缘
走进刘金莲老人的卧室,立刻被一种浓郁的“乡土风情”所包围,各种各样的剪纸挂在墙头、铺在床上、贴在家具上,用她的话说:“我喜欢这些剪纸,望着它们我心里充实。”
刘金莲老人今年88岁,耳聪目明,神清气爽。与老人交谈中我们得知,老人自幼丧母,十岁还没穿过一双象样的鞋。为此,她自己就学做鞋。为使自己的鞋更好看,爱美的她还悄悄地观察别人家的的姑娘做的绣鞋,回家后就用白纸剪成图形自己绣,这一剪一绣便触发了她的剪纸念头,打那以后十来岁的金莲便迷上了剪纸,到了十五六岁又开始学剌绣。无论剪纸、剌绣总是随手而发,金莲是个有心的孩子,她看到好看的花样或是自然界的美妙物体,便会认真地记下来,再琢磨着一剪刀一剪刀地剪下来。
剪纸背后的故事
老人年轻时命运坎坷。成家后夫家生活不富裕,生活的磨难接踵而来,那年儿子刚刚九岁,女儿还怀在腹中,丈夫就撒手人寰,无奈的她怀悲伤地回到了淦田娘家。幸福的是不久国家就开始实行土改,按政策她分得了房和地,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命运的坎坷并没有让她怨天尤人,外表柔弱的她勇敢地撑起一个家,独自抚养大一双儿女,看着他们成家立业,又帮儿女带大孩子。乡里乡亲的有事相求,她都热心帮衫,陪着我们一起看望老人的村干部说,老人心地纯真善良,受人尊敬和爱戴。
刘金莲老人说:“在我的生活里,剪纸就是最高兴的事情,我现在身体还可以,我也想做一个长寿老人,希望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高兴的事儿变做剪纸、刺绣展示给大伙。”那一刻,在老人的眼神中,露出了孩子般的欣喜。
用剪纸展现乡村文化
从最初的剪窗花到现在的剪纸艺术创作,刘金莲老人的剪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简洁自然、浑厚古朴。如今,年事已高的老人总想将自己的感怀表录出来,于是拿起了钟爱的剪子,为婚嫁剪喜庆,为节日剪欢乐,为孩子们剪平安。看着老人创作的这些衫托着欢乐吉祥的企盼与对和谐美满生活的祝愿,我们感叹眼前这们朴素的老人胸中有五彩斑斓的美景,有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丽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