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段文高中毕业,未能如愿以偿地考上大学。那一年,恰逢乡里招聘幼儿教师,为减轻家庭负担,早点就业,她选择了幼教,当了一名幼儿教师,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幼教生涯。
1999年,段文辞职来到县城一家民办幼儿园工作。一年后,接管了这所幼儿园。2001年3月,她承租了原桃纺幼儿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着手幼儿园的装修、招生,她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自制招生宣传画,冒着酷暑穿梭于各个小区、超市。人晒黑了,人累瘦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幼儿园正式开园的那一天,竟然有180多名幼儿报到了,让她在创业路上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生源有了,师资稳定了。优质的管理,特色的教学任务又提到了议事日程。在2002、2003年两年间,她曾两度来到省城长沙参加全省园长培训班,同时又前往河南的郑州,去张鹤立女士的幼教基地考察学习,将她独创的快速阅读教学法引进,几年里,该园的园本课程有了新的特色,优质的管理,优质的教学使得该园逐渐在众多的民办幼儿园中脱颖而出,段文的幼教事业扬帆起航了。
2003年5月,段文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这让她迈进了一个崭新的人生舞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政治生命里程碑里的一位关键人物——民进桃源支部的主委,时任桃源县体育局副局长的刘亚兰大姐,并经她推荐成为一名民进会员。正是这一身份,给段文带来了诸多的荣誉和责任——民进桃源支部副主委、县政协委员。在创办博爱幼儿园最艰难的时候,始终得到了民进市县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几年来,民进常德市委多次组织会内专家来段文的幼儿园指导工作,为教职工提供学习机会。在民进市委和民进县支部的关爱下,该园办学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办学成效突出,社会反响良好。2004年11月30日,该园由民进常德市委正式命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德市委(桃源)幼儿教育基地”。从此,段文把个人事业与政治追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她认为办好博爱幼儿园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事,还寄托着民进组织的莫大希望,代表着民进组织的社会形象,她的人生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旅程。一份耕耘,几份收获,2007年该园三喜临门,3月,被常德市教育局评定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8月,投资近肆佰万元的新园落成,幼儿园再次迁址;9月,被桃源师范学校指定为幼儿教师培训基地。
段文在耕耘自己的事业的同时,也收获着组织的关爱,她加倍地努力工作,来履行一个民主党派成员的职责和义务。几年来,写过有关基础教育问题《规范幼儿教育市场,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提案,有关民生问题《早日拆除原桃纺灵堂,保障周边居民良好生活环境》的提案;和支部班子成员共同撰写了《关于规范县城区内车辆临时停靠的建议》、《新建桃源县图书馆的建议》提案。2003年10月,撰写《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新时期统战工作者素质》的论文参加湖南省委组织的全省统战系统理论调研论文竞赛,获得三等奖。后来,她还先后撰写了《新世纪民主党派组织建设中的工作转型与自身建设》、《增强新形势下参政党思想建设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思考》、《我与民进》等论文均获市级优秀论文奖,本人也先后获得民进湖南省委优秀积极学习分子,民进常德市委优秀会员,桃源县优秀政协委员。
有人问段文:这些年,你个人成长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段文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这些年来,我收获的经济效益甚少,但我收获了组织的关爱,社会的认可,孩子的欢笑,家长的赞许。面对事业,我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来鞭策自己,永不言弃;面对生活,我以“失意时淡然,得意时坦然”来勉励自己,知足常乐。有民进组织的呵护,有统战大家庭的栽培,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展望未来雄心勃勃。今天,我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明天,我将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