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之,男,1941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全家(户口人数)7口人,实际人数15人。1964年参加工作,曾长期在基层及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原工作单位为省金环进出口总公司(2006年已由国资委全面清理为破产企业),配偶费季梅,1945年出生,中共党员。原在长沙市五金站工作,现全家户口所在地为长沙市芙蓉区蓉园派出所(蓉园社区)。
主要事迹
1、无论在基层工作和省委、省直机关工作期间,一贯勤政、廉政,一贯遵纪守法,一贯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任何贪污、行贿、受贿行为。就连自己过生日,也从未收过任何人一分钱的礼。尤其今年70岁,在发出的邀请函上就注明:“情胜万金,概不收礼。”同时严格教育子女,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不仅经常召开家庭会议,总结表彰子女成绩,而且写出《齐家之道》、《处世之道》、《为官之道》严训子孙。四个子女个个兢兢业业为党工作,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违法、违规、违纪现象。《齐家之道》与《处世之道》、《养生之道》等在朋友中广为流传。详见附件。
2、设立了家庭奖励基金,每年春节团聚之时,全家进行评比。现在基金数额已达10万元。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刻苦学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及有突出贡献的家庭成员。实施若干年来,深受大家拥护、并且效果极佳。这样既体现家庭合谐有序,又体现家庭成员积极向上,还体现合家其乐融融。
3、建立了家庭阅览室和图书馆。现家庭藏书近万册,有两间大书房,及一个书库。而且每年订报纸、杂志40余种(均有发票可查),特别是十多年坚持剪报,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国内大事、国际大事、伟人风范、祖国情怀、反腐倡廉、养生保健等80余类。李震之及其配偶每天看书看报时间从未少于两小时。家庭成员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特别是全家讲究文明卫生,坚持近35年用公筷,从未间断。全家所有成员均利用现代传媒接受信息,关心国家大事。同时,使个人品德建设等方面明显提升。
4、李震之有句口头禅:“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人不学习要落后。”他自己从不打麻将、不打扑克,一年就打那么几次骨牌。只要一有时间就坚持看书学习。由于坚持不断学习,涉猎各种知识,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堪舆学、民俗学、地理环境学等方面造诣很深。曾在中央及地方刊物发表过数十篇论文,编著出版了《世纪风》、《韶山毛泽东》、《吟咏湖湘》(300多首诗全部为嵌字诗,可谓中华一绝)、《笔墨情趣》等。李震之记忆力很强,中学时代读过的一些课文现在还能十分流畅的背诵。他特别教育孙子不玩电游,多读书,多背书,五个孙子(其中有一对龙凤胎)学习成绩都属上等。
5、李震之现任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艺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其主要业绩已载入《中华名人大典》、《翰墨名家精品大观》、《中国艺术名家精品典藏》、《中国当代诗词精品集》、《新中国60年突出贡献人物总览》等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