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屋笑年华——记武冈市“书香家庭”张永华家庭
作者:武冈市妇联
发布时间:2010-08-04 15:31:08
到过张永华家里的人说,他家和别人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书。他家藏书之丰,令人惊叹。现在人们的房子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豪华,书却越来越少。对于张永华来说,家里要是没有书,他就不能想象他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走进张永华的书房,就好象走进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20多平米的书房里,2000余册藏书,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三个大的书柜里。
张永华,现任武冈市农机局党组书记、局长,教师出身,曾任武冈市秦桥中学校长、秦桥学区主任、武冈七中校长、辕门口学区主任和市政协办公室主任,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思考。他从小爱读书,对有字的纸片,他也会读得津津有味。
说到小时候读书,张永华记忆犹新:“我小时候没什么书,只有教科书。偶尔听说哪家人有本书的话,那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人家不肯借,我跟人家说好话,软磨硬泡也要借到手,然后就如饥似渴地把它读完。象《三国演义》、《水浒传》、《欧阳海之歌》,就是这样借来读完的。那时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另外还能读到的就是报纸,有时候商店用来包东西时的报纸我也会把它们弄平了读完。没书啊。”后来进城了,人家逛街,他逛书摊逛书店,而且这一逛还逛出了心得。他说:“书店有新书,那也要看看是什么人写的,还有什么出版社出版的,不能什么书都往家里搬。比如词典之类的工具书,我会选商务印书馆的;若是翻译,三联出版社和别的出版社都有,我会选三联。书摊上有时会有意外的惊喜。”后来有机会出差,不管到什么地方,心里惦记的,就是希望能有意外的收获,实在买不着书,哪怕买一期新出的说书的杂志,也不愿让手空着。
随着工作的变迁,他的藏书也由开始的纯粹的兴趣如文学、教育、历史等向新闻、管理、政治和农机等工作所及扩展。值得一提的是,三年前他调任武冈市农机局党组书记、局长时对农机还一无所知,完全是个门外汉,半年后,他对农机管理、农机业务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有关农机的法律法规,他张口就来,让多年在农机局的同行们打心底里佩服不已。
张永华不仅买书,更重要的是会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过的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他的印迹。剪报,摘要,摘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一样都不少。家里的书房就留出了专柜放置这些东西。
他会写下自己工作之余的所思所得。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工作上的经验写下来。虽然当校长的时候比当普通教师忙,事情更多更杂,要思考的事情也更多。他做的笔记和收集的资料、发表的文章有上百万字,参与编辑的书籍有6本。
他的妻子,林再英,武冈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张永华有时会打趣,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爱读书的女孩子不多。”张永华说。“不过,工作以后还爱读书的男孩子也不多啊。”林再英也笑。林再英看的主要是跟工作有关的教育类书籍。自己还写出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并有多篇获省市级一等奖。她的勤奋得到了回报。良好的知识储备使她的教学极具特色,她所教的班级是“常胜将军”,从未考过第二,一直是第一,因此工作中不仅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获得家长的认同,更是获得了学校和同行的好评,由此多次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是武冈市十佳师德标兵, 10余次获武冈市人民政府立功、嘉奖,是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到省教委的表彰。如今功成名就的她,早早被评为小教高级教师,本已可以不要承担过多的教学工作。但她说,作为老教师,她有责任给年轻教师做好表率。除此之外,她读的就是生活类的书籍了,她认为这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家里人有个头痛发烧,她会按照书上说的找来原材料熬粥作汤减除这些小病小痛。
最令张氏夫妇自豪的是他们的女儿张笑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他们一直远离打牌、搓麻将、K歌等娱乐活动,有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就是书香氛围浓厚。在父母的影响下,张笑男从小就爱读书。一家人在晚餐后,外出散步一个钟头,回家就学习,看书。张笑男把从父亲那里学到的读书方法完全用到了自己的学习上。她小学毕业后以高分考入武冈二中就读,六年后考取华北水利水电学校。在华北水利水电学校就读期间,获2005-2006年度校一等奖学金,学校征文比赛获二等奖;获2006-2007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一等奖学金,2007-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学校女子篮球队队长、羽毛球裁判,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高、跳远、跑步等项目的校运会中不是金牌就是银牌。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立志出国留学。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的这句话仿佛说的就是张永华一家人,他们在满屋的书香里笑度年华,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