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国策终不悔——记全国优秀计划生育工作者、杏子铺镇计生协常务理事胡冬英
作者:杏子妇联      发布时间:2010-12-08 15:52:24

题记:这是一位伴随着全国计划生育政策走过来的老妇女主任;这是一位年逾花甲的基屋优秀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心和磊落情怀;这是一位优秀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40年的不悔人生;她将自己40年的人生奉献给了甜蜜的计划生育事业;她任劳任怨,将育龄妇女视为自己的姐妹,全心全意为她们服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她身患多种疾病,但为了方圆十几里的公益事业劳心劳力。40年的妇女主任生涯中,曾在国家、省市县镇各级获奖32次。     

在杏子铺镇,胡冬英称得上是一位资深的老妇女主任,1966年年仅21岁就开始担任先锋村妇女主任。从1970开始,伴随着全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胡冬英把人生40年的黄金岁月无私奉献给了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事业上。2006年退休前她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退休后她继续倾心关注人民疾苦,孜孜不倦奉献余热,多少感人的故事流传四方,在方圆几十里地方德高望重,有口皆碑。如果问,这一辈子她做过多少好事,走访过多少育龄妇女,恐怕没有人计算得清,包括她自己。     

“我是一名计生人,是计生事业给了我奉献真情的机会,我的每一天都感到很充实。”

不管是夏日酷暑,还是冬日严寒,在先锋村这个偏僻的大山冲里,在蜿蜒的田埂小道上,经常可以看到胡冬英匆忙的身影:她个子不高且还有点发福,但步履十分坚稳;微风拂起她鬓角的缕缕银丝,更显精神矍铄;一个橄榄绿的背包,背起她对计生工作沉甸甸的责任。与她同龄的好心人都说:“胡大姐,为了全村人的幸福,你已辛勤付出了几十年,现在该休息一下。”可胡冬英说:“我是一名计生人,是计生事业给了我奉献真情的机会,我自担任村计生专干以来,共32次获奖,全国优秀计划生育工作者、湖南省双学双比女能人、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市、县、镇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光环集于我一身。三十多年来,是乡亲们支持我,我的每一天才感到很充实。现在,我身体还行,要继续为我心爱的事业出点力才行。”今年63岁的胡冬英,3年前从村计生专干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她怎么也割舍不断几十年的计生情。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劝阻,主动请缨加入了计生协会这个群众性组织,并担任了先锋村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丰瑞责任区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杏子铺镇计生协会常务理事。在计生协这个工作岗位上,老将不减当年勇,开拓创新,继续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2007年8月30日,在双峰县大会堂召开的全县“生育关怀——幸福工程”启动仪式上,胡冬英又走上捐款台举牌认捐5000元。近三年来,她年年被评为省、市、县、镇计生协先进工作者。计生协会的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宣传党的计生政策,促进优生优育,稳定生育水平,不断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而在先锋村这个深受几千年“养儿防老”封建思想影响的闭塞小山村里,重男轻女,生男孩子传宗接代的思想犹为根深蒂固,计生工作开展难度非常大。但是胡冬英凭着几十年来的计生工作经验,凭着全村人对她的信任和爱戴,她以不折不挠的精神,不厌其烦地上门宣传劝说,找计生对象反复做细致思想工作,白天找不到人,晚上打个手电筒再去,一次没说通就多次登门,硬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她的顽强精神的感召下,3年来,先锋村仍无一例计外生育,计生对象“四术”都能及时到位,成为了全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模范村。陈亿元、胡品贵是一对男聋女哑的夫妇,已生育两个女孩,按照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必须落实结扎术。但由于还想生一个男孩,夫妇俩都不愿接受节育手术。由于他俩的特殊情况,交流起来确实困难。胡冬英每次到陈家去,只好带上纸和笔,与他俩进行书面交流,有时还少不了要伴以手舞足蹈以姿势助沟通。俗话说:“聋哑人易发横”。每当夫妇俩思想不通“发横”时,胡冬英就采取迂回战术,找俩口子的父母及亲戚朋友做思想工作,求得其家长和亲友的理解支持。连续半个月的时间,胡冬英单独上陈家7次,陪同其亲友去了6次,工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元月,夫妇俩终于乐意接受节育手术。胡冬英笑了,立即陪胡品贵到杏子铺镇计生服务做女扎。术后,胡冬英又不忘提着鲜花水果到陈家看望,左一个手势右一个动作,向他俩问寒问暖,弄得夫妇俩热泪盈眶。现在,陈亿元、胡品贵的两个女儿也长得健康漂亮,比其他家的孩子格外听话懂事,小家庭生活过得幸福美满,夫妇俩精神乐观,逢人就打着手势把胡大妈夸。大屋组向晚英也是两女户,胡冬英发动计生协会的同志,采取多数人做少数人工作的方式,顺利引导对象落实了结扎手术。 

“只有用力、用心去做自己喜爱的事,用温情去感召他人,才能把事情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就是如此。”

