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桥北社区举行“2010年度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刘富勇、韩洪波等10户家庭光荣入选。据悉,这是天元区首次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走进桥北社区,记者一次次被这些文明家庭所感动:他们和我们一样平凡,每个家庭的情况也许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家人相互扶持、和睦相爱、与人为善……刘富勇:热心“小家”为大家 说起刘富勇和妻子刘春华,保利怡沁园的小区居民都会交口称赞,夫妻俩热于助人,关心邻里,是小区里和谐互助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 刘富勇、刘春华俩口子就是“老大哥”“老大姐”的形象,谁家有什么困难,总能想到他们。刘富勇夫妇能解决的会立刻解决,不能解决的也会第一时间请求社区居委会的帮助。有这对模范夫妻“坐阵”,不少家庭的矛盾纠纷都烟消云散。 去年8月,家住怡沁园的75岁胡秀英老人身患肺癌,老伴也患老年痴呆症,家中所有的积蓄都用在治病上,一个家风雨飘摇。刘富勇夫妻知道后,动员居民为胡秀英捐款,他家更是出钱出力,尽最大的努力,让弥留的老人体会人间的真情真爱。
良好的口碑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尊敬,这次,社区举行文明家庭表彰,不少街坊邻里都推荐了刘富喜家庭,大家都说:“刘家这个热心‘小家’真正为大家出了不少力呀!” 韩洪波:孝亲敬老50载 家住怡沁园小区的韩洪波今年73岁,他的家夫妻感情和睦,子女健康上进,老人安享晚年。
最令人称羡的当属韩洪波和妻子范秀珠孝亲敬老50载有余,作为女婿的韩洪波,更是赢得了小区居民“好女婿胜过儿”的赞誉。
1954年,韩洪波和范秀珠举家从湖北武汉迁到株洲,为了更好的孝顺岳父母,几年后也把老人接来照顾。去年上半年,韩洪波90多岁高龄的岳母不小心摔伤,造成粉碎性骨折,起初一般的医院都不敢接收这么高龄的患者,韩洪波想尽办法把岳母送医救治,给老人配备最好的病房和护理;老人病愈出院,韩洪波又请来专业护理人员在家照料。而韩洪波和范秀珠更是亲力亲为,用轮椅推老人出去散步,陪老人聊天,悉心照顾,体贴入微。
“只要我活着,就要让岳父母过舒坦日子!”年近古稀的韩洪波夫妇五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子孙后辈做出了最好的示范。殷水荣:夫妻携手经风雨 在泰华二村,现年44岁的殷水荣有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殊不知,殷水荣与妻子易水莲都曾遭遇双双下岗的困境,但夫妻俩相敬、相爱, 23个寒暑,始终不离不弃,携手相伴。
易水莲1995年从芦淞二建公司下岗,1998年,殷水荣也在棉纺厂下岗,下岗后,夫妻俩在家门口开了家小南杂店,妻子看店,丈夫进货送货,日子过得简朴而踏实。后来,因为门面的原因,小店被迫关了,俩口子靠打零工过生活,钱赚得不多,但夫妻俩始终恩恩爱爱,从没红过脸。
殷家双方父母都在农村,生活拮据,需要他们的照料。殷水荣岳父母身体不好,他们嘘寒问暖,老人逢人就讲,女儿女婿好。易水莲的姐姐离异了,且体弱多病,近几年动了两次大手术,殷水荣夫妇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全家人相互体贴,相互鼓励,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
“只要有爱,没有过不去的坎!”面对生活,殷水荣夫妇总是这么乐观。
“城,以盛民也”,东汉许慎把城市理解为容纳市民的“容器”,言下之意乃唯有民乐居,城才能文明。诚如,城市是一杯水,家庭如方糖。只有方糖多了,这杯水才会甜起来。
10户文明家庭里,感动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很多。采访中,许多家庭都说了这样的话:“我们的家庭、我们做的一切都再平常不过,谁都会这么做的。”的确,他们都很平常,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构成了一个个和睦美满的社会基本元素,正是这些平凡的家庭,组成了和谐幸福的社会。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而这些,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只有文明人、文明事,才能够搭建起文明家庭;只有越来越多的文明家庭,我们的城市才能在创建的征程中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