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担道义——记新晃县人民法院兴隆法庭庭长 杨 真
发布时间:2010-08-02 08:57:37
杨真到立案庭工作6年,审查立案864件,没有一件错案,收退诉讼费没一分差错,接访当事人、群众2100多人,没有一起接访被上访告状。到审管办工作两年,全院司法绩效、案件质量评查位列全市前列。2009年接受院党组的安排到兴隆法庭担任庭长,全年共审结民商事案件及执行案件57件,所结案件无一件上诉案件,全庭所办案件的相关绩效值在全院也名列前茅。她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共青团员、妇女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法官、五好法官。
用牺牲方便群众
“用我的赤诚换取你的信任,用我的牺牲换取你的方便”。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落实司法为民是她的努力与追求。在立案庭工作期间,她接到一位老人赡养纠纷的信件,经请示领导减免诉讼费后,和另一名女法官翻山越岭到步头降乡土鹿坪村上门为老人立案,并多次做老人子女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错误,照顾老人安度晚年,从老人感激的目光中好体会到社会弱势群体打官司的困难,经她建议我院立案庭率先推出电话立案和信件立案,“一个电话一封信,法官立案上家门”,该做法先后被《人民法院报》、《当代法制报》、《重庆法制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推介。2005年,她又倡议实行“假日立案”,只要符合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随时立案、诉讼。在新晃做生意的邵东人黄某是“假日立案”的受益者,2005年11月15日,他了解到拖欠自己货款的某公司有10万元刚存入银行,为了防止存款转移,黄某决定到我院立案保全,但这天正好是星期六,他不知法院是否上班,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立案庭,正好那天杨真值班,她严格审查后,当即予立案并备齐有关手续到银行依法冻结某公司存款8.5万元,从而保障了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她和庭里干警一道印制了“当事人诉讼提示卡”,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当事人打官司的基本常识,内容包括诉讼文书的格式、怎样立案、举证责任、诉讼费交纳、诉讼风险、应诉、答辩、诉讼保全、审限、申请执行及对审判人员监督等共计15项之多。她还在立案大厅设导诉台,引导当事人诉讼,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当事人立好案。
在兴隆法庭工作期间,为了方便当事人,她和全庭干警经常牺牲休息时间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整理案卷,学习业务,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用赤诚奉献社会
江海浩荡,有赖百川齐归”,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分工有差别,但人民法官为服务人民的宗旨不会变。她除了立案庭业务,还负责法院妇女工作,多年来,她带领全院女法官三月学雷锋,六月搞支农,九月献爱心,年底送温暖,用赤诚奉献社会。2003年以来,她倡导全体女法官集中开展“学习用心、在职安心、接待热心、工作尽力、处事公心、服务诚心”的“六心”竞赛活动,切实转变审判作风,树立女法官良好形象,推动全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她组织女法官司法为民献爱心活动,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出发点,解民忧,排民难,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人民。她们每年都在院扶贫联系村选一名特困生作为助学对象,先后为4名特女困生捐助书杂费4200余元,送去各类图书100多册,捐献衣物、学习用品80多件。2002年9月,全院10名女干警步行40余里山路赶到米贝乡大塘村,给特困生蒲冬寒送去320元学费,也给她送去了温暖和鼓励,使她得以继续上学。三年来,该院10名女法官共开展上门立案,开庭、调解等服务284次,送法下乡12次。
为增强女法官凝聚力,她先后组织女法官到该县最偏僻的米贝乡石羊洞村看望“当代女愚公”80多岁的修路老人杨淑媛,学习她坚韧不拨、无私奉献精神,到贵州省梵净山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用饱满精力投入工作,并组织女干警参加了全县“母婴保健杯”女职工接力赛,显示她们生机活力和团结奋进的良好风气;组织女干警到江西井岗山、贵州遵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005年至2008年她先后到上海浦东区法院、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东营市中级法院参观学习,显示我院女法官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本单位哪位女干警生病、生小孩,父母生病,她总是及时组织女干警前去探望,排忧解难,及时送去组织的温暖。
用真情温暖百姓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在很多人心中,法官代表着威严,但她常把“百姓冷暖记心头”,与百姓之间保持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绪,铁骨柔情无悔为民。2006年的8月一天中午,她下班时发现立案大厅外有一七旬老人坐在地上,忙上前去询问,才知是林业庭一刑事失火案件的当事人,因记错开庭时间来到法院,由于天气炎热,身体感到不适,躺在地上休息,她本可一走了之,本能地把他扶到办公室椅子上,给他倒来水,又给他买来药,等他稍微好转,再到食堂端来中饭,等他吃完后,就通知林业庭的干警一起送他到汽车站,并给他买了回去的车票,老人激动地说:“新晃法院杨法官比自己亲生闺女还亲”。 2009年6月,鱼市镇一老妇到法院状告儿子不赡养她,当她了解老人生活困境后,生活无着时,当即掏出一百元钱给他,解了其燃眉之急,并亲自找车送老人回家,使老人感动得泣不成声。多年来,多少次面对身陷困境,孤立无援的当事人,她5元、10元、20元、50元,解决他们的一顿饭,一趟路费,为他们申请减免诉讼费用,一句“百姓冷暖记心头”诠释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赤子情怀,而她在案件审理中,能做到公正司法,廉洁司法,她曾经承办一起经济纠纷案件,当事人托朋友送她二千元钱,见她拒收,以为她嫌少,可她说:“钱是少了,因为法律无价,公正无价,法院荣誉无价,我不想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私利,更不想给法院抹黑”,体现了一位人民法官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