有人说;“搞计划生育的,都是铁心肠,霸得蛮的”。可胡冬英是个在计生岗位上摸爬打滚几十年的“菩萨心肠”的人。她在做计生对象思想工作的同时,特别关心计生对象的疾苦,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用温情去感召他们。不管是在村计生专干的岗位上,还是身为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她的口头禅总是:“做自己喜爱做的事,就要用力、用心去做;计生人只有用温情去感召计生对象,才能把事情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就是如此。”丰瑞责任区和丰村尚仁组有个胡育时,妻子幼时因病导致智力低下,神志不清,自己又是个糖尿病患者,家庭经济十分拮据,更谈不上买奶粉给小孩子吃。当胡冬英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自己在长沙购买的价值100多元专治糖尿病的药品赶到胡家,鼓励夫妇俩树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临行时,胡冬英又掏出口袋里仅有的150元现金,塞给胡育时的妻子,并反复叮嘱她要改善家庭生活,给丈夫买些营养品给儿子买些奶粉。目睹了这一切,胡育时这个硬汉子再也禁不住泪流满面,伸出颤抖的双手连忙拉着胡冬英的手泣不成声地说:“冬妈,您是我家的恩人呀,等娃儿长大有出息了,一定好好报答您!”宣峰村的伏红英是个外地女子,早年从山东千里迢迢来到湖南,选择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婚后,喜得“千金”。经小两口商量,本欲在第二个孩子分娩后就接受结扎术。可婆婆见又是个“千金”,怎么也不同意儿媳去做结扎术。弄得小伏成天忐忑不安,最后下定决心提出与丈夫分手,让别的女子来如婆婆的愿算了。这一情况被胡冬英掌握后,她便多次上门耐心细致地做其婆婆的思想工作,并将红英接她到自己家里来“坐月子”,亲自给小孩洗澡、换衣,还开导她说:“你婆婆思想封建,只能夫妻俩去耐心说服她,不能赌气影响夫妻感谢呀!”说得小伏的脸红了。最后,红英壮起胆子说:“妈妈,你真好,我父母远在山东,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妈。有妈做主,我明天就去结扎。”第二天,红英在胡妈妈的陪同下,欢欢喜喜地接受了结扎术。术后,胡冬英又多次上门看望,或是为“女儿”提篮手果,或是为“外孙”买点奶粉,还不忘为“女儿”的婆婆捎点什么的。胡冬英从生活上给予小伏处处关心,逢年过节还将一家四口接到家来团聚。不是亲娘,胜似亲娘,小伏感动了,她婆婆也感动了。于是,在婆婆的安排下,红英选择中秋吉日恭恭敬敬地拜了胡冬英这个妈。 

“计生协会既然是群众团体,身为计生协常务副会长就要为群众办事,群众满意了,计划生育工作就自然而然地做好了。”

胡冬英热爱计生协工作,也热衷于村里和责任区辖区内的公益事业。她认为:“计划生育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千家万户,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计生协会既然是一个群众性的组织,就应该做有益于群众、造福于子孙后代的事。身为计策协常务副会长,就要为群众办事,就要依靠群众,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群众满意了,计划生育工作就自然而然地做好了”。红阳村的利民桥至丫婆桥路段,路面坑洼不平,晴天尘土满天飞,若碰上下雨,更是泥深路滑,根本不能行走。而这里又是学生的必经之道,每天都有近千名中小学生要经过这里上下学。一到雨天,学生只好绕道于垅田埂,一不小心就会滑入田中泥坑,既不利于通行,也给群众生产带来不便。胡冬英便与责任区驻村干部及红阳村的村干部商量,发动群众把公路修好。她主动出资1万元,叫车子运来窑渣与石子,还组织该村计生协会的理事们上路仗义务工,不到半月,一条长1000米的乡村大道终于成了“通途”,过路行人都夸胡冬英是“大伙儿的贴心人”。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遍全国,山青水秀的水府庙两岸在这春风的吹拂下,更是春意盎然。杏子铺镇到处进行联村公路硬化,水泥公路在库区延伸,呈现一派新农村建设的景象。和睦亭至大丰段公路率先进行硬化改造,丰瑞责任区和各村支书一致推选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冬英担任资金募捐组长。二话没说,胡冬英主动挑起这个重担,并带头第一个捐款1万元。为了筹措资金,她背起行囊,独自上长沙、下广州,找本村知名人士和在外的务工经商人员募集。有一次,当她只身出现在广州火车站时,几个心怀不轨的青年盯上这个乡下老妈。小青年冷不丁从她背后窜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胡冬英只觉得天昏地暗,当她意识好摸了摸自己的耳朵,一对金耳环没了,耳廓崩裂了,鲜血直流,连肩膀上衣服都被鲜血浸透了。此时,委屈的泪花在孤身一人远在异乡的胡大妈眼眶里直转。但当她想到此行的任务时,她只好强忍着剧疼,找到就近的医院稍做了包扎,又毅然继续踏上筹款之旅。半月后返家,由于伤口没有及时得到妥善的处理,她终于住进了医院。胡冬英的义举和故事,极大地感动和鼓舞了许许多多的人,和大公路很快就筹措到40多万元资金,路基改造顺利进入了施工阶段。现在,每当人们行进或驱车在和大公路上,无不从心底里默默为胡大妈祝福:“好人一生平安!”每当人们想起胡大妈,就自然坚定了维护国策搞好计划生育的信念。

胡冬英家境并不怎么宽裕,老公是粮食站的下岗职工,每月退休工资仅700元;尽管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工作,结婚、购房、生孩子,还得父母支持一点;为了生计,也为便于联系计生对象,胡冬英当起了邮政代办员,每天走东家,串西家,获得一笔微薄的收入,可对于公益事业,胡冬英是个名副其实的慷慨解囊的人。丰瑞中学修路,她主动捐款1万元;和大公路改造,她又带头捐款1万元;先锋村村组公路硬化,她又拿出3万元;丰瑞中学扩建,她捐款5000元;邻村红阳小学危房改造,她献了1000元的爱心。至于村里五保户、计生特困户的接济,就更不用说了。熟悉她的人都说:“胡冬英为了他人,却节俭了自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胡冬英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正如远方天际的晚霞,光耀四射,炫丽夺目。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