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六旬老人18年坚持助学
      发布时间:2010-09-02 16:05:59

“田伯伯,你来上海看世博吧。”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复旦大学学生周桃无数次给远在怀化芷江的田茂松打来电话,希望老人能去世博看看。为了省钱,田茂松老人一次又一次婉转拒绝了周桃的邀请。看似普通的电话邀请背后却隐含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一张海报牵动了他的一颗助学心          

1992 年9 月1 日,田茂松送儿子去学校报名,却意外发现校园外面甚是热闹,在给儿子交完学费之后,他带着儿子挤了进去,原本看热闹的他却突然表情严肃了起来,校外墙上贴着一幅希望工程的宣传画。画面上,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小姑娘睁着大眼睛,拿着笔坐在破旧的课桌前,“我们要上学”几个大字印在画的一侧,田茂松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心很痛”田老用这三个字形容着当时的感觉,可是一摸口袋只剩下50 多元钱!捐,还是不捐?他开始有些犹豫了,尽管自己在装卸队起早贪黑地卖体力,可每月收入才400 多元,爱人在家务农,两个小孩还在上学,平时家里连餐肉都舍不得吃,自己这么一捐,等于去掉了家里大半个月的生活费。可是海报中那女孩渴望读书的眼神却又是那么的让人怜惜。牙关一咬,田茂松把身上的钱全部投进了募捐箱,心情突然明亮了起来。          

回到家,田茂松没敢把捐款的事情告诉家人,只是努力的更加省吃节用,甚至戒掉了烟、酒。自从有了第一次的募捐行动,很快田茂松发现“助人乃快乐之本”,慢慢他仿佛染上了助人为乐的瘾,资助的学生一下从1 位增加到8 位。18 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田茂松共资助19 名学生,捐助现金达5 万余元,衣物80 多件,书籍140 多册,其中5 名捐助对象已经考上大学、12 人考上中专。          

为了助学捡垃圾  

随着资助学生的增多,田茂松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窘迫。 “资助的钱从哪里来?”成了田茂松的一块心病。一天,田茂松路过县城的一家废品回收站,看到有人在卖旧书报。他猛地拍了一下脑袋:“对呀,我也可以去捡一些废品来卖呀。”他兴冲冲地回到家,将扔在墙角的一堆废报纸和几只破锅扛到了废品站,卖了20 多元钱。田茂松很庆幸自己发现了这条“生财之路”,赶紧找出一个纤维袋,每天利用一切休息时间开始满县城的“捡垃圾”。熟人见到了他都纷纷“嘲笑”他傻,“自己家里本来就穷还学有钱人资助他人!”“年纪这么大了,还到处捡垃圾助学。”可是每每遇到这样的“尴尬”,他总是一笑而过。就这样,他把捡垃圾赚来的钱和部分工资存在了银行一个固定的户头,每到春秋开学之际,就把这些钱捐给他帮扶的对象。          

一捡就是18 年, 捡出了一个复旦生。现在正就读于复旦大学的周桃正是田茂松的资助对象之一。周桃是芷江侗族自治县禾泥坳乡人,因为家贫,在读小学时就面临着辍学危险。田茂松得知情况后,将他纳入了资助名单,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每年都资助他200 元学杂费和生活费,并给他送去课外书籍。2007 年,周桃考上了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周桃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田茂松,他通过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他最亲爱的田伯伯。听着孩子激动的言语,田茂松笑着哭了,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值!          

类似周桃这样接受田茂松资助的学生还有很多,看着这些自己捡垃圾资助的学生如今个个成材了,田老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61 岁的他不知道这条爱心路还能走多远,他希望子孙们能帮他延续下去,让更多的贫困娃读上书。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