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琼英,女,现年31岁,于 2007年元月担任杨林寨乡妇联主席以来,围绕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组织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她总是尽心尽力不打折扣地完成,特别是带领全乡妇女勤劳致富,创造了佳绩。
一、热心工作,积极充当乡党委、政府落实妇女工作的桥梁和纽带。
乡镇的工作千头万绪,而妇女工作又是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妇联主席,邹琼英深知要把吸引党政的注意力、积极争取党政重视这篇文章写好。几年来,她始终做到“两勤”:一是勤汇报。乡镇事务繁多,她见缝插针,采取口头汇报与书面汇报相结合,事前事中与事后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向领导汇报妇女工作,取得党委、政府对妇女工作的重视。二是勤调研。在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农户”、“双学双比”等系列活动中,她注重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培养妇女中的典型,并积极推介典型,号召广大女同胞在各项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如杨林寨乡合湖村妇女康小元与丈夫在外种植蔬菜,一年纯收入10多万元,于是邹琼英积极配合包村干部特邀她回乡,推介成功经验,首先是逐户指导合湖村、周家台村发展蔬菜种植,再向全乡推开。同时,引导康小元在该乡创办了无公害蔬菜协会、在县城开办了无公害蔬菜放心超市,还成立了杨林寨乡农村妇女科技致富推广站和信息站,在她的带领下,该乡涌现了一大批增收致富的女能手。
二、发挥娘家作用,诚心维护女同胞的权益。
杨林寨乡是一个移民乡镇,四十年前来自新化山区,由于不同的文化底蕴,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比较浓。但如今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感受着开放的气息,却与潜意识中的传统观念时常发生冲击,因此,该乡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比较多,涉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事情也自然比较多,并且调处难度大。面对复杂困难的情况,邹琼英没有退缩过。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同事的配合下,仅2009年,她顺利调处了各类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矛盾纠纷12起,其中挽回濒临破碎的家庭4个,为全乡的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发挥金桥作用,把爱心献给妇女和儿童。
通过工作实践,邹琼英认识到妇女地位的提高,要凭自身的实力,凭女性在参与社会事务的处理、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各个方面显示出来的重要性。为了证实这一点,她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助该乡妇女,鼓励女同胞自强自立,使她们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每年开展一次“巾帼创业星”评选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妇女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该乡涌现出康小元、黄小明等一大批致富带富帮富的巾帼英雄,特别是康小元同志,当选为全省第十届妇代会代表,当选为湘阴首届“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今年又被评为全国城乡妇女建功先进个人。邹琼英还十分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她都要下到幼儿园,与师生共度节日。特别是2009年,她还邀请了县政协、县妇联领导,一同去幼儿园进行慰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四、心心相印,努力成为广大妇女的知心人。
几年的妇女工作,邹琼英深深认识到:首先,作为乡镇妇联主席,需要不断学习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妇女工作要接触形形色色、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女性,不可能只局限于和某一个年龄层次的人打交道,只有在学习中掌握不同层面妇女的基本特征,才能与大家和谐相处,才能充分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一个好汉三个帮,光杆司令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该乡每个村配了文化素质较好、政治觉悟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妇代会主任。在该乡健全了妇女工作网络后,她便千方百计发挥网络的作用。定期举办工作汇报会,组织她们座谈,推介工作经验,畅谈工作体会探讨工作盲点,确定重点工作对象。第三,要深入群众,作普通妇女的贴心人。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广大妇女的共同参与。而目前,随着许多男劳动力外去务工,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妇女,这些妇女除了应付繁重的家务,也会感到精神空虚。基于此,邹琼英时常下村,挨家挨户串门,与这些留守妇女拉家常、谈生活,并与她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这几年,深更半夜打电话向她倾吐心声的现象,已是不足为奇的常事。实际上,她也乐此不疲,她常说:身为妇女工作者,能够成为妇女的知音,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几年来,在邹琼英的积极努力和发动带领下,杨林寨乡的妇女工作风声水起,连续几年被县妇联评为先进单位,特别是今年该乡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而邹琼英本人则作为乡镇妇联主席的优秀代表将出席岳阳市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