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真好,感受春天真正来临。阳光伴随着我们格外灿烂的心情,从县城到犁头瑶族乡犁头村唐家组。虽然山路弯弯,但一路金黄灿灿的油菜花,随风摆动的竹林,多彩多姿的小花,起伏绵延的群山让我们有种真正走进大自然享受春天的快意。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把车停靠在通往唐家组的进山口了。昨天我跟锦芳说,朱丽林、朱四林两姐妹的家离犁头乡政府不远的公路旁再走一段山路,大概走20多分钟的样子,她们家的房子在半山腰。我还记得2003年暑期在组织实施“春蕾计划”中到两姐妹家采访的时候,路有点难走,好像也没走多久。但今天情况有些不同了,原来的小路早就没人走了。前些年村民自己出资修了一条通往瑶山的公路,路很陡很弯,我们开去的轿车根本无法开进去,也许那种越野车还能开进去。我们一行9人沿着这条简易山路较艰难的走着,从山脚到丽林家顺着山路转了四个弯,腿走得有点痛,个个汗流浃背,吴妹平常不太走路,今天已是招架不住了,落在后面,艳群还好有先见之明,到学校找老师借了一双球鞋,特别是那箱牛奶让李主席气喘吁吁,吴姐别看她50多了,可她的实力一点都不比我们年轻的差,走得轻松不说,一路欢声笑语,年轻的步伐,年轻的心。政协的杨秘第一个到,而我们整整走了50分钟才看到两栋泥房子,引人眼帘的是房子前面一兜盛开的梨花,春天早已来到了瑶家。房子其实离我们停车的地方有6里多路,离山顶就只有几步之遥了。
大家都出了一身汗,停下来就顿觉一身轻松。站在房前我们大家感觉空气新鲜极了,心情舒畅极了,丽林妈很热情,从山下去接我们,她本来身体不好,走上去很不容易,但她一路笑容,和我们拉家常,她两个女儿都特别想读书,但家里的条件实在太差,原来住在山上的几户人家都先后搬到山下了,只有她家还住在山顶,没办法,家中有一个80多岁的母亲,现在已瘫痪在床不能自理了,还要她护理,丈夫2002年就患上胸积液病,为了手术欠下2万多元,这些年一直不能劳动,一家五口全靠她支撑,好在有“春蕾计划”让她的一对女儿有幸完成学业。大女儿朱丽林从2004年由当时县委书记刘事青结对资助,刘书记每个学期都准时给丽林送去学费,有时候还给丽林一些生活费,一直到丽林上完高中。2008年丽林考上大学,成为犁头瑶族乡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大学这几年我们妇联竭尽所能为丽林解决学费,今天也是为丽林送去这个学期的学费2000元;妹妹朱四林一直是好心人在资助,开始是海英毛织厂的李海英老板为她提供学费,去年在政协工作的杨锦芳联系一名热心人士每学期资助四林2000元,其实今天锦芳是第二次为四林送学费,也想去看下四林家的贫困现状。
两姐妹的家是个什么样的家呀,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更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除了几张凳子、农具用品,几件炊具外再找不出其他值钱的东西。煮饭是烧柴火的,所以房子外面堆满了干柴。虽然家中很穷,但丽林妈很勤快,家中收拾得干干净净。当她接过我们给她两个女儿带来的4000元学费时,激动的不知说什么才好,得知我们今天去她家,一大早就到山上采了两大袋野生蕨菜、一袋春笋、一袋蓝海菜,鲜鲜嫩嫩的天然食品,全部送给我们。中午还煮了香喷喷的狗肉、鸭肉,盛情得让我们有些感动。
现在姐姐朱丽林马上面临毕业了,希望她找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多赚些钱,早点帮助家里从山上搬到下山,要知道买点米、菜呀,卖点山里的东西呀,不知要让妈妈吃多少苦呀。妹妹朱四林读高一第二学期了,有了好心人资助,希望珍惜学习机会,克服困难,磨练自己,考上理想的大学。其实丽林还有一个妹妹,排老二,只因她们家有个伯伯因为贫困一直没娶,所以那个妹妹就过给她伯伯了,我们只见过那个妹妹一次,她小学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因身体不太好,赚点钱都用了,也有好几年没回家了。希望丽林妈坚强再坚强,身体越来越好,等两姐妹都有工作了,一家人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如同今天明媚的阳光一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