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长期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往往招致老师、家长的冷眼乃至训斥,甚至遭到同学的嘲讽与歧视。长此以往,导致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失去学习的信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
一直以来,天心区裕南街街道关工委十分关注青少年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成长,并立足街道实情制订了具体措施以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多方携手,分析成因,制订计划。建立领导联点制,明确相关责任和实施步骤,领导联系学生,与学困生交流,及时了解转化动态。“五老”经常走访困难学生,并在逐个分析学困原因的基础上,从学生能力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困生制定学期进步计划,使之“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二、同伴互助,家校合作,社区关注。街道根据学生情况建立详细档案,主动协调配合学校,充分发挥学伴互助的作用,社区积极关注孩子们的变化。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有困难及时跟志愿者联系,这样不但能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减轻学校和家庭的负担。一帮一、小组合作、志愿辅导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帮教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实向家长反馈,及时取得家长的理解和帮助,共同督促和改变学困生的一些不良习惯。
三、建立档案,科学分析,因材施教。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自然性格、喜好就不一样。那么,他们学困的原因自然不同。为了避免工作的盲目性,街道通过组织“五老”走访、深入青少年群体等来了解孩子们的需要和困惑,进行科学分析,组织因材施教,分类帮扶。
目前,在街道关工委的积极倡导下,“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已经在辖区范围形成广泛共识,文明和谐的友好氛围也愈渐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