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理想
——记娄星区杉山镇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优秀高校毕业生曾海军
她叫曾海军,现任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党委书记。是93届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在农村这片辽阔的海洋中当一名固土守疆的“海军水手”已整整18个春秋。在这18年中,她的大学同学经常问她:“农村工作又苦又累,收入也不高,作为大学毕业生,你觉得值不值?”她总会真诚地对他们说:“很值,真的很值!”因为她把她的激情和汗水都挥洒在农村这块热土上,因为她把她的青春和追求都置放在杉山这片澄澈的天空中。在这里,她收获了情谊;在这里,她接受了锤炼;在这里,她升华了理想;在这里,她实现了价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通过艰苦环境的磨炼,她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更加丰富,工作能力和学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的素质和精神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工作尽管很苦、很累,也没有什么权,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能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她的内心也充满了快乐和自豪。用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所说的:苦并快乐着,就是她在农村工作和成长的最深体会。
一、农村基层有苦有累更有甜
1993年大学毕业,她先后在娄底市的四个乡镇工作过,特别是1996年调到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后,一干就是14年,大家都知道,乡镇特别是这些欠发达乡镇的基层干部,目前生活还很清苦。工资收入比较低,像她这个乡镇一把手,年收入也只有2万余元,养家糊口尤嫌不够。这里,向大家讲述一个她身边的小故事,今年镇里一名机关干部得了尿毒症,面对换肾所需的20多万元巨额医疗费,他一个男子汉流着泪跟她说:“书记,我上有80多岁的老母,下有10多岁的儿子需照顾,救救我吧。”作为他的同事,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心真的很酸很酸,控制不住的泪水顺流而下,在财政无力解决的情况下,她发动全镇上下募捐14万元,才延续了他的生命。镇里大部分的乡镇干部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尽到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特别在农村基层工作量很大,正如大家常说的“上头千根线,下面一针穿”,乡镇干部既要下村、下企业了解情况,解决群众和企业的矛盾与困难,协调各种关系,又得围绕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四处奔波,加班到晚上10点以后是常事,有时为处置突发事件甚至通宵旦旦,极少数老百姓有时在工作上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诋毁、谩骂。基层工作的18年,也给她留下了失眠、偏头痛的病根,曾三次晕倒在岗位上。另外,农村工作的性质也决定了乡镇干部不一定要是专才,但必须成为通才。工作中,她常常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只要有时间,她都会静下心来,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得与失,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和服务水平。农村工作尽管苦和累,但和农民相比,她觉得这种苦和累,根本算不了什么。记得04年春节前,她到石垣村去慰问一个贫困户,在田间地头,我们找到了年近70的女主人,女主人接过递来的一袋米、一桶油和一点慰问金,对她说:“领导,我家已一年多没吃过油了,现在闻到油味就想吐,你把油送给其它困难户吧。”她一下愣住了,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一句话都说不出口,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这个农妇,她只好黯然地含着眼泪离开,内心一种有愧于老百姓的愧疚感犹然而生。从此以后的几年,她带领全镇上下,克服各种困难,硬化了所有的通村公路,解决了全镇的人畜饮用水问题,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企业68家,还设立了300多万元的扶贫解困基金,对贫困家庭及时进行救助,实现了杉山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每当看到生活条件改善了的老百姓一张张满足的笑脸,她的心比蜜还甜。
二、群众工作有理有节更有爱
有人说:21世纪什么工作最难做,那就是群众工作。但她认为,只要你心中想着百姓、爱着百姓,一切以百姓的根本利益做为工作的出发点,自然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所有的工作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她常牢记:当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食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她工作时间最久的杉山镇,曾是 “湖南省首批超亿元乡镇”、“湖南省首批小康镇”。但1996年国有恩口煤矿倒闭、2006年移交地方管理后,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凸显。各种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不断,自2006年以来,共发生100人以上大规模赴市进省上访闹事事件17起,进京上访15人次,有一个居民陈健,甚至以极端行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8.18娄底爆炸案”。作为杉山镇的主要领导,当时她承担的压力不知有多重。面对这种困难局面,她深知,堵是堵不住的,关键的是要带着感情为老百姓解决困难,使杉山走出困境。针对存在的困难问题,她多次向省、市汇报,引起了原省委书记张春贤、常务副省长于来山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同时,在群众对工作不理解的情况下,她带领所有干部,走村串户深入到每一个群众家里去,苦口婆心地做解释说服工作,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省委、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共争取资金2300多万元,解决了恩口矿区一系列事关民生的热点问题;争取政策支持,解决了恩口煤矿改制七大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使惠及民生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在全镇居民中全面普及。她这种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老百姓的心平了,气顺了,干部的形象和威望在老百姓心目中也高了。
三、科学发展有谋有力更有效
她出身于农村,也是一个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干部,所以,她热爱农村这块土地,更深切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她常常告诫自己,要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为群众多做几件实事、几件好事。不求青史垂名,但求问心无悔。在十多年的农村工作经历中,她也切实体会到:一个地方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将会困难重重。从2003年她担任镇长开始,为振兴杉山经济,她大胆地转换企业发展机制,采取租赁、转让资产等办法,盘活了9个镇属企业;依托杉山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做到以情动人,以情留人,积极妥善地解决农村土地征用、企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将老百姓引导到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中来。通过几年的努力,杉山已发展民营企业68家,2009年完成税收1300余万元,今年将突破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00元以上。经济发展了,为改变五保老人常年居住在低矮、潮湿、开裂的土坯房,生活基本没有着落,生病无人护理,晚景比较凄凉的局面。04年,她多方筹措资金130多万元,建好了一座占地30多亩,能容纳52名五保老人入住的高标准敬老院。在五保老人入住之日,她亲自跟车去接和安置他们,当时所有的入院老人围着她,不停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领导,在我们有生之年还能过上这种幸福的晚年生活,这是做梦都没想过的呀。此后每年过节,她都要到敬老院陪老人吃一顿饭。老人们看到她,都会喊:“闺女,你又来看我们啦。”此时此刻,她真的陶醉了。她真的不把它当作是一种政绩,只是完成了她的一桩心愿。
通过几年的努力,杉山的面貌全面改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存环境明显改善,各项事业都取得较大成就。连续三年,杉山镇被娄底市人民政府授予为民办实事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杉山镇党委被评为娄底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她多次荣立二等功,并获“勤政廉政、富民强市”、“勤政廉政、富民强区”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09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被评为省级落实科学发展观先进个人。
她深知,荣誉只是对她以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今后工作的一种鞭策。在农村工作这么多年,她确实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累,但18年的农村工作,让她对农民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央对农村的高度关注,党的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给她进一步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她常说:今生,我不后悔下基层,我为自己多年扎根基层而骄傲。今后,我将一如既往为了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尽情释放我的激情,放飞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