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我得知母亲的成长经历后,我就萌生出给母亲写一本书的念头,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母亲,自身经历坎坷,却顽强不屈;为子女付出,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在还没记忆之时就被亲身父母抛弃,而被现在的外公外婆收养。外公外婆是个追求享乐和吃穿的人,无儿无女的他们在吃穿上并没有亏待过母亲,母亲说,逢年过节她还是能吃上一个鸡腿,几片鸡肉的,衣服也能穿得暖,但都是些不合身的衣服。在母亲稍懂世事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学会了用旧布料为自己做新衣,那时候家里穷,没有缝纫机,做衣服全靠手工针线,一个针脚一个针脚的缝,但是母亲做出来的衣服却能让大人们也连连赞好。
家里原本是没有钱拿来供母亲念书的,外公有分钱就拿着兑酒喝,母亲是在答应他们如果念书也绝对不影响家庭生产和做事的情况下,才获得读书资格。母亲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把猪草剁好,把水挑好,放学回家后,还得包捡能烧一天的柴,在做完这些事情后,再负责放牛,放牛是母亲最喜欢的,不仅仅因为轻松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会儿,母亲才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尽管这样,每年的终考,母亲还是稳稳地遥居第一。就这样半工半读一直念到初中。现在年过半百的母亲还能流利地背出她们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和毛主席语录。
在外公的封建思想作用下,母亲被勉强供读完初中后就一直留守在家,等着被嫁。因为人漂亮又能干,当时上门提亲的人有很多,中间也有很多条件不错的人,不过母亲始终没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母亲跟父亲的结合,来源于一次偶然的经人介绍的。当时父亲正在参军,媒人只是拿着一张父亲的照片过来,可奇怪的是,母亲竟一眼相中了,父亲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兄弟姐妹多达十人,外公外婆迟迟不肯答应,母亲就以绝食相威胁,迫于无奈,他们只得答应,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初母亲的选择是正确的。
母亲和父亲结婚的第一年就怀上了我姐姐,爷爷是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老人,他一听说母亲生的是女孩,一个月没进来看过母亲和初生的姐姐。而奶奶,则每顿做些又干又涩的菜干,并不管母亲吃或不吃。以后的日子,母亲就这样地过来了。第三年,又怀上了我,还是个女娃,爷爷奶奶这次是看都没看一眼,转身就走。坐月子时期,还是外婆帮着带姐姐和照顾母亲和我。因母亲怀我的时候极缺营养,我生下来许久还是又黑又丑,再加上体弱多病,很多老人都说我是养不活的。但母亲没有放弃,她坚持着用稀饭喂活了我,并背着我洗衣做饭,去生产队挣工分,而我,据说也特别的懂事,尚在襁褓就会配合着母亲的扁担将头转来转去。母亲说这些的时候有些淡然,但我能够感觉这么多年来母亲养育我的难。
我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母亲是很支持的。她最初的考虑并没有太多崇高伟大的东西在里面,她只是简单而朴实地认为,女孩子有份稳定塌实的工作就好。为了考试,让母亲操碎了心。考试前一个月,她为了我能好好看书,每天做好饭菜叫我,乐此不疲地为我承担所有的家务,包括帮我洗自己的内衣内裤。考试那天,正巧是我来月经的第一天,我一直都有痛经的毛病,而且常常痛得休克,那天母亲清早就起床帮我按摩肚子,然后照着书上的配方特意帮我搞一份食物套餐,没想到竟然异常见效。考试一整天,我肚子都只是隐隐作痛,并没有影响我正常发挥,结果一考就中。后面说起这事时,母亲说其实她早就算着我快要来月经了,时间可能跟考试时间相冲突,那次在看书时无意之中看到这个方子,就收藏起来,没想到还真的很管用。
考上公务员的第二年我就谈恋爱结婚了,很快就有了身孕。自己身为人母却还是习惯于被母亲照顾。因为在乡镇上班,每个星期一都必须要赶清早去汽车站坐班车,母亲家离车站距离近些,我为了省路程,一般在星期天的晚上就到母亲那里住一晚,这样就可以在六点多从家里出发也不会迟到。深冬的早晨不仅黑,而且冷,每天早上母亲陪着我一起赶早出门,冷冷清清的街道上,零零散散出现几个晨练的人,母亲紧紧攥着我的手,放在她的衣袋里,自己走在马路外面,跟迎面的车子擦肩而过,让我走安全地带,那一刻,我的心被感动装得满满的,泪水夺眶而出。在妊娠后面6个月,因为母亲的宠爱,我未曾下过一次厨房,未曾洗过一件衣裳,这些不是我不会做,而是,有母亲在,我且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一切。
自高中独自在外求学以来,已是整整十年了,我早已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有一次跟母亲偶然提到自己身体有些不舒服,母亲就强烈要求陪我去医院做检查,看她在医院里为我奔上跑下,我心里涌起一种久违的感动。原来,人前再如何坚强,在母亲面前,我永远只是一个脆弱而受宠的孩子。
明天,我要回自己的小家去住了。母亲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身为人妻和媳妇,要注意的各种事项,电话响起来,是老公的声音,我把电话给了母亲,我只听她说:“以后你每天要多陪陪她,她一个人很孤单。”
这一刻,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原来,母亲一直都在我身边,母爱充盈着我生命的每一个细胞。