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雷,一名44岁的普通农村妇女,初小文化,家住岳阳君山区钱粮湖镇农科所,97年从一分场加工厂进入钱粮湖农场城建环卫站,在环卫战线上一干就是13年,她凭着对环卫事业的追求,不怕脏和累,任劳任怨,秉承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信令,把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一言一行引导身边同事和群众,用五尺扫帚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环卫之歌。
一、无怨无悔的选择
从建场的一条石子路到宽敞的两横两纵的水泥主街道(两横:振兴路、百花大道,两纵:人民路、常青路),钱粮湖镇快速迈进小城镇。为了管好城镇,为居民创造舒适清洁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97年原农场政府增招环卫、绿化工人,当时正值风华正茂的刘春雷毅然选择了工资微薄、辛苦的环卫绿化工作,从此,便与街道清扫、垃圾清运以及花花草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环卫、绿化的酸甜苦辣只有环卫工人才知道,工作环境又脏又累;工作时间不分寒暑、没有节假,每天必须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社会地位低下、工资低,致使这个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人看不起。刘春雷在工作中每每规劝不要乱倒垃圾、爱护环境卫生时,常不被理解,甚至受委屈,每当这时,她总是默默忍受。她开导身边的同事:“环卫工作虽脏苦累,却与大家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我们从事这份工作就有一份责任”,“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她总是很乐观,抱着“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信念,坚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环卫第一线。
二、爱岗敬业作表率
为了集体、为了群众,刘春雷用辛勤的汗水、艰辛的劳动,甚至健康换来了整洁的道路环境。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不知要吸进多少灰尘和臭气,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但她从不记个人得失,常主动请缨挑难的街道扫、拈最脏的事做,虽说是一名女职工,但不比男职工差,小疼小病从不请假,咬咬牙坚持再坚持,有人笑她傻“一女的干吗争强好胜”,她只是淡淡一笑。
2005年7-8月份高温酷暑,正值全国非典流行,镇政府为了群众安危,杜绝疾病传播,要求城建环卫站在做好日常的环卫、绿化工作的基础上,对街道、居民区、学校等进行药物消毒。面对持续高温、强劳动、非典恐慌和职工人心不定的情况下,刘春雷积极响应政府,支持单位工作,主动请缨做别人不愿做、怕去做的工作,从早上6点直到傍晚9点,在完成责任段环卫、绿化任务后,背着喷雾机到社区、学校、机关进行药物消毒,积极向居民宣讲流行疾病的预防和散发非典传单,她带动了身边的同事,也感动了群众,受到社会的好评。
2007年末,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盖了天、封了路,人们因雪封路被搁异乡。雪灾牵动着家家户户,也牵动着刘春雷的心,她首先想到的是路滑居民出行不便,是设施和树木是否完好,在没接到单位通知,就率先带着铁锹和竹篙清理积雪,清除树木积雪,一定程度既减少了大雪造成的损失,又方便了群众。
三、真情言传带动人
刘春雷以身作则为环卫绿化树立了良好形象,用真情和关爱引导同事和群众自觉爱护公共卫生。她在干好本职之余,积极参与社区宣传活动,跟群众细心讲解环卫条列,说服教育同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深受群众的好评。在生活、思想上,她像大姐一样关爱同事、乐于助人,通过一点一滴、深入细致的工作,用真诚感染身边的同事与群众,让人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努力搞好城市环境卫生。
刘春雷就是这样一个为人低调、干事执着的普通环卫工人,她的工作得到了全镇干群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多次获得表彰:2001、2003、 2007年,被单位评为年度“先进个人”;2005年被君山区政府评为“城市美容师”;2008年,再次被镇政府“先进工作者”。
晨曦初升,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挥动着手中的扫帚为大家创造洁净的环境,她——刘春雷,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谱写着一曲不平凡的人生